影视聚合站 时尚 文章内容

“时尚女魔头”Anna Wintour为什么屹立不倒?

发布时间:2020-12-29 10:59:01来源:腾讯时尚

//

“时尚女魔头”AnnaWintour为什么能在职场屹立不倒?

这个月,中国时尚媒体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VOGUE》中国版主编张宇(AngelicaCheung,圈内人称“AC”)正式宣布离职。

她伴随着美国传媒业巨头CondéNast旗下享有“时尚圣经”之名的杂志《VOGUE》进入中国16载,见证了中国时尚媒体行业的兴衰……

和她同时代的“大刊主编”叶晓薇、苏芒、晓雪、邓立早已纷纷离开时尚媒体集团。她的这次离职,让很多人感叹“一代主编”的退场以及“时尚媒体业日薄西山”。

不仅仅是中国,全球时尚媒体都在面临“高管离职”。

今年,CondéNast旗下不同刊物的多位高管离职,其中包括德国、西班牙等多地《Vogue》主编以及《LOVE》杂志的KatieGrand。此前,也有关于“女魔头”AnnaWintour是否会退休的传闻。

但,女魔头就是女魔头。到年底,她没退休,升职了。

71岁的“女魔头”、美国版《VOGUE》杂志的主编AnnaWintour却逆境高升,成为传媒巨头CondéNast集团的首席内容官和全球编辑总监,掌握集团旗下全球市场30多个出版物的最终话语权。

《穿Prada的女魔头》结尾还真是没有瞎编乱造,不论外界怎么传,AnnaWintour的江湖地位依然固若金汤。

01

关于AnnaWintour

有多少想象就有多少误读

说起AnnaWintour,要追溯到2006年那部影响时尚圈的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TheDevilWearsPrada)

这是她曾经的助理LaurenWeisberge以AnnaWintour为原型写的同名畅销书改编的电影。

成为她的助理,就能穿着名牌时装参加盛大的时装秀,是成千上万女孩梦寐以求的工作。

这部影片建构起大众对于时尚行业权力、金钱和名利的想象。

AnnaWintour与《VOGUE》杂志

可不是嘛。AnnaWintour在2005年时,年薪就高达2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万美元的制装费,配备专职司机的奔驰S,参加欧洲时装秀期间差旅标配是巴黎市中心的丽兹酒店套房,堪称金领范本。

作为纽约的“非官方市长”,美国VOGUE的主编,手握几千亿美元的人际关系,她曾经说服特朗普把自家酒店PlazaHotel的舞场借给彼时资金周转困难的MarcJacobs,可见她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时尚圈。AnnaWintour可以说是时尚金字塔尖最惹不起的几个人之一。

今天,我们打算剥开“小妞电影”的粉红泡泡,来讲讲“管理者”AnnaWintour的故事

你会发现她是极少数真正懂得如何运营和管理纸媒平台的优秀媒体人。

她不仅将《Vogue》成功打造为一本时尚圣经;也深谙如何营销自己的标签造型: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坚持的发型;过膝长裙;格鲁吉亚水晶项链;还有出席秀场时“令人琢磨不出神情”的黑色墨镜。

AnnaWintour曾言,“我身上责任重大,做着全世界最令人羡慕的工作,就没有理由怠慢。”

AnnaWintour有着绝对自律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打1小时网球,8点到办公室。总是提前到达秀场。午餐永远是一块三文鱼或者牛排的高蛋白饮食,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身材。从不喝酒,在各种party逗留不超过20分钟,晚上10:15分准时上床睡觉。

ANNAWINTOUR的24小时

4:00-5:30起床

6:00同时阅读英美两国媒体新闻

7:00打网球

8:00早饭,喝杯星巴克

8:00-8:30抵达办公室

9:30和各部门编辑开会

12:30看最近的拍摄大片,决定服装

14:30去外面和合作方开会、演讲等

17:00拎着“家庭作业”回家研究*

10:15睡觉

*这些“家庭作业”包括:复印件、假书、新创意内容、简历、竞刊出版物之类的。它们是需要她自己给自己规定当晚要完成的内容,而不一定有人需要她反馈。

02

AnnaWintour的大师课

8条职场金律

此外,我们还挑了一些AnnaWintour说过的话,一起来看看她为什么能叱咤风云这些年。

01,成为领导者的度量

成为领导者,意味着理解和回应批评,他们需要做出艰难的决定,并对他们承担全部的责任…聆听周围的讯息,但最终,你的决定要发自内心。

被电影作为“反派”描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是一件开心的事。

《穿Prada的女魔头》里关于AnnaWintour工作中一些不近人情的做事方式、苛刻的审美也同样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片中还提到了一些她的隐私。

AnnaWintour最初也是不开心的,但她事后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她重新审视这件事时扭转了看法。

