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如何成为开了挂的精英?

发布时间:2021-01-18 19:59:06来源:培训杂志

文|李弟财物产中大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来源|《企业人才发展优秀案例集》

骨干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更好地培养他们?

“金双翼项目”就是物产中大管理院(以下简称“学院”)为集团管理精英与业务骨干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

该项目以助推集团转型与助力企业知识管理为“双引擎”,以萃取骨干员工技术技能经验与学员职场能力提升为“双目标”,以课程研发与内训师培养为“双载体”。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学习,该项目帮助集团管理精英与业务骨干梳理工作流程,沉淀运营与管理经验,为集团培养出大批“精业务、善学习、能上课、会研发”的综合素质人才。

从战略出发,

设计人才发展“双通道”

“金双翼项目”是为集团“一体两翼”(即流通集成服务为主体、金融和高端实业为两翼的三大业务格局)发展战略服务的。项目聚焦流通主业、金融与实业两翼,遴选课程主题,组建研发团队,开展课程研发,进行专家评审,产出“一体两翼”课程及专项内训师。

学院为集团搭建“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双能力互补,管理通道与业务通道双通道互动”的人才成长与职业生涯发展模型,“金双翼项目”则聚焦于管理通道初中级管理人员及业务通道初中级业务经理的能力培养。

项目开展前,学院从目标设定、资源提供等方面都进行了基础准备。

明确目标:打造知识沉淀与传播者

集团在迅速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内部知识的沉淀、管理与传播,培养一批知晓战略、乐于传授、善于积淀的内训师尤为重要。

在“金双翼项目”中,学院通过个人报名、成员单位内部选拔,以及将学员试讲与专家评选相结合的集团层面的“双轮选拔”,遴选出一批懂战略、愿分享的业务骨干与管理精英。

他们通过课程学习、团队激发、个人努力,能根据集团战略需求研发课程,根据自身实践沉淀内部知识,根据集团发展传播知识成果。

三方推动,整合利用各项资源

本项目探索出集团总部、成员企业、企业大学“三方推动”的实施模式,充分整合利用各项资源。

集团领导重视,提供保障

“金双翼项目”得到了集团的大力支持,集团高管莅临现场,了解项目运行情况,听取学员汇报成果,提出项目殷切希望,为项目运行指引方向。同时,领导层的肯定为学员保持持续的课程研发热情注入巨大能量,为培训项目的顺利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成员单位支持,积极推动

由于“金双翼项目”契合下属各成员单位的需求,项目自推出便受到热捧。成员单位领导大力支持,人力资源部积极动员,员工踊跃参与,形成上中下合力推动参与的火爆局面。

项目通过微信宣传、项目推介、海报推广等宣传造势,以及成员单位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以及内部选拔,共遴选出70名管理精英与业务骨干参与集团层面选拔。

期间,成员单位承诺给予参与学员物质、精神与时间方面的保障;各单位领导还同意担任项目评审专家,提供课程改进意见,并对内训师及课程进行认证,从而在研发内容、授课形式、结果产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项目专门立项,划拨经费

学院对“金双翼项目”专门立项,划拨项目研发与培训经费,项目申报、需求调研、课程设计与优化等,可根据《课程研发管理办法》进行专款专用;项目实施通过预决算表,从专项经费按实支出。

好项目都是精心设计出来的,

各家企业使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其中又有何关键点?

你需要一套《培训》杂志

现在订阅即可享受暖冬好礼(四选一)

N多方式混合,

打造一体化学习路径

项目对于学习方式的应用重新搭配组合,结合了基本方法论和新形式两个层面,综合运用了面授、行动学习、自学书籍、在线学习、在线测评、在岗实践等混合学习方式。

遵循方法论,夯实基础

面授学习、交互式学习、在线与移动学习等基本学习方法论是项目采取混合学习实践的基础。

面授学习方法:讲师主要讲授学员课程开发方面应知应会的理论与知识点。

交互式学习方法:讲师讲授与学员研讨、学员提问与讲师解答、讲师引导与学员共创、理论学习与行动计划制定相结合。

在线与移动学习:课前学习网络学院课程,培训中注重学员经验的输出与提升,例如学习了“TTT培训师培训技能提升”在线课程。

结合新形式,提升效果

行动学习、工作坊、专家评审、示范辅导、团队共创等形式,在结合方法论的基础上,对于学习实践效果有了进一步提升。

行动学习:制定课程研发与优化的行动计划,并督促自我实施。项目中,制定了内训师能力提升路径的行动方案,推动内训师向优秀内训师不断转变。

工作坊:应用面授,开展课程开发工作坊、课程优化工作坊等。讲师充当引导师的角色,学员通过脑力激发、个人展示、组内研讨、组间互动的形式,研发与优化课程内容,整合多样化课程形式。针对内训师能力素质提升的关键要素,工作坊帮助学员掌握了课程开发的理论、模型、技巧和方法。

