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5 14:59:15来源:HR互助联盟
谷歌创始人LarryPage曾被问道,谁是谷歌的竞争对手?得到的答案让人出乎意料——NASA(美国宇航局)。
“我们的工程师去NASA,1年只有7万美金,只有我们这里的五分之一,我还抢不过。”
所以,谁跟我抢人,谁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这句话同样分享给所有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招聘工作者。
那么,如何才能成功“抢人”?招聘计划是关键一步。
为什么要做招聘计划?
“公司没有招聘计划,各部门有招聘需求,想招就招”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每年招聘计划做了也是形同虚设”
在遭受疫情冲击后,不少企业为应对市场和需求的瞬息万变,更倾向于无计划招聘。
这种招聘方式看似灵活,实则隐患重重。
如遇到大规模急招岗位,招聘工作如何开展,才能及时满足业务部门需求?
早期优质人才储备缺乏;临时招募周期长;即使勉强胜任岗位,人员短期流失率高……这不仅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损失,长期来看,雇主品牌形象也将严重受损,尤其对于一些根基尚未稳定的企业而言,这些打击都是致命的。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动力与计划性两者兼顾的企业,从来都是爆发力惊人的,招聘亦是同理。
PDCA作为最基本的工作循环(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改善),在招聘中同样适用。而对于招聘而言,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招聘计划与预算的制定。
尤其在后“抢人时代”,人才的高质量供给乏力,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矛盾依然存在且更为严峻,人才竞争日渐白热化,企业招人难上加难,制定招聘计划则更具战略性价值。
招聘计划怎么做?
1、定位分析
在制定招聘计划前,首先得清楚公司现状——过去有什么,现在缺什么,未来需要什么。
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进行人才盘点与分析测评,掌握当前公司的人才组成结构、个性特征以及团队现状等情况,以便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战略及业务规划,提前掌握每个阶段的招聘需求概况,包括但不仅限于需求人数、时间节点、年龄分布、学历要求、综合能力素质等。
与此同时,人才储备也是重点关注的部分。人才储备无非内部与外部两个来源途径,在做好内部员工培养的同时,外部的人才储备库也需要建设与完善,以便应对不时之需。
2、关键内容
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根据人力资源大环境状况及招聘趋势,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进行整体性的规划,确定招聘计划的总原则、总目标,确保大方向的准确性与指导性。
牢记,招聘规划目标是为弥补战略所需人才缺口的同时,实现工作时间高效利用,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在确定目标方向后,设计整体框架,并对各部门用人需求进行统计规划,包括人力需求与配置要求,并做好招聘需求评审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分析这些需求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及业务需求,岗位职责与要求是否清晰明确,这样人岗匹配度将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减少无用功投入。
3、招聘预算
技术研发有预算,市场营销有预算,招聘同样要有成本意识。
不计成本的招聘,就会出现成本不可控——“还没熬到年终,预算没了”,“不算不知道,年底复盘一算吓一跳”此类情况。
招聘成本一般包含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和培训成本几类,这也是HR需重点关注的方面,以便综合评估,从而找到最优招聘成本组合。
在制定招聘预算时,建议结合人员配置要求,将差异性纳入考量范围,如社招和校招,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内部推荐和外部招聘渠道,不同企业品牌知名度等,均存在较大的成本差异。
当然,通过成本预算倒推实际招聘数量也是一种方式。基于人均招聘成及现有资金与盈利情况,推算出未来多久可以冲抵这部分成本,从而测算出招聘数量等大概情况,进行招聘计划与预算制定。
但在制定招聘成本预算时,始终要明确,实现招聘成本最小化并不是最终目的,用相对较低的招聘成本招到更合适的人,才是我们做招聘的终极目标。
#热搜话题讨论#
你们公司做招聘计划和预算吗?
在制定规划时,有哪些经常被忽略但至关重要的细节不可不知?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参与讨论。
关于我们
ABOUTUS
i背调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背景调查公司,通过“SaaS+人工智能+专业服务”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专业、高效、高性价比的员工雇前背景调查服务。
i背调业务覆盖全国以及200+海外国家,目前已向超过7000家企业客户提供背调服务,客户涵盖互联网IT、电子商务、房地产建筑、金融保险、医疗健康、银行、汽车、制造、能源等主流行业和数百个细分行业。
目前已获君联资本、峰瑞资本、明势资本、政府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多轮风险投资。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好文
|
|
|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商务合作/转载/投稿请联系微信ID:lnmjkyy
i背调-让职业信用环境更美好
戳阅读原文,体验专业、高效、安全的背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