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私语 文章内容

“我觉得自己好渣,每次聊天都糊弄她”

发布时间:2021-02-09 22:57:38来源:Vista看天下

《我是你妈》

说到糊弄,这届年轻人个个都有当冠军的潜力。

上学时糊弄导师,工作了糊弄领导,时不时还抽空糊弄一下自己。

然而被糊弄伤得最深的,还是各位年轻人的爸妈。

别的不说,只消打开他们跟爸妈的对话框就能发现,右边的发言长度,八成不及对面的三分之一。

而这,反而越来越成了如今子女和父母之间对话的常态。

前几天,Vista看天下就“你跟爸妈的最后一次聊天停留在了哪句话”的话题跟读者聊了聊。

习惯了糊弄的他们,头一次这么清醒地直面自己对爸妈的敷衍,也因此生出了不少复杂的情绪。

比如,看见聊天页上的拒绝通话标志,一位读者才想起来,几天前她因为逛街挂掉了妈妈的语音通话;

而另一位经常用表情包应付爸妈唠叨的朋友,则在翻完了十几屏的对话之后,在群里连发8个下跪表情包表示忏悔;

还有人突然记起,自己最近一次的人生低谷明明是靠爸妈啰啰嗦嗦的开解才安然度过,可如今刚过了一周她就忘得一干二净……

有句歌词怎么唱来着?

“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其实真的回过头看,年轻人又何尝不知道爸妈唠叨的背后藏着那份不敢直说的思念。

可正是因为被偏爱,他们越发不知道应当如何面对与回应这份牵挂。

《天空之城》

你跟爸妈的最后一次聊天停留在了哪句话?

1、妈:“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加份芝士奶盖,29岁,金融公司职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成了我跟我妈聊天终结的暗号。

刚工作的时候特别想家,老想跟爸妈说话,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压力大到没时间想这些东西。

所以自然而然的,一年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主动跟爸妈打电话、发语音频率也越来越低。

我们一家人已经习惯了在周末花几个小时视频,但每一次,电话接通之后总有一段漫长的沉默。

总是不知道该聊些什么。工作上的事我跟他们说得很少,一来是因为他们的确不太懂,二来是我觉得没必要让他们徒增烦恼。

所以每次视频,爸妈嘴里念叨的来来回回总是这么几句——

“注意身体”“好好吃饭”“别太省钱”“多跟朋友走动”……

同样的话都听了几百遍了。

虽然心里清楚他们是在担心我,但坦白说,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才好。

《送你一朵小红花》

2、“不聊了,我工作了。”

@平平无奇炒饭大王,25,新媒体编辑

我算是发现了,爸妈的本质也是复读机。

以前上学的时候,跟他们聊学校、聊考试;现在工作了,就是聊公司、聊同事。

但不管聊什么话题,他们的唠叨都像是用一个模板批量生产的——

在学校劝我跟同学好好相处,到了公司就是跟同事好好相处;上学的时候叮嘱我不要学得太晚,工作了就嘱咐我不要老是加班……

眼看我这一年工作稳定了,他们最近又多了一个新的聊天话题:催我找对象。

跟爸妈聊这个话题有多累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真的不希望每次聊天都以吵架收场,所以现在只要看出点他们要开始碎碎念的苗头了,我就会马上掏出工作这张挡箭牌。

看得出爸妈很担心打扰我工作,每次只要我一说“去忙”,他们连消息都不敢再接着回了。

其实我心里挺愧疚的。

但是没办法,目前真的做不到跟他们万年不变的唠叨和解。

Vista小松菜奈和家人的聊天记录

3、爸:“有对象了别瞒着我和你妈”

@挨骂天才,24岁,研二

我长在一个还算开明的家庭,从小到大,爸妈很少质疑我的决定。

包括这一次,我因为忙毕设不回家过年,他们也没怎么过多地劝我。

有时候我也会怀疑,是不是因为他们有了弟弟,所以没办法在我身上花太多精力。

直到前些天,我爸少见地主动给我发微信,问我怎么换头像了。

那其实是我的一个新墙头,他跟我妈还以为是男朋友呢。

《我的女儿找不到男友》

听我爸说,他本来也不好意思主动来问我,是我妈撺掇了半天,又以不给过年的零花钱作为威胁,他才悄咪咪地给我发微信打探消息。

我这才知道,自从我出来上学,他们俩就老在家研究我微信上的蛛丝马迹——

今天跟谁出去玩啦,个性签名怎么又变啦,为什么一个月没发朋友圈啦……

这些事他们以前从来没跟我说过,因为不想让我觉得他们不放心我一个人独立生活。

交代完“犯罪事实”之后,我爸又发来了一条语音:“女儿,提前祝你新年快乐,有对象了别瞒着我和你妈。”

害,现在买票还来得及吗?

《编辑部的故事》

4、“回家物品清单.doc”

@每天一颗维生素,20岁,大三学生

你见过20岁的“孩子”吗?

