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军事 文章内容

从盟友对拜登政府的态度看美抱团遏华的前景

发布时间:2021-02-09 11:59:11来源:华语智库

作者:艾华

1月20日,白宫变幻大王旗。特朗普四年折腾宣告落幕,拜登总统走马上任。1月22日,拜登以电话会谈的方式,正式开启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大幕。其中对华政策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联合遏制中国成为拜登政府首要外交目标

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与国务卿布林肯被外媒看作是拜登政府外交团队中的核心人物。他们上任后与国防部长奥斯汀立即与日本、韩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盟友举行电话交谈,展示与上一届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政策截然不同的方针。在这些交谈中,拉拢盟友共同对付中国成为拜登政府的首要外交目标。

1月29日,沙利文在美国和平研究所的一次活动上狂妄宣称,美国必须准备好让中国付出代价,中国问题是美国和欧洲盟友之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他强调,有必要就中国“滥用”贸易和技术的问题与欧洲达成一致,共同应对。

而布林肯被认为是一个务实主义外交家,他清醒地认识到美中关系是当前美国在全球最为重要的关系,近期两国关系中竞争性加强,但华盛顿和北京依然在共同关注的领域保持合作,其中包括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他又认同特朗普政府在涉疆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指控,并表示特朗普对华强硬的态度是正确的,将寻求与盟国一起合作应对中国的挑战。在与英国和德国外长的交谈中,布林肯迫切希望共同解决国际挑战,其中包括与气候变化、中国、俄罗斯和伊朗有关问题。而新任国防部长奥斯汀将中国视为一个新的发展中的威胁,是未来最大的对手。2月4日,拜登总统前往国务院,亲自阐述今后4年的对外政策。在对华关系上,拜登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全方位挑战,是“最严峻的对手”,尽管如此,“必要时还应当与中国进行合作”。拜登在讲话中同时强调,美国将与盟友更紧密合作,以反击中国。

以上表态表明,拜登政府虽然不再像闯入瓷器店的大象那样肆意破坏和践踏美中关系,但是图谋遏制和延缓中国的发展,仍是美国朝野共识,并将成为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基调。所不同的是,美国已经不再像特朗普那样,盲目、冲动、不计后果地单干,而是更加注重与盟国协商,更加注意借重盟友的力量。

“Quad”成为美国遏华新抓手

在美国打造的联盟体制中,美英加澳新组成的“五眼联盟”最为醒目。这个联盟长期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人员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听、监听、监控。冷战之后,“五眼联盟”重点盯上中国。除此之外,美国在军事上也利用美日韩之间的同盟关系,实现针对中国等的情报共享。

然而,特朗普登台之后,美国对我敌意不断上升,为加强对华遏制,美国于2019年极力拉拢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形成一个英文名为“Quad”的“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妄图对中国形成一个准菱形包围网,封堵我走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遏制我海上活动。新任国务卿布林肯明确表示,美新政府将继承、扩大和发展“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将其作为美印太战略和政策的核心。这可能是拜登政府唯一继承的特朗普政治遗产。从现实来看,“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参加国的确是目前世界上怀抱冷战思维、最不希望中国发展壮大的美盟友国家。澳大利亚虽然人口不多,实力不强,却是抱美国大腿最紧、聒噪反华声浪最高的国家。而脱离了欧洲的英国又想挤入“四方安全对话”,约翰逊政府为风雨飘摇的英国设计了一条坚定绑上美国战舰的道路,在香港问题上日益对抗中国,妄图重振日不落帝国的余威。英国还想将其唯一的航母“伊丽莎白”号派往西太,加入钳制中国的链条。

近日,日本政府人士透露称,美日澳正在推动举行四国首脑电视电话会谈,只待印度同意,就可以实现首次四国首脑峰会,其意义将远超此前已举行了2次的四国外长会议和联合军事演习,它很可能标志着亚洲版小北约的诞生。“Quad”已经成为美国政府遏制中国的新抓手。

盟友态度注定制华没有前途

拜登政府继承特朗普执政时期对华强硬政策,但也清醒认识到当今世界仅靠美国一己之力要达成遏华目的,无疑是缘木求鱼,所以新政府把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声称同盟是美国最伟大的资产,要拉拢盟友一起对抗中国。那么除了少数跟班外,美盟友真能听从其号令联合起来遏制中国吗?

