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戎马倥偬的岁月,他一手拿着枪杆一手拿着笔杆

发布时间:2021-02-09 07:59:33来源:团结报文史e家

彭雪枫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的指挥员、军事家。他投身革命二十年,驰骋疆场,军功赫赫,被毛泽东和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尽管后世常以“文武双全”来称赞这位曾就读于南开中学的青年革命将领,但彭雪枫却总是以未曾接受过系统教育为憾。为了提升工作战斗水平,弥补知识匮乏的状况,在淮北抗日根据地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职务的彭雪枫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坚持在工作之余如饥似渴地发奋读书。

 “不抓紧时间多学点,

  将来会输给工作的”

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来到洪泽湖进行修整,彭雪枫想借此机会好好读书。他在部队驻地半城镇的东部寻得一座古庙,发现这里除了晨钟暮鼓外,异常寂静,是个专心读书的好地方。于是,他便选定古庙中的两间空房,在里面摆上桌椅,开辟为自己的书房,并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密室”。在“密室”中,彭雪枫的活动就是读书、写文章、修改演讲稿。每次读至深夜,如果实在困倦了,他就伏案小憩。警卫员为他轻轻披衣时,惊醒了他,他便伸展伸展双臂,提提神再继续读下去。就在这里,彭雪枫勤奋攻读了《孙子兵法》《列宁选集》以及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等古今中外的政治、军事经典著作,书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批注。仅在他读过的俄文译本《战争论》的上册里就有129条批语,用红、蓝、黑铅笔所作的各种样式的标记就达17种。身边的战士看到敬爱的彭师长如此苦读,担心他累坏,劝他多注意休息。彭雪枫却笑着说:“我还没有‘头悬梁锥刺股’呢,算啥苦读!不抓紧时间多学点,将来会输给工作的。”

  在紧张的抗日作战中,彭雪枫也从不放松读书学习。1942年“33天反扫荡”作战期间,新四军第四师按照作战计划常常昼伏夜出,白天隐蔽休息,晚上出击转移。于是,白天隐蔽空暇之余就成了彭雪枫难得的读书时机。他认为在战地读书虽是艰苦些,但也是“别有风趣,亦颇有心得”。淮北的民主人士田丰曾赞扬过彭雪枫的读书生活:“虽在军事倥偬极端繁忙之时,从未少辍。如此勤于学习,持久不懈,诚为人所难及。”

“干革命没有用不着的知识”

彭雪枫认为,“干革命没有用不着的知识”“一个军事家或者政治家,绝不是仅仅有一门知识就可以的,一定要有相应的各方面的知识,正像一个外科医生,不知内症,他绝不是一个好医生”。因此,他便以广泛涉猎为目标,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都成了他的阅读书目,经常是一拿到书就废寝忘食地开始阅读。他说:“知识之在我,向来是如饥如渴的。”从1941年下半年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从《资本论》《列宁文选》到经史子集、曹雪芹、鲁迅、托尔斯泰,彭雪枫的阅读范围涵盖了军事、政治、文史诸多领域,真可谓是博览群书。他有一个被称为“小图书馆”的书报箱,里面有各种书报杂志,十分丰富,就连说唱本、地方县志一类的书刊也能在里面找到。彭雪枫十分珍爱它,总是对工作人员说:“这书报箱是我唯一的财产,千万不能丢失。”

  对于经典书籍,彭雪枫不仅会反复读,有些书还力求背诵,做到内化于心。如在阅读《孙子兵法》期间,他在致妻子林颖的信中就写道:“已读七篇,且已成诵,对这些书,我决心朗诵多遍以求会背。学习是非咬牙不可的。”原第十二旅旅长谭友林曾回忆过彭雪枫的读书生活:“行军作战不论多么紧张、艰苦,他都有两匹马驮着书报箱子,一到驻地,就挑灯夜读。鲁迅的书,中外小说名著,历史典籍,还有地方县志,说书唱本,凡能搜集到的,他都不随便放过。”彭雪枫就是这样一个嗜书如命的人。

彭雪枫和妻子林颖

读书必须有“计划”“求甚解”

彭雪枫很重视读书的计划性。在淮北的第一个春节,他为了更好地利用这四天难得的假期,便与在异地的妻子林颖通过书信往来制定好了详细的读书计划。他决定在假期中以读软性书为主,如传记、小说一类,起码也是随笔一类的书籍。于是,他便将读完《静静的顿河》第3卷作为假期目标,还说如有剩余时间,可以再读一遍季米特洛夫的报告。彭雪枫同样希望妻子也有个读书计划,并特地附寄了《斯大林演说集》一册,还建议她必须要读一读《三国演义》。在半城镇的“密室”中,彭雪枫亦写下“每日决学两小时”的读书计划来时刻提醒自己。

  彭雪枫还非常注意读书的方法。为了提高读书的科学性,他曾专门学习了一些关于读书方法的书,如《读书与写作》、鲁迅的《答北斗杂志社问》等。他将“读书必须求甚解”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认定一本读得透,不要东看一本,西看一本,即便是参考,也只是‘参考’,不必贪多。”他还认为阅读时一定要思想集中,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才能做到心领神会。读一些晦涩难懂的书时则必须“要有一种像出兵进攻敌人那样精神才行的,否则你永远也得不到胜利”。当时,彭雪枫身边还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书友,他们经常在一起阅读畅谈,探讨一些疑难问题。有一次,彭雪枫为了弄清一个问题,甚至还把《金刚经》找来读过。当时,彭雪枫还与边区联合中学一名叫宋琼的同学保持着读书主题的通信联系。即便他工作再忙,也是有信必复,而且大多都是自己亲手写信,很少让人代笔。

读书要“学以致用”

彭雪枫把“学以致用”作为格言,主张“为某一目的而读书”,反对“无目的的浏览”,特别强调要把读书学习与解决和指导部队的建设上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彭雪枫特别注意学习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这些都是“最最基本的、最现实的书”,对党组织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比如通过对《“左派”幼稚病》《反对党八股》《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书的仔细研读,他对各种错误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党性更加坚强,思想修养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提升军事作战水平,他认真钻研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以及《孙子兵法》等军事理论著作并结合我军的战史和自己长期的战争实践写下了《马列主义者要学习军事》《论精兵主义》《再论精兵主义》《战略战术问题浅说》等军事著作。这些成果不仅使他成为党内名副其实的军师,更是有力地推动了全师的军事建设。

  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彭雪枫不仅自己始终坚持读书学习的习惯,他还喜欢用陶渊明的诗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来激励身边的警卫员、通讯员要珍惜时光多读好书,告诉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他会积极帮助。全师的各级干部也被彭雪枫勤勉好学的精神所感染,利用战斗间隙学习政治、军事和文化知识一时蔚然成风,这极大地促进了干部的成长以及工作作风的转变。

作者:张嘉升

编辑:鲍家树孙靖琪

见习编辑:郭权祺

团结报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除了带给您优质黔货

更希望我们能带您

去了解贵州深山里的故事

敬请关注

博爱扶贫云商城

那家网/苏宁易购

黔货出山,我们在努力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