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热门 文章内容

前女记者自述“为爱远嫁”被丈夫家暴,其丈夫否认并称她偷偷带走三个孩子

发布时间:2021-02-07 19:57:21来源:新浪新闻

6日,前女记者马金瑜公开发布的一篇自述文章刷屏网络,文中,马金瑜称在与丈夫生活的过程中,曾多次遭遇家暴,还发现丈夫有出轨行为。在没法保护自己和孩子的情况下,她选择带着三个孩子逃离。

马金瑜在自述文章中称,2015年,一次酒醉之后,孩子的父亲扎西半夜回来,开始找事,询问是不是和他的朋友(男子)有事,突然开始暴打她,她的眼睛顿时模糊了,拳头不断砸在她头上,头发被抓着动不了,只听见孩子大哭着,孩子父亲喊着,头被击打的瞬间,她的小便失禁了。而几乎每个月,这种家暴都会卷土重来,有时是因为酒,有时是因为男性,自己常常被扇得鼻青脸肿。

丈夫回应:

7日凌晨,记者联系到扎西,他介绍自己原名谢德成,今年40岁,汉族人。他已经看到马金瑜公开发布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的几次家暴与出轨“都是没有的事情”。

“我确实在2011年端午时伸手打过她一巴掌,因为那天我父亲喝了酒,她一直喳喳哇哇骂我爸爸,我夹在中间很为难。”谢德成说,伸手打人的事情发生在2011年端午节,那时他们还未遭遇车祸。但是马金瑜被打得鼻青脸肿,是没有发生过的事。

“要说家暴的话,她也家暴过我。”谢表示,他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口子是马金瑜家暴后留下的,鼻子也曾被马金瑜打歪过。

谢德成说,马金瑜的眼伤并非被他打伤,而是在2012年的一场车祸中受伤的,他本人也因那场车祸伤了眼睛。

而对于出轨,谢德成说:“这个可能是她误会了,当时她看见我跟另一个干活的女工在喝酒,并不是出轨。”

“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偷偷摸摸把三个孩子带走,那天我正在发货。”谢德成说,2018年7月,自己发现三个孩子被母亲带走后,至今与他们没有取得联系。

谢表示,马金瑜带着孩子离开已快三年,他没有马金瑜的微信号和手机号,联系不上她。“我到现在不明白我错在哪了,我不知道为啥她要走掉。”他称自己与马金瑜从未有过矛盾,唯一一个迹象是马金瑜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她说,“我们两个人不过了”,谢德成以为她是开玩笑的。

“我爸爸给我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孩子你没有文化,她(马金瑜)是从大城市里面来的,而且也担任过记者,她有文化,你这辈子做她的老公你必须要听她的话。从那以后我一直就她的话,她说东我不说西。”

“没有我她就火不了吗?”谢认为马金瑜此举是借他炒作,他称马金瑜的三次走红均是与他有关,一次是嫁给他,一次是接受央视采访,这是第三次,“她走的棋相当高啊。”

“目前不管她有没有证据,我特别希望她现在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不辞而别?”谢德成说,目前两人尚未离婚,他留在当地养蜂,此前未结清的民工工资及房租都需要他来支付。

6日白天、7日凌晨,记者多次联系马金瑜,希望进行采访,马金瑜未回复。

青海妇联介入

警方回应

针对马金瑜自述被丈夫家暴一事,青海省妇联权益部部长2月7日回应记者称,他们密切关注该事件,属地妇联高度重视,成立工作专班负责该事件,正跟相关部门协调。

前述权益部负责人呼吁,反对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如果现在遭受家庭暴力,一定要有自救意识,包括拨打110、12338妇女维权热线等渠道求助。“一定要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该负责人表示,全省妇联经过排查,事发属地为贵德县妇联,但目前暂未联系到马女士本人。“如果下一步马女士涉及到离婚等问题,我们也会把妇联组织的关心送到,包括孩子抚养权问题、婚内财产的分割问题,我们都会主张维护遭受家暴妇女的权益。”

2月7日,记者从当地警方处获悉,多年来未接到过马金瑜的相关报警,事件正在核实调查中。

万商天勤(武汉)律师事务所吴良涛律师认为,当前能否认定家暴,需由马金瑜本人提供相关证据并起诉。如果要追究男方刑事责任,家暴属虐待罪范畴,属于自诉案件,一般是不告不理;如果她在受伤害时及时报警,公安机关应及时出警对其保护,如果达到重伤以上的,公安机关也应立案侦查,构成犯罪的可以提起公诉。从民事的角度来说,如果能证明家暴,根据民法典1079条判决离婚,男方也可能因为家暴失去对孩子的抚养权。

贵德县委宣传部回应记者称,贵德县妇联、县委宣传部、新街乡党委组成调查组正在调查核实马金瑜自述的相关事件。目前县委宣传部知悉的信息是马金瑜确实曾经开网店销售过当地特产,其丈夫谢德成为汉族,做过蜂农,其他情况暂不清楚。

中央政法委评金瑜被家暴

不是“家务事”

社会应“零容忍”

一线城市的女记者金瑜嫁给青海蜂农,做助农电商,近期却撰文自述长期被暴打,带子出逃。如何看待为爱远嫁藏区却遭家暴?安哥安姐有三句话要说:

①法律,永远是受害者的靠山。

婚恋自由,情如饮水冷暖自知,对个人选择,我们不应多加苛责。但发生在家门里的违法行为,同样是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已从2016年3月开始实施。婚姻不是乌托邦,当遇到家暴,也要拥有止损的勇气和退出的自由。

②法治中国,一个也不能少。

家暴作为一种违法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谴责、抵制、发现、惩处、救助。经济发展水平、乡风民俗也不是家暴的“挡箭牌”。被声讨追责的是“家暴”,而不是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民族。

③错的永远是施暴者,不是受害者。

被家暴不敢说的原因很复杂,如何避免、走出家暴受害者在亲密关系之中的“习得性无助”,需要全社会的援手和共识。我们的确不能盲目出发,但也不该由此否定一切“诗和远方”的美好愿望。与其嘲笑,不如敏锐关注,不如热心帮助!

最后想对每一位勇敢生活的女性说,请不要放弃爱自己的权利,你值得一切美好!

来源:极目新闻、澎湃新闻、中国长安网、九派新闻、新京报

更多新闻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