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0 20:57:47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因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需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才可在血液中循环,因而统称为高脂蛋白血症,简称为高脂血症,其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TG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HDL-C血症。
作者:高丽丽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降脂药物的分类
临床上调脂药物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和主要降低TG的药物。
1.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普罗布考、胆酸螯合剂及其他调脂药(脂必泰、多廿烷醇)等。
2.主要降低TG的药物:贝特类、烟酸类和高纯度鱼油制剂。
3.其他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α受体阻滞剂。
降脂药物的相互作用
1.他汀类
2.贝特类
吉非贝齐可经二磷酸尿苷葡糖醛酸转移酶(UGT)代谢,代谢产物不可逆地抑制CYP2C8。
3.胆酸螯合剂
有吸附作用,可降低或延缓其他同服药物的吸收,可在胆酸螯合剂服用前1-2h或服用后4-6h再服其他药物。
4.二甲双胍
不经肝CYP450酶代谢,直接以原型经肾脏排泄。
5.α-糖苷酶抑制剂
6.噻唑烷二酮类(TZDs)
罗格列酮主要经CYP2C8代谢,吡格列酮主要经CYP2C8、CYP3A4代谢。
7.GLP-1受体激动剂
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可减少口服药吸收的程度和速度,对疗效依赖于阈浓度的口服药,需在GLP-1受体激动剂使用前至少1h服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接受华法林者开始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后,需更频繁监测INR值。
8.α受体阻滞剂
与西地那非联用有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5):406-416.
[2]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5):417-421.
[3] 诸骏仁,高润霖,赵水平,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国循环杂志,2016,16(10):15-35.
[4] 林阳.血脂异常用药咨询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4-28,40-54,82-83.
[5] 刘丽宏.解密朝阳之临床用药思维构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16-17,50.
[6]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11):890-894.
[7] 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组.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5,49(5):535-542.
[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甘油三酯升高的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5):709-713.
[9] 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共识专家组.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3):22-22.
[10]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编写组.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9):626-641.
[1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v.38(04):34-86.
[12] 母义明,纪立农,李春霖,etal.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9(3):161-173.
[13] 母义明等.临床药物治疗学-内分泌代谢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4-76.
[14] 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02,524.
[15] 李俊.临床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3-316.
[16]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中国专家建议[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10):865-870.
[17] 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9):705-716.
[18] 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v.26(05):7-15.
[1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共识[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1).
[20] 童荣生,等.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心血管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5-364.
[21] 田清平,等.老年人调脂药物与其他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5,7(5):12-14.
[22]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2):104-111.
[23]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