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9 10:58:41来源:培训杂志
文|高琳
来源|有意思教练(ID:MessageCoach)
新年伊始,朋友圈纷纷晒出自己的新年愿望。毕竟新的一年,要有新的目标。
美国一项调查发现,2021年最流行的新年愿望是多锻炼身体(50%),减肥(48%),存钱(44%)和健康饮食(39%)。
然而,想实现的太多,可以做到的却太少。
研究表明81%到92%的新年愿望最后都会烟消云散,甚至都没熬过农历新年。
为什么新年flag特别容易倒?
其实,你平时立的flag也基本都倒了,真正有意义的行为改变是很难的。
那不能坚持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真的是“懒”吗?
又怎样才能想到又做到呢?
来源:美剧《老友记》
为什么我们总走老路,掉旧坑?
坑无外乎以下几类。
坑1:梦想太大,总想着一步到位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跟我咨询怎么做。
我问他的目标是什么?
他说:“怎么说两年内也得有一百万粉丝吧?”
然后他开始写。跟所有一开始写公号的人一样。
第一篇都会收到很多来自朋友的点赞和转发,第二篇、第三篇就没那么好命了。
阅读量迟迟上不来,自己写的也不带劲,很快就从周更变月更,最后变年更了。
梦想大没问题,但是梦想、目标和步骤,不能搞混。
来源:美剧《老友记》
坑2:寻求结果,而不是行为
几乎所有人的新年愿望都是围绕着某种结果上。
减肥多少斤,读多少本书,年底前脱单.......
问题是,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只有行为才能改变。
客户的HR会跟我说:
“您能让这个高管两年内当上中国区总经理吗?”
我会说:
“对不起,不能.......我不是算命的。我只能保证让高管的行为发生改变,不能保证结果发生改变。但我相信正确的行为会带来正确的结果。”
回到新年愿望,无论是减肥还是读书,
你要改变的是行为,而非那个行为带来的结果。
来源:美剧《老友记》
坑3:想在旧的环境下,创造新的习惯
事实上,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
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在消极的环境中始终坚持积极的习惯。
如果你经常被垃圾食品包围,你不可能吃得健康;
如果你身边都是消极的人,你很难保持积极心态.....
我们的行为,往往是对环境的简单反应。
所以,想要改变,首先要营造一个促进改变的环境。
跟对的人混在一起,才能做对的事儿。
来源:美剧《老友记》
怎么才能想到又做到?
我们经常认为自己做不到某种改变,是因为自己不够自律,太懒;
没有坚持健身,没管住自己的嘴,没能持续读书背单词......
那怎么才能想到又做到呢?
2020年年初,我在学员群里带大家读了一本书,叫做《如何想到又做到》。
作者肖恩·扬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作为行为科学领域的新一代权威人士,他认为:
要做出持久改变,不需要对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做出改变,只需要了解持久改变背后的科学,并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行动步骤就行了。
在书中他给出了几种武器:
来源:美剧《老友记》
武器1:阶梯模型
阶梯的概念并不新鲜,也很容易理解,但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
我们都知道应该把步子放的小一点,但规划起来总是太过宏大。
你可能会问,不是说要树立远大目标吗?
但你别忘了,你的目标越大,每一步就要迈得更大、更辛苦。
再加上,无法很快看到结果会叫人格外沮丧,很容易没达到目标就放弃了。就像我那个写公众号的朋友。
而运用阶梯式目标的方法,一开始,只需要设立一个基准点。
书中有这样一个标准:
3个月以上能实现的,是“梦想”;
1周到3个月之间能实现的,叫“目标”;
1周以内就能实现的,才叫“步骤”。
比如锻炼,你一天走5000步,这是你给自己立的一个健身步骤,一周要坚持5天,这是目标。
每当实现了这个目标,就再继续增加目标步数。这样每次都能获得一些成就感,却没有很大的负担。
坚持3个月以上,就实现了瘦身的“梦想”。
另外,阶梯模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复盘、回想。
回头想一下自己是如何成功地完成这件事的,并小小地庆祝一下。
这种回想的过程,有助于建立起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效能感,让自己相信“改变是可实现的”!
当你意识到,自己既然能完成上一步以及上一步的上一步,那也理应能够完成下一步。
来源:美剧《老友记》
武器2:社交磁力
英国的一份研究表明:
如果你的朋友变得过度肥胖,那么你变胖的可能性也会增加57%;
如果这个朋友是同性朋友,比如闺蜜,那么你变胖的可能性增加71%。
肥胖难道会传染吗?
