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6 07:59:46来源:八楼象女士
我在北京,今天又降温了,冬天漫长啊
我是象女士,这是我们在一起的第311天
想不到合适的音乐了,干脆听杨千嬅吧。
这两年国产剧一直被诟病的一点是,我们老百姓观众普遍认为编剧没有扎扎实实生活过,更没有朝九晚五上过班,不然写出的剧情怎么会那么浮夸。
抱歉我还是要拿《流金岁月》来举例,身边好多朋友已经弃了这部剧,最大原因是越看越觉得浮夸,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天天加班没有假期的上班族,看着里面的剧情只想冷笑一下:这是在忽悠谁呢?
叶谨言,一个行业顶尖公司的大老板,感觉比退休人员还要悠闲,每天陪着朱锁锁聊人生,再跟秘书范金刚逗逗贫。
两个女主角的日常就更扯淡了。
朱锁锁轻而易举地就见到了一个顶级公司的大老板,又轻而易举地被销售总监相中,紧接着轻而易举地入职顶级房地产公司。一边嚷嚷着自己没钱,一边租下了宽敞的三室一厅。
我直言:倘若朱锁锁这都叫悲惨人生,那请让我也感受一下吧。
蒋南孙呢,家里破产之后要帮着家里还债,听上去是挺苦的,结果呈现出的画面是,每天背着几万块的香奈儿为三万五万的债款发愁。
我一个朋友前两天瞄了两眼这个剧,一脸迷惑地问:这个叫蒋南孙的怎么不卖包还债啊,二手香奈儿也能卖不少钱欸……
就,逻辑上都说不通。
蒋南孙的职场日常也很轻松,她在职场上的烦心事,看上去像是编剧为了写而写出来的,但凡上过班的人都知道,蒋南孙、朱锁锁的职场烦恼,多半是因为太闲,真正忙起来哪有烦恼可谈。
哦,可能有吧,应该是烦恼自己已经好几天没有舒舒服服洗过澡、或者连续一星期没有按时吃过饭。
当然,这些桥段是不会出现在影视剧中的,因为拍出来也太不高级了。
以前我也觉得编剧没有上过班、没有生活过,但现在觉得编剧不照实写职场戏,一是因为真正的打工人、上班族的日常非常枯燥,甚至是伴随着时不时揭不开锅的窘迫展开的。
我深知自己如今的生活和大学日常天差地别,但还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过得还行。
直到昨天,因为疫情要写12月15日以后的行程,我才发现自己的生活真的是枯燥。家、公司、地铁站……再无更多新鲜地点出现。
但这是一种常态,因为过于精彩的日常和上班族本就是相斥的。
小时候看《奋斗》,看到陆涛、夏琳、向南、杨晓芸一群人下了班去吃饭,吃完饭去蹦迪,蹦到凌晨四点多回家,第二天早上照常起来上班,羡慕死了。
现在真的工作了,没时间吃饭蹦迪却也根本不羡慕。因为明知道这是假的,工作再闲再无聊,也不可能这么造。
大街上随便拉一个上班族问他假期最想干嘛,答案很有可能是“补觉”而不是“蹦迪”。
大多数人的上班日常,本就是无聊的、枯燥的、千篇一律的。
其次,编剧不务实写职场,是很多人不愿意也不敢面对生活的本来面目,他们对于生活的真相是排斥嫌弃的,总想对生活和人生进行一种不符实的美化。
很多人潜意识里的“职场美好”就是主角不停地换装、穿各种好看的OL服饰、一路开挂坐到中高层。
这其实是一种狭隘。
一个普通小职员,被领导教训了一整天,在工作中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每天诚惶诚恐,但下班时被暖暖的夕阳治愈了,决定给自己做顿好吃的。
这也是一种美好。可国产职场剧不会这么拍,只会拍女主角路上遇到了一个霸道总裁,然后两个人一起喝昂贵的香槟,背后是绚烂的东方明珠,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说到底,是很多人不认同且排斥普通人的职场生活。
在他们眼中,职场一定是一群人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大家每天吃沙拉喝香槟,没有狼狈的时刻。
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职场生活中有太多不可控的狼狈。可能写职场剧的人也是这样,只是他们选择性看不见罢了。
我觉得班上荧幕的职场,很多时候是自欺欺人,这种内容看起来是很养眼很爽快,但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还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我和同学一起去看徐静蕾和黄立行演得《杜拉拉升职记》,印象很深的剧情是,杜拉拉有一个很明显的进阶过程,她的穿着打扮会逐渐高级上档次起来,同时旁边会出现一串数字,那是她的工资。
这对于当时身无分文又向往一切美好事物的女高中生来说,刺激太大了。
同时我们又充满信心,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北上广闯一闯,认为自己一定可以逐渐变美变有钱,会见到世面,还会一个体贴又有钱的男朋友。
几年之后我们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再次聊到这部电影,只有一声苦笑。
首先谈恋爱这件事,几乎可以难住80%的都市男女。
我们公司有一种说法叫“带资进组”,这是说大学时就谈了恋爱,一路稳扎稳打谈到彼此进入社会的恋人。这几乎是职场人最向往的一种感情,至于遇到有钱又体贴的男友,或者是和霸道总裁一见钟情,基本是小概率事件中的小概率事件。
其次,工作晋升并不是人人都会遇到的,升职加薪更不是。
一个很写实的现象是,与其想着自己如何升职加薪,不如先考虑一下如何降低跳槽率。
像杜拉拉这种每年涨2000块,一路从普通职员坐到主管之位,拿着不错的工资还有个不错的男朋友的职场女性,基本可以归为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
职场不是华丽的T台秀,而是一地鸡毛。
你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样的合作方、金主爸爸、公司同事,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工作什么时候会发生动荡,如果你是北漂沪漂中的一员,还要时时关心着父母在家里是否一切都好。
真正的职场是很琐碎很无助的,“浪漫华丽”这个词压根不属于职场。
这么说吧,我看过的那些关于职场的电影电视剧,在我真正工作之后,发现没有一处剧情是写实的,包括加班。
影视剧中,大家永远是精致华美地敲着键盘;现实生活中,大家永远是满脸油光,面无血色,时不时吃两口外卖的普通人。
我曾经觉得,影视剧不写实就算了,因为我们迟早会真正体会到职场的无奈和残酷。
现在我觉得这种职场剧简直是缺德,那种戳破人美好幻想,现实再一脚把我们踹进真实世界的感觉,不会很好过的。
这世界,不怕吃苦,怕的是心理落差太大。
换个角度来看,拍出来的职场剧和我们真正经历的职场完全不同,又会觉得有些好笑,给谁看呢?没毕业的学生?
真心劝一些编剧,不要再对虚无缥缈的职场剧念念不忘,这种“向上共情”真的很难让我们普通人产生共情。
不要觉得每一个职场人都向往这种华丽但不实际的“美好”,我们眼中的美好可能就是不用加班,可以和同事一起吃顿火锅;又或者是大家遇到一个不那么较真的客户,项目有惊无险。
不是所有人都抱着一颗抓马的心脏在生活,职场人的最大优点是在很早就看清了世界也不会莫名其妙地高估自己。
大家都是打工吃饭的普通人,写剧本、拍剧就别搞什么鄙视链了。
我,一个有着五年职场生活的普通人,想明白了这些。
公众号:八楼象女士
微博:@一只象阿姨
·END·
都看到这里了,不如点一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