专家评审:在课程开发工作坊中,邀请集团及成员单位领导担任评委,对课程进行初评;在课程与内训师评审环节,邀请领导对课程及内训师进行评审认证。

示范辅导:通过讲师示范、个人示范,以及讲师辅导等形式,研发打磨课程。

团队共创:采取分组研发课程,每组2~6人研发一门课程,集聚团队智慧,群策群力,输出成果。学习中采取了“同伴互学”,对研发的课程,通过个人表达、组内评议,以及小组展示、他组评议的方式进行打磨完善。

五个阶段分布实施,

确保整体推进

项目共分为五个阶段实施:启航—开发—呈现—认证—推广。

阶段一:启航,宣传与选拔

这一阶段的关键包括成员单位的支持、选拔学员的课件准备、专家评委的推选、选拔标准的制定。

宣传造势“三层面”互渗透:集团领导支持、成员公司业务支持、项目宣传全覆盖,运用微信宣传、宣传海报、内部宣讲等多样化手段,项目赢得集团、成员公司多方面支持,出现全员参与与推荐的火爆场景。

学员选拔“两个步骤”相结合:成员公司内部选拔和推荐,集团层面现场选拔,最终70位有经验、有意愿的学员参加了集团层面的现场选拔。由于宣传有力,成员公司副总、省职业技能带头人等均参加现场选拔。

课程选题“三个方面”相关联:支撑战略、支撑业务、聚焦需求。

阶段二:开发,打通课程三阶段

开发阶段主要是确定课程研发主题,组建课程研发小组,掌握课程研发方法,调动学员研发热情的调动。

学院采用课程开发工作坊的方式进行,课程开发打通前中后“三个阶段”。

工作坊前:提供模板,完成课题相关工作案例,搜集相关资料;

工作坊中:利用多种工具、模板,萃取工作经验,确定课程目标、大纲,设计课程内容等,最后组织课程评审,业务部门参与课程研发;

工作坊后:以小组为单位优化课件,利用微信+分享课程。

课程开发实用工具系列

1.课程开发五步法:采用定位目标、构建框架、开发内容、设计策略、形成课件关键五步,帮助内训师通过课程开发的关键五步,形成逻辑缜密的课程。

2.课程开发的6种经典模型:包括二维矩阵、填写词集、三个代表、顺口溜、英文字母、三字经。

3.课程开发模板:项目中设计并运用了课程开发的固定化模板。

阶段三:呈现,线上线下结合

开发与呈现阶段,也是内训师沉淀自身管理与业务经验,梳理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过程,是知识沉淀、积累的关键环节。学院在此阶段的重点是优化课程内容、掌握授课技巧、开发学员手册,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

线下练习:以工作坊形式开展,练习缓解讲课的紧张感、沟通的逻辑性、内容的针对性、构建精彩的开场和结束、设计有效的互动等。

线上练习:以微信为载体,以课程为单位进行轮流分享,相互点评,打磨课程,形成社群学习圈。

阶段四:认证,与评审同步

由领导担任评委,评审课程内容、辅导呈现技巧,对讲师课程进行认证。

这一阶段实现了“认证+评审”共同进行。评审邀请集团及各成员公司领导、HR、业务部门领导等共同参加。课程及内训师评审标准包含多个维度,内训师评审严格按照评审标准执行,课程评审以课题为单位,兼具汇报和推广功能。

阶段五:推广,汇集多方力量

推广时,学院主要做到整合内外部资源、获得集团内部支持、充分调动内训师意愿。

集团、学院、公司这“三驾马车”共同推动项目的推广。集团引领,提供各方支持;学院搭台,多渠道推广课程;学员唱戏,展现项目成果。此外,学院还采用“送课直达号”“送课入企”“送教上门”等形式对课程成果、内训师进行推广,宣传集团“一体两翼”战略,在集团层面形成统一认识。

更多“骨干员工培养”优秀案例

尽在《培训》杂志案例集

现在购买2019版即可享受5折优惠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