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生活 文章内容

民宿行业大撤退

发布时间:2021-01-17 14:58:39来源:创意地产

民宿行业正展开一场空前的撤退行动。

撤退行动的开始,并不是因为一场面目狰狞的疫情。在2019年,就已有不少人决定离场了。

关于民宿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有研究说来自日本,也有说来自英国,但无论起源于哪里,民宿的经营模式都是一样的: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为外出郊游或远行的旅客提供个性化住宿场所。

早期民宿的经营,大多是以家庭副业的方式。随着民宿行业逐渐升温,这块利益蛋糕也越来越诱人,而家庭副业经营模式也被换汱成家庭主业经营模式。

竞争者众,也就意味着民宿行业在品质、服务以及用户体验上的综合竞争愈发激烈,民宿也被倒逼着向精致化、豪华化、高价化以及高服务化方向快速演变。

而民宿从业者大量涌入,供需平衡被迅速打破,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加速了行业洗牌期的到来。

逃离的从业者渐渐增多,就像是浓墨滴进了清水中,开始越晕越大。

很多民宿主为了提高客流量,也为了对冲高昂的房租成本,于是打起了价格战,一家低过一家,就看谁能扛到最后。

卢楠楠就是在这种价格战中败下阵来的,“一些同行打价格战打得毫无底线,其目的就一个,干死别人,活到最后。”

民宿只是看上去很美好?

不同于酒店旅馆,发展至今,民宿似乎总是和情怀、小资等个性化绑定在一起——这也是能吸引客流量的差异化打法之一。

很多民宿主都是长租下一些物业,进行装修后再经营。陈诚简单的算了一笔账,如果以15个房间规模的民宿计算,基础装修、家具电器、以及民宿的风格营造,至少需要50万以上。

更无奈的是,民宿的个性化装修很难快速进行复制扩张,这是一种低效的非标准化模式。而且民宿开得越久,装修就一定越破旧,按照行业规律,基本4-5年左右就要翻修一次,到时又要投入一大笔装修资金。

相比之下,连锁酒店走的是高效的规模化、标准化模式,通过规模和标准,可以达到压低装修成本的目的,而且后期的维护性装修也是相对可控的。

“民宿行业已经不是红海了,而是血海。”陈诚说道,“如果入住率低于70%,那基本连日常运营的成本都不够。”

这还没完,人工成本、水电费和维修费也是民宿主不得不承受的支出,尤其是维修费,随着年头增长,水暖、空调、热水器出现问题的次数会越来频繁。

“单是这些成本支出,基本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了。”陈诚告诉「Wise财经」,“太多无法预知的风险和阻碍都压在了民宿主身上,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卢楠楠和陈诚的看法基本一致,她认为民宿生意只是看起来赚钱,但投入产出比实则极低,装修几十万,租金又几十万,而一单才几百块钱,还要被迫跟同行打价格战。“先别说回本了,能活下来就算是烧高香了。”

陈诚不得不承认,经营民宿只是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却困难重重——除了成本支出和客流量走低以外,还有一个始终无法绕过的困难。

在现有的政策体系下,一家城市民宿想要取得合法经营权,需要至少6个证件: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检查合格意见书和食品流通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而想要取得齐全的证件,对于个体民宿主而言无异于难上加难。

很多个体民宿主只能无证经营,游走在灰色地带,经不起严查,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草木皆兵。

也有对民宿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的。

“不可能一直是供大于求的状态,等达到一个极限值后,民宿行业就会进入平稳期了。”个体民宿主欧阳认为,某些地区的民宿过剩,是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也是必经的阶段。

在欧阳看来,只要有客流量,就意味着抓住了民宿行业的生命线。

目前,民宿的客流量来源主要有:靠携程为首的OTA导流、内容引导消费的各种民宿平台、自有流量。“如果能做好这三个获客渠道,还是能切到蛋糕的。”

这种乐观的态度也并非毫无根据。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资本趋势,民宿行业都极具发展前景,一边是市场需求非常旺盛,一边是各地方政府也都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规范并扶持民宿行业健康发展。

事实上,民宿行业进入洗牌期不是件坏事,相反,在经历过一轮洗牌后,“劣币”将会被驱逐,而真正用心经营的民宿主也将会迎来春天。今年是近5年来,最不容易“活下去”的一年,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企业倒闭、被迫裁员、股市动荡……你每天累死累活,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但生活却猝不及防,给你重重一击。即使你减少生活开销,闷头存钱的速度,也远比不过经济增速。赚钱,显然成为了2020年最难的一件事。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