我就是。

在我爸妈的眼里,就算我读了大学,交了男朋友,已经有过一份完整的实习经历了,但我依然是一个需要他们时时刻刻照顾的孩子。

上个月春运车票刚开售的时候,他们俩前前后后给我打了7、8个电话,又是提醒我定闹钟,又是担心我买错车次。

我原来很抵触这种保姆式的关心,尤其是跟身边的同龄人一比,显得我像个巨婴,真的挺丢人的。

直到有一次去奶奶家过节,她嘱咐我放假了就早点回家,因为爸妈在家真的特别寂寞。

《请回答1988》

他们就我一个女儿,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自从我去南京上大学之后,俩人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养养花。40几岁的人,过得跟退休了一样。

原来,他们老给我打电话、发微信,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无非是因为想听听我的声音,打发打发时间。

这不,回家前一天,他们又给我发来了一份《回家物品清单》。

打开一看,好家伙!整整5页标得密密麻麻,有衣服搭配建议,还有行李箱收纳指南,东拉西扯唠叨了好多“题文不符”的话。

不过我已经习惯啦,既然他们愿意把我当孩子,那在他们面前我也不用急着长大。

不得不说,回家真好,做小孩的感觉也很好。

《星际穿越》

5、“知道了,放心吧”

@刺客一二三,22岁,应届毕业生

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作为一个男孩子,我从来没有像这一回这样依赖过爸妈。

今年秋招,我过了一个互联网大厂的二面,刚好是我大三时候就梦想过的公司。

可能是因为太想得到这份offer了,前阵子被通知终面是无领导小组面试的时候,我感觉特别绝望。

我知道这种面试方式意味着什么,偏偏我又是那种在集体里特别没有存在感的人。

聚会也好、社团也好,我永远都是坐在人群边上倾听别人发言的角色。

为了这场面试,我整整焦虑了一周。不敢跟周围的朋友讲,他们有的保研有的考研,对于我的痛苦,大概很难感同身受。

鬼使神差地,我拨通了我爸的电话。

简单说了几句找工作的焦虑之后,我爸搬出了他那套讲了大半辈子的“成功学”理论:“急什么,走了弯路的成功它也是成功嘛。”

这句正确的“废话”我其实听了不下一百遍了,但偏偏那一晚让我醍醐灌顶。

“这才是你面对的第一个机会,能抓住最好,不行的话,先去别的公司锻炼锻炼,曲线救国也可以。”

感谢我爸,他的“乌鸦嘴”最终也没有灵验。

《麦兜当当伴我心》

6、爸妈:“不行就回家吧”

@彻底放弃改名权,33岁,律所打工人

30岁生日那天,我用一通电话跟爸妈宣布了北漂的决定。

对于我这个儿子,他们俩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我们家只能勉强算小康,但读完大学之后,他们还是按照我的意愿送我去美国读研。

期间家里的生意出了点小问题,爸妈瞒着我到处借钱周转,一边还是按时给我打生活费。

《送你一朵小红花》

回国之后,我特别愧疚,也不想再离开他们去异地打拼,就考了老家街道的公务员,朝九晚五。

30岁算是我迟来的叛逆期吧,我还是放不下法律,而且在老家拿着微薄的薪水,本质还是在拖累爸妈。

今年是我北漂第三年,和朋友合伙的律所还是没有太大起色,生存压力巨大。

所以我过年选择了不回家,一是担心政策有变影响开工,二也是想做出点成绩再回去。

昨天跟爸妈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汇报工作和生活,挂电话之前,我妈带着哭腔说了一句:“儿子,不行就回家吧,爸妈养得起你。”

我假装没听到这句,挂了电话。

回家是我最后的底牌,但有爸妈的这份思念,这张牌没有必要打出来。

《五岛医生诊疗所》

其实你看,尽管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嘴上抱怨爸妈的喋喋不休,可每当他们需要安全感时,这份唠叨便成了当下最了不起的治愈力量。

因为唠叨的背后,永远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思念。

现在想想,年轻的我们总是执着于向前追逐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往往容易因此忽视身后来自爸妈的温暖守护。

现在,年轻人终于意识到这份思念的可贵,会太迟吗?

先别急,听完脱口秀演员王勉的最新作品《有人思念就是牛》,你一定可以释怀很多。

点击观看《有人思念就是牛》动画视频

儿子在异乡忙于工作,爸妈的唠叨也在此时不期而来——就像总被父母的关心包围的我们。

“本来加班就很烦,但是那些突如其来的关心,还是不会放过你。”

距离在爸妈眼里从不是问题。

“逃不过的60秒,翻来覆去的唠叨”。

这是多少年轻人和父母聊微信时的真实状态?

“太忙了,啥时候休息?”“悠着点,太累了”“少熬夜,多喝水”“想起啥说啥,别嫌弃妈妈”……

批量生产的关心,是我们甜蜜的负担。

有时我们乐于和父母谈论生活的琐碎,有时却又互不理解,相互埋怨。

心情不好时,甚至会用各种借口,将他们的关心拒之门外。

“外⾯肯定不如家⾥好。”“房价特别的⾼,⽹络肯定也特别的糟因为每次给你⼀打电话,你都说没有信号。”

简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口嫌体直的年轻人们,尽管总是抱怨爸妈拿自己当长不大的孩子看待——

“工作要认真勤劳”“在家有臭脾气没关系,在外面可不能对老板发火”。

可更多时候,他们却也乐于享受这份被人思念的安心。

这支动画中出现的一家三口牛,其实是思念⻝品延续每年的⽣肖IP计划,为本次⽜年春节特别设计的IP。

在王勉的演绎下,我们从歌曲和一家三口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只属于这个特殊牛年的别样温暖。

就像视频最后展现的那一幕。‍‍‍‍

当你跋涉回家,爸妈一年的思念,最后化作团圆饭桌上那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汤圆。

在一家人共同分享这份幸福的那一刻,抬头相视一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饱满笑意。

这时候,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思念想要传递出的这份幸福——

“回过头,有人思念就是牛”。

·一周热点回顾·

有人思念,比什么都牛↓↓↓

点击阅读原文,接听来自妈妈的语音通话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