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8 07:58:45来源:家的要素
家的要素,
让城市里忙碌的年轻人住得更好。
说在前面
在住宅改造项目中,我们通常通过重新调整布局、拆除隔墙、合并空间,从而获得一个更大、更连贯的公共空间。这样的空间能够为家庭活动以及情感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
房屋信息
坐标:上海浦东新区
户型:三室两厅
面积:120㎡
设计:栖斯设计(陈茜茜、傅翀)
费用:60w
摄影:吕晓斌
▲平面布局图
设计策略:
位于整个开放空间中部的T字型结构墙体影响了大空间的连贯性与完整性。设计师以此为契机在这个空间中尝试了一种以“书架装置”为中心,其他功能空间环绕其布置的家庭公共空间结构,探索了家庭公共空间一种新的可能性。
客厅
▲圆柱形书架
书架弧形的边缘模糊了各个区域的界限,我们可以沿着圆柱形书架在不同场景之间穿梭。
这个装置为家庭公共区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错动的层板形态增强了其自身的动势。我们将其比作一个旋转中的涡轮,驱动着整个住家的丰富生活。
观影区的双人沙发和单人沙发椅围绕书架装置摆放。书架下侧的仿真壁炉强化了书架在空间中的核心角色并且为整个家庭公共空间营造了温馨氛围。
▲观影区的围炉夜话
壁炉这一传统符号在这个现代空间中形成的冲突感,也让整个空间更有趣味。
书房位于公共区域最内侧,通过与地台活动区域以及阳台的联通引入自然光,平时可作为孩子的玩耍区域以及午休小憩的区域。
地台一侧的木质开放架可供孩子放置各类玩具、立柜可收纳被褥和衣物、地台下方也是一个有效的收纳空间。
书架装置将观影厅划分成两个区域,靠近阳台并且采光较好的一侧平时可作为运动区域使用。运动区与阳台直接相连,可通过百叶分隔。
阳台用青色瓷砖作为墙地面材料,结合大面落地玻璃窗以及地台,营造出一种“坐在屋檐下”的半室外氛围。
▲移门展示
在观影区与书房之间设置了一组移门,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移门的位置控制两个空间的开合度。
在家庭公共空间内,阳台、地台、书房、观影区、运动区、家庭画廊、餐吧等功能区域围绕书架布置。
移门可以在旋转90°后靠在一侧墙面。这样能够实现两个空间完全的封闭或联通。同时移门也能调整电视的观看角度,以满足公共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移门实景照片
当关闭书房的移门,此处可以成为临时客房使用。
在满足观影视距的前提下,沙发尽量靠前布置。释放出的后方空间被打造成家庭画廊,靠窗一侧的立柜是整个家庭画廊的起点,柜内可收纳各类画具。刷黑板漆的柜门变成可信手涂鸦的黑板。
▲黑板漆
沙发后方的矮柜上方可做艺术品陈列。矮柜上方墙面留白。在墙面顶部设置一根挂画杆搭配钢丝挂钩可以灵活更换画品以及调整位置。陈列品、画品可以自由组合出各种形态。挂画杆、矮柜以及轨道式射灯的组合极大的提升了家庭画廊的灵活性与可能性。
挂画杆沿着沙发背后的墙面转入过道,顺着墙面一直延伸到最内侧房间。
延伸至过道深处的画廊。过道区域同时也是全屋的家务区。在画廊的对面,隐藏在通高柜门的后方。
餐厅
餐吧区域是封闭式厨房的补充,中岛将封闭式厨房的一部分功能转移到了公共空间。烹饪活动也成为家庭公共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家人之间获得了更多相处的时间。
餐吧也是家中重要的待客区域,中岛和餐桌周边可以容纳多人聚会。
石材的墙裙与中岛操作台增加了该区域的丰富性,耐脏的石材表面便于人的倚靠,其本身的材料特性也增强了该区域的亲和力和公共性。
吧台后方的边柜提供了一段冲调饮品的操作台,开放架可以放置各类饮品。
卧室
卧室延续了公共空间的要素。明晰的空间几何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整体呈现出一个简练纯净的就寝环境,低饱和度的暖色配色以及泛光灯带增加了卧室的温馨氛围。
床背板以及开放架增加了床头两侧的灵活性。
通过外露柜体自身的结构,强化空间局部的线面构成。
卫生间
▲干湿分离
•✦•
以上来自:Houzz设计私生活
ID:houzz_design
经授权由「家的要素」编辑整理
(点击图片报名改造)
喜欢这个家,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