先来看看欧洲。二战以来的绝大多数时间内,欧洲一直是美最大盟友和依靠。但欧洲外交关系协会(ECFR)在拜登胜选后对欧盟11个国家15000人进行的调查表明,欧洲民众认为中国未来10年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最有影响力的强国。从长期前景看,美无法支撑毫无争议的全球领袖地位。鉴于此,欧洲在与华关系中,应秉承独立的政治路线,不要进入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轨道。甚至连丹麦和波兰这些主张与美国立场接近的国家,大多数受访者也主张欧洲保持中立和独立的政策。这就是如今欧洲民众的心声,也反映了欧洲的大势。

法国和德国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贯主张建立欧洲自己的军队,不希望在防务问题上过于依赖美国。对于中国,马克龙曾经在出席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致辞时用三个最来盛赞中国,他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经济社会进步。他讲这番话时正值特朗普极限对华施压。2月4日,马克龙在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举办的在线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即使欧盟因共同价值观而与美国走得更近,也不应与美联合起来对付中国。他警告,联合对抗中国“极有可能”引发冲突,结果将适得其反。马克龙界定中国“既是伙伴、竞争者又是系统性的对手”。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在默克尔长期领导下,更是一直重视中国,其对华友好态度也是特朗普与其交恶的主要原因。拜登上任仅一天,默克尔便提醒:“不要认为从明天开始,我们(德美)之间就只剩下和谐。”近期,德国执政的基民盟进行了主席改选,为默克尔离职做准备。德国议会外交委员会主席吕特根高举反华大旗,上蹿下跳,一度势头很猛,但却在首轮选举中就败下阵来,最终由默克尔最忠实的盟友、亲华的北威州州长阿明·拉舍特获胜,成为默克尔之后德国总理的最有力竞争者。由此可见,在德国,对华立场不仅关乎国运,也关乎一个政客的个人前途。

更令人振奋的是,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已如期完成。这在中欧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两大市场的紧密合作,也为未来中欧关系发展免遭美国牵绊增加了一道保险。应该说,其中马克龙总统和默克尔总理的共同推进功不可没。

2月5日,布林肯与德法英三国外长举行了首次“深入”会谈,并表示希望“重振”大西洋关系,并在未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但,事实上,欧洲已不可能在任何问题上都与美国保持一致,更不可能无条件对付中国,服从于美国所谓对付中国的多边主义需要。

再看亚洲。日本是美国最铁杆的地区盟友。拜登总统在与菅义伟首相的通话中给日本交了底:美国会在钓鱼岛问题上做日本的后盾,要在东海和南海向中国施加压力。双方还重申加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存在非常重要。日媒认为,尽管白宫更换了主人,但首脑会谈让日本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然而,菅义伟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克服疫情,并继续为东京奥运会做准备。这两大任务中,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有日本媒体注意到,菅义伟上任后,曾将所谓“自由且开放的印太”说法修改为“和平和繁荣的印太”,其中寓意可以理解为日本要与中国等邻国和平发展。所以,日本政府希望继续加强美日同盟从而牵制中国,既要美国对其提供军事保护,又不能放弃中国庞大的市场。

美国在亚洲的另一大盟友韩国更不希望在美中之间选边站。当布林肯表示要继承Quad机制时,韩国媒体就担心拜登政府会逼韩国加入。韩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拒绝加入这一针对特定对象的机制。绑上美国遏华战车必将失去中国市场。几年前的萨德部署风波早已让韩国心有余悸。这是韩国绝对不愿看到的局面。据韩国最新统计,今年一月份,韩国对华出口增长了22%,这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导致的经济危机之下,是多么难得的靓丽成绩!

因此,美国在亚洲对中国的封堵和遏制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拜登上台不久,国际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这样的变化使得美国围堵和遏制中国的篱笆越来越无法扎紧。形势比人强。从前的“反华”急先锋澳大利亚都已认识到紧随美国遏制中国是一项不可能实现的任务。2月1日,莫里森总理“示软”,称澳大利亚正在寻求与中国对话,将继续致力于“接触中国”。此前,澳财政部长乔什·弗莱登伯格表示,“回顾历史,我们和中国曾有一段非常好的伙伴关系,我们现在希望这段关系继续下去”。但澳大利亚的转变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澳需要采取切实行动来证明其已抛弃挑衅性、对抗性的对华政策。2月3日,莫里森与拜登举行会谈,强调美澳同盟仍然是印太地区和世界稳定的支柱,双方讨论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和地区挑战,其中就包括应对中国。从澳大利亚上述做派来看,他们不可能完全追随美国。因为他们非常清楚中国的重要性。

春江水暖鸭先知。严峻的冬天已经过去。一个团结一心、奋发向上、致力于共克时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是全世界的福音。越来越多的国家听到了这个福音,并加入到了这个大合唱之中;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国家加入进来,共同建设我们这个星球。对抗和遏制必定被历史的车轮碾进垃圾堆中。美国联合盟友试图制华的愿望从来没有、将来更不会实现。

近期热文:

华语智库

更多专家解读和深度分析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专家|深度|权威|原创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