这部影片从某种意义上也成为了《VOGUE》杂志的一次“营销案例”:让主编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偶像,被时尚爱好者们膜拜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总会遇到批评,它可能是尖锐的,伤人的,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它。事实上,能够倾听批评是很有帮助的,我们能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02,守时,做你自己

诚实地回答,不要假扮成不是你的人。

作为“领导者”,AnnaWintour面试过很多人。守时和诚实对她来说很重要,这两件事也适用于职场里所有会面场景。

一些人喜欢迎合对方的喜好套近乎,假装自己,但最终一定会被识破的。

对于面试者,Anna并不关心他们穿了什么,而更愿意深入了解他们:他们如何表达、他们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与见地、他们为什么想来这家公司…

03,开发才华需要时间

如今,当信息如此容易获得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手机上,什么东西都是百闻不如一见。

时尚行业,也是一个创意行业。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知识储备非常重要。它来自你的成长经历、你的阅读、你所看过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它需要时间和信息的积累。要了解一种文化时,就需要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沉浸在这种文化中。

“一毕业就创办Facebook”这样的故事只是故事。事实上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滋养自己,最终你的成功在于“你是怎样一路走来的”。

AnnaWintour的父亲是伦敦《标准晚报》的编辑,因此她对编辑领域可谓从小耳濡目染。而1960年代伦敦“改天变地”“无所畏惧”的“自由”氛围,影响了AnnaWintour的态度。那时的伦敦是欧洲音乐、时尚、文化的革命阵地。

那时,时尚编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没有助理,没有帮手,所有工作都要一个人做。那十几年里,Anna学会了后来工作中需要的一切技能,也结识了后来她工作中最重要的创意总监GraceCoddington,从她那里发现了“时装是一种叙事,社会的反映”。从那时起,Anna还发现了明星“带货带流量”的商业价值。

1983年,带着13年从业经验,AnnaWintour来到美国版《Vogue》杂志担任创意总监。

当时的主编GraceMirabella在第一次面试时问她:“你来《Vogue》最想做什么样的职位?”她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回答到:“你的位置。”并且她说到做到,1988年,39岁的AnnaWintour正式出任美国版《Vogue》主编。

上任后的杂志首封就引起了热议。

1988年11月刊的杂志封面女郎是以色列名模MichaelaBercu。她上衣身穿10000美金的ChristianLacroix高级定制上衣,而牛仔裤却是只值40美金的Guess牛仔裤。

这在当时是时尚界的颠覆性举动,高定与平价的结合无疑打破了当时时尚界的常规。这种挑战陈规的气魄来自她入行初期的工作经验与文化经历。但同时,它也保留属于《VOGUE》精神的轻松与优雅。

AnnaWintour至今仍然认为那是自己最满意的封面作品,“它代表了信仰的飞越,是《VOGUE》推陈出新的开始。”

04,选老板,而不是选工作

做领导者意味着你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然后永远给予团队中每一个人认可。

这个人能以你的名义做决定,他将是一个出色的代言人……我一直在想,即便不在《VOGUE》,这个人能有自己的事业吗?这才是选人的标准。

AnnaWintour认为,在工作中能够交流的老板很重要。做职业选择时,如果你和老板的沟通是无效的,那你从他那里什么也学不到。这份工作就不适合你。

作为老板的AnnaWintour在管理上并不如传闻中跋扈。她很懂得管理之道:“放权”,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因此,她笼络了一帮“能人”,才使《VOGUE》有了今天的局面。

领导者往往容易喜欢“同意自己观点”的下属,但AnnaWintour却认为“能做决定”的人更重要,而不一定是顺从的人。她给了自己下属更大的自由度。

看过AnnaWintour纪录片《九月刊》的人都知道,Anna团队里有一个敢与她互怼到天明的人,那就是《VOGUE》的前创意总监GraceCoddington,与AnnaWintour共事超过30年的一位“红发魔女”。

Anna曾说:“我在《VOGUE》当编辑这么多年了,只有一个人,让我每天迫不及待地要进公司上班…那就是GraceCoddington”。她能决定下一波上千亿美元的时尚产值往哪个方向走,和AnnaWintour平起平坐。

有人说,GraceCoddington就像一块代表《VOGUE》吸收美丽养分的海绵,而AnnaWintour则是那双挤压海绵的手。

AnnaWintour表示,自己不相信“微观管理”,她放权让编辑们去实施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感受的“自我驱动”。

因此,我们才看到1993年,GraceCoddington带着超模LindaEvangelista环游中国一个月所拍摄的那组至今仍然动人的“EasternLight”。

1993年《VOGUE》,主题:“EasternLight”

摄影:ArthurElgort

造型:GraceCoddington

1998年《VOGUE》,NASA太空服的婚礼大片

摄影:ArthurElgort

造型:GraceCoddington

2005年《VOGUE》,主题:“DisneyDream”