不会,但是导致肥胖的行为,会。
前两天看节目,看到章子怡吃泡面只吃了四口就喊“够了,够了”,把锅推给了助理。
像我这种一顿不吃就饿得慌的人,心里不由得想:“章子怡真的就那么自律吗?”
如果她不是一个演员,我不相信任何人会那么狠的对自己。
正如书里所说: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人并没有所谓的动机型人格。
都是因为环境的关系,在什么环境做什么事,想混娱乐圈就别想吃饱了。
如同书里的一句话:“哪些人才能真正帮到你呢?答案是那些与你有共同目标的人。”
选择对的环境很重要,跟什么人在一起更重要!
来源:美剧《老友记》
武器3:要事为先
在外企讲课的时候,我经常跟学员说:“你要想在外企混得好,就得把外语说好了。否则你就别在外企了,那么多机会呢,干嘛非一棵树上吊死呢?”
很多学员就会说:“哎呀,老师!道理我懂,但我工作特别忙,没时间提高外语。”
我说:“你不是忙,你还是觉得不重要。”
忙,从来都是借口,不重要才是真理由。
所以,想要真正改变,需要先真正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
武器4:极度容易
如今社交媒体让人们彼此结识变得更容易,你可以在婚恋网站上迅速地浏览、点击、挑选恋爱对象。
人们难道不是更容易找到真爱吗?可为什么不愿意恋爱和结婚的人却越来越多?
原因之一是:我们的选择过多了。
人们总以为自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实际上,选择太多反而会成为一个障碍。人一旦面对障碍,很快就会放弃。
反过来说,如果你学会了怎样消除障碍,就能很容易继续下去。
就像锻炼,这些年我反复尝试过,到底什么样的锻炼、什么时候、在哪儿锻炼,我能坚持,才不至于让健身卡变成洗澡卡?
后来我发现,只有早上锻炼对我来讲是可行的。只要一进办公室,时间就不是自己的了,晚上下班又要赶着回家看娃。
而且健身房如果不是走着可以去的,必须开车,那就基本没戏。
所以,在挑办公室的时候,我专门挑了楼上就是健身房的办公室。
让你想做的事情变得极度容易,容易到你简直没有理由不做它,你就更容易去做。
来源:美剧《老友记》
武器5:反复铭刻来实践
奥运金牌霸主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Phelps)有一套高度纪律化的赛前仪式。
从12岁起,他就会在每次游泳之前按照固定方式拉伸,听固定类型的音乐,在胸前来回摆动手臂,接着站上起跳台。
有些运动员找来菲尔普斯的歌单来听,以为这些歌是他成功的秘诀。
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关键并不在歌单上,而在于歌单和这套惯例的其余部分互为:磁力行为。
所谓“磁力行为”就是当你做某种行为(比如:穿上跑鞋),就导致另一件相关行为(跑步)的发生。
这种反复刺激能让行为变成习惯。一旦习惯建立起来,大脑便达到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并能够放松下来。
如此一来,习惯就变成了默认行为。
大脑的运作原理就是这样的。
它不断寻找让任务变得容易做的方法,把重复的行为变成不需要太多思考的习惯。
所以,你也可以通过建立一套仪式感来为自己建立新的习惯。
来源:美剧《老友记》
写在最后
每个新年立flag,确实很有仪式感,但有多少flag是立给别人看的、有多少是给自己的?
为了完成目标的坚持是为了“完成”这个结果,还是享受“完成”的过程?
没有自爱的自律是自虐。
自律不是强迫自己所有事都坚持做好,而是挑选自己真正爱着的事情,把它变成属于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就像王尔德说的:“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最稳妥的活法,不是期待“新的一年”可以让一切翻篇儿,而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尽力而为。
在新的一年
培训人如何get专业技能,
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需要一套《培训》杂志
现在订阅即可享受暖冬好礼(五选一)
作者:高琳,有意思教练CEO,职场畅销书《职得》作者,最会讲故事的高管教练,英国工商管理博士。拥有20年世界500强高管经验,擅长讲故事、撒狗粮、熬鸡汤加干货。帮你获得内在成长,外在成就,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英雄!
本文根来源于有意思教练(ID:MessageCoach)。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