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八卦 文章内容

突然想起,原来他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

发布时间:2021-02-10 21:57:53来源:腾讯娱乐

点击上方“腾讯娱乐”并关注,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盖饭人物ThePeople)”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今,过年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记忆里大年三十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景象,似乎已经离我们(年轻人)越来越远了。

而春晚上熟悉的面孔,也变得越来越少。

上过27次春晚的蔡明,见证过春晚鼎盛时期的星光熠熠。

前几年,她在采访里说:“每年春晚刚开始,都要去开会。每年坐在那里,就会想起对面曾有他、有她、还有他……”

“春晚还在继续,开会的办公室不会变,桌子还是那张桌子,坐在桌子后面的人不一样了。”

那些离开春晚的人,有的开辟了新的道路,有的却再也见不到了。

但无论如何,他们都给无数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新春乐文艺晚会”,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届春晚,老艺术家纷纷登场,大家最熟悉的声音,也伴随着节目开场。

这个声音,来自于赵忠祥。

他虽没有正式参与主持,却登台说了春晚开幕词。

第二年,他正式成为主持人,陪伴了观众整整12届春晚。这么多年来,他最引以为豪的,是没有给主持词添一字、少一字。

2000年,他最后一次主持春晚时,还搭档倪萍表演了微型短剧《品茶》。

2020年1月16日,赵忠祥在北京去世。

这一天,刚好是他的生日。

从此,春晚和央视,少了一块金字招牌。

而当年除了说开幕词的赵忠祥,相声界泰斗侯宝林,在电视机前向全国观众送祝福,也让春节的欢乐气氛持续升温。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侯宝林的名字有些陌生。

但在相声界,他可是极具开创性的一代宗师,儿子侯耀文、侯耀华也都是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

他还以录像相声的形式,和搭档郭全宝大师共同表演相声《戏剧杂谈》。

然而,那也成了老爷子唯一一次登上春晚。

1993年2月4日,侯宝林因病逝世,享年76岁。

而侯老爷子的搭档郭全宝大师,几年后也因病去世了。

郭全宝晚年常与罗荣寿表演双簧,还精通京剧、单弦儿、数来宝等,是位多才多艺的老艺术家。

但2004年,83岁的他因患癌症逝世。

这两位大师的离去,是相声界莫大的遗憾。

不过,那是相声发展的鼎盛时期,无数优秀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前赴后继,比如姜昆的“黄金搭档”李文华。

人如其名,李文华朴实又沉稳,与姜昆一唱一和,被观众称为“蔫包袱”。

马三立大师也曾盛赞过他:“李文华呀,好捧哏的!”

这年春晚,姜、李二人配合默契,登台表演了三场相声《错走了这一步》、《对口词》、《战士之歌》,台下观众被逗得前仰后合。

2009年5月9日,李文华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2岁。

去世之前,他曾给探望自己的老友写下字条:“等我好一些时候再和大家一起听新相声”。

可惜,这句饱含着对相声艺术热爱的话,成了老人的绝笔。

更令人惋惜的是,同样贡献了精彩表演的马季和侯耀文,也先后离世了。

马季的儿子马东,曾在访谈中提到父亲时说:“当马季的儿子,对我来说是一种负担。”

他之所以这么说,不是因为和父亲关系不好,而是因为父亲真的太牛了。

马季不仅是家喻户晓的相声大师,还是第一届春晚的总策划、主持人。

就是他,把相声变成了春晚的固定表演节目。

1984年,他再登春晚,表演了一段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

节目播出后,有商家抢注了“宇宙牌香烟”的商标,在大街小巷销量极好。

1987年,他带着徒弟姜昆、冯巩、赵炎等人,登台表演了相声《五官争功》,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

到了晚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出中国相声教育的初级教材。

因此,他没事儿就在家对着录像机录段子,还得意向记者比划道:“已经录了52个小时了。”

2006年12月20日他在家中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而逝世,享年72岁。

这个梦想,终究是没能顺利实现。

侯耀文跟他一样,为相声事业鞠躬尽瘁。

去年6月份,郭德纲在社交平台发文,“一十三年一场大梦,五十九岁两字无常。”

