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5 15:01:16来源:南都周刊
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该法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编辑|林意欣
新《动物防疫法》通过
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该法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哪些动物防疫适用这部法律?法律规定,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捕获的其他动物适用本法。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法律将动物疫病分为三类。
为保证动物防疫工作效果,法律提出,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
狗是人类接触最多的动物之一,狂犬病是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为进一步强化养犬管理,防止犬只伤人、传播疫病,法律明确,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对街头巷尾的流浪猫、流浪狗,法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法律规定,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本辖区流浪犬、猫的控制和处置,防止疫病传播。
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关系重大。相关检疫规范的缺失,是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的一个短板。
对此,法律明确,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野生动物检疫办法。
法律还规定,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利用。人工捕获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捕获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此外,法律还明确了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规定了可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人员范围,并鼓励和支持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动物诊疗机构等开展动物防疫、提供防疫服务。
近年来,由于遛狗不牵绳引发的危险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新《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养狗还有哪些需注意?一图全解↓↓↓
除了对宠物防疫有新的明确规定外,对于家禽家畜、人工饲养捕获等其他动物的防疫,新《动物防疫法》也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
遛狗不拴绳引发的案件层出不穷
随着国内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由于遛狗不拴绳而引发的案件也层出不穷: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21日,上海一名主人带狗进入写字楼,狗被旋转门卡住,主人见状立即倒地痛哭,随后工作人员赶来查看也怎么也取不出来。最终在狗主人的强烈要求下,工作人员拿来工具把玻璃砸碎将狗救出。物业工作人员称,该写字楼是不允许带宠物进来的,而且该女子也没有牵狗绳。
2019年2月,深圳龙岗恒裕嘉城小区一9岁男童在等电梯时,被从电梯出来的3条没有拴绳的大狗追撵至摔跤。幸运的是,摔跤后,狗狗只是从他身上踩过去,并没发生攻击行为。事后,犬主傅先生为狗吓男童一事向男童家属表达了歉意。但家属认为,在小区遛狗不牵绳影响非常不好,这一点也严重影响到小区其他住户。
2018年9月,网传杭州一名怀孕32周的孕妇在与丈夫散步期间,被一只未拴绳子的法国斗牛犬飞扑。丈夫保护妻子踢了犬只,后与狗主人发生纠纷,孕妇被狗主人殴打,被送往医院。随后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通过微博发布通报,系陈某伊(女,君尚金座住户)、施某华(女,陈某伊母亲)与杨某(女,孕妇)夫妇因遛狗引发争吵,继而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均无明显伤势,杨某因情绪激动引发身体不适。
相关的案件还有非常多,因此文明养犬显得越发重要,带狗狗出门需做好约束措施,这样不仅仅可以避免狗狗走失,也可以避免宠物伤人的情况。
新《动物防疫法》出炉引发网友热议
自从昨天(24日)#遛狗拴绳入法#话题一出,网友纷纷评论,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截止目前,该话题已经有3.3亿阅读量,讨论1.8万。
对于这个规定,微博上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而今天早上在小南的后台,也有不少表达支持的网友留言:
同时,还有不少网友期待着动物保护法的出炉:
(综合:央视、新华社、南方都市报、漩涡视频)
来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