摄影:AnnieLeibovitz

造型:GraceCoddington

回顾这些年的秀场照片,Anna身边这些曾经与她平起平坐的大编辑们GraceCoddington、HamishBowles、AndréLeonTalley都已经离开《VOGUE》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成为时尚行业里举足轻重的角色。

05,不要盲目追随热点

总会有那么一个时间点,你意识到你必须打破常规。作为领导者,你需要去平衡机遇与风险。

2014年3月《VOGUE》封面上出现了KanyeWest和KimKardashian的婚纱照。这让AnnaWintour和杂志备受争议,不少人预测这会是AnnaWintour走下神坛的拐点。

AnnaWintour就此决定回应道:“你是潮流领导者,你不是一个追逐的角色。”

“总会有那么一个时间点,你意识到你必须打破常规。这个决策没问题,KanyeWest和KimKardashian的结合是那段时间里最爆的话题。《Vogue》要是没意识这一点的话,如果当时我错过这对夫妇的影响力,那才是很严重的一个失误!”事实证明,当时尖刻批评她的竞争对手《ELLE》和《Cosmopolitan》后来也分别找了这对夫妇做封面人物。

其实,KimKardashian登上了《VOGUE》的封面,却并没有得到AnnaWintour的认同。

2014年KanyeWestYeezySeason1的秀场上,KimKardashian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出席,就坐在了Anna的旁边。婴儿却在看秀过程中又哭又闹,影响了周围看秀的嘉宾,随后Anna向各个知名设计师发出要求:不希望再有婴儿出现在秀场头排(至少在她出席的时候)

她还甚至在MetGala的红毯报道中,直接裁掉了Kanye旁边的Kardashian。

对Anna来说,Kardashian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而不是icon。《VOGUE》可用从《VOGUE》的角度去读解她,而不是追随她。

她说:“你得做你觉得正确的事,没有观众能告诉你做的是正确还是错误。他们只能让你对自己的决定感觉良好或很糟,你不能每天黏在社交网络上:这个很火,我也要做。这种心态永远不会成功。”

06,开小会,别开大会

我喜欢非正式的会议,涉及一到两个人,这样可以讨论更多问题…大型的每周会议,要明确主题,针对性解决问题,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成为讨论的参与者。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会宣布一些事情,很有效率。但,事实是,数十人、超过两个小时的“讲话型”会议,往往会有很多人在现场摸鱼。

会议应该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有可讨论的议题,让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才是高效的工作。

07,直接快速地反馈意见

你的反馈越迅速、直接且真诚,大家的工作成果就越好,他们会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慵懒散漫的工作氛围里做不出好东西,因为大家失去了信心,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认为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

尽管我们会获得很多无法立即下结论的问题,尽管很多建议需要思考和求证,但尽快给出自己的态度、反馈会让下属有方向感。

如果不能给出100%明确的“好”,那么就果断一些直接说“不”。

AnnaWintour的字典里没有:“嗯”、"也许"、“可能”、“试一试”这样的交流,她认为这样大概率会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

06,成就?那是别人的评价

许多记者都问我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成就。我的答案永远是,那是让他人来评价的东西。

你对自己的所谓成就应该有点认知,要给那些一路上风雨兼程陪伴你到终点的人们足够多的认可。

她说,明白“伟大的成就需要更多耐心”是很重要的。所有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

而面对成果她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觉得让公众觉得,那些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项目都是Anna一个人的功劳,是非常不合适的,没有这些人,这个项目根本就不能成形。”

AnnaWintour与明星们在MetGala上

然而上面说的一切,只是谦辞。当有人能一己之力搅动一场MetGala这样的盛典时,她当然什么都不用说了。行动证明了一切。

CondéNast集团首席执行官BobSauerberg曾评价AnnaWintour:"她要为集团全部人提供建议,她是我们的创意舵手,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商人。"

每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慈善盛典MetGala被认为是AnnaWintour职业生涯的最大筹码。

MetGala始于1946年,本身只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时装学院筹款的活动。到了1960年代,晚宴票价仅为100美元。

1999年,AnnaWintour接管之后,凭借着她对明星效应的熟练操控,MetGala变成了一场全球名利场盛事。

到2016年,3万美金一张的入场券也一票难求,每张票的决定权都在Anna手里。有数据显示,AnnaWintour已经累计为MetGala筹集了近1.75亿美元。

2014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时装馆正式更名为AnnaWintourCostumeCenter,这就是她的个人成就。

这就是Anna的过人之处,她打通所有资源和人脉,扩大影响力、扶持新人设计师、掌管时尚界盛事等等,环环相扣。这帮助她在时尚圈稳固了地位和权威。

-END|腾讯时尚-

没看过瘾?本周热门喂饱你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