说的正是当时去世整整十三年的师父侯耀文。

侯耀文先生的大名,即使是现在的90后、00后也有所耳闻。

上了11届春晚的他,是当仁不让的“台柱子”,给观众带来无数欢声笑语。

1983年,侯耀文和石富宽登台表演了两段相声《语言的艺术》、《讲礼貌》。他西装革履,打着格纹领带,意气风发的模样不输当下的小鲜肉。

1989年,他和赵丽蓉合作了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皮夹克、大背头、背着相机,妥妥的时尚达人范儿。

1994年,他还和黄宏合作了小品《打扑克》,老同学在牌桌上斗智斗勇,也是一代经典。

还有1997年的相声《京九演义》,2002年的《马年赛马》,2005年的《相声说鸡》,每场表演都令人回味无穷。

2006年,侯耀文缺席了春晚,深入基层,去121个城市进行了343场巡演。

没想到,2007年6月份,他因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终年59岁。

侄儿侯军说:“他太累了,是累病的。”

他将戏曲和小品、相声结合到一起。

一年到头四处演出、推广相声。

候耀文像苦行僧般,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相声艺术事业。

春晚的舞台上,除了大家爱看的相声,“国粹”京剧,也是历年春晚的保留节目。

以演曹操而闻名,有“活曹操”之美誉的袁世海大师,就在第一届春晚上贡献了经典现场。

那个年代的表演艺术家们的自我要求很高,老爷子常说:“演戏要先做人,人正了,戏才能演得好。”

67岁的他献上一曲《坐寨盗马》,一出场便气势十足,尽显大家风范,观众纷纷叫好。

2002年,袁世海在沈阳剧场表演了《红灯记》,回京后不久便病逝,时年87岁高龄。

同样带来精彩表演的,还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

马先生是谭富英的弟子,又是马连良的义子。

他在舞台上献唱了一出《空城计》,一句“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字字稳重苍劲,余音绕梁不绝。

2016年11月22日,马长礼因病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86岁。

相声和京剧,是早在春晚之前就盛行的表演艺术形式,但观众们最喜欢的“小品”,是被严顺开老师搬到春晚舞台上的。

历年经典小品回顾合集里,一定少不了严顺开的名字。

他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1981年初登银幕,主演了电影《阿Q正传》。

1983年,他穿着西装、打着领结,在春晚舞台表演了小品《阿Q的独白》,博得满堂喝彩。

1993年,他再度登上春晚表演《张三其人》,凭“张三”这个小人物的糗事,激起了观众的共鸣。

1999年,他与凯丽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合作表演了小品《爱父如爱子》,并收获观众最喜爱的节目奖。

而他不上春晚的那些年,去拍了偶像剧,导了都市剧,还演过话剧和电影,成了观众熟悉的“老戏骨”。

2017年10月16日,严顺开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

但他眯着眼睛微笑的样子,深深印在了一代人的回忆里。

当年,歌舞表演也十分精彩,来自东方歌舞团的歌手索宝莉,就凭借甜美长相、动听歌喉,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

索宝莉师从王昆,擅长印巴歌曲。

春晚舞台上,她与牟玄甫演唱了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和歌曲《竹林沙沙响》。

她的歌声清甜圆润,在春晚上一炮而红,成为80年代最受观众喜爱的歌手之一。

然而,内心传统的她,没有继续在歌坛大展身手,而是远嫁德国,过上了相夫教子的平静生活。

2015年,德国时间10月19号,索宝莉在杜塞多夫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终年56岁。

有了上一届的圆满成功,第二届春晚开播前便备受期待。

主办方也乐于尝试各种各样的节目形式,豫剧、评书、电影主题曲轮番登上舞台,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首当其冲的是京剧演员方荣翔。

方荣翔6岁开始练功,12岁首次登台演出,是备受崇敬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1984年春晚,方荣翔演出了京剧《将相和》。

1989年4月22日因心脏病逝世,享年63岁。

当年,豫剧丑角大师、国家一级演员牛得草老师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1980年,牛得草在电影《七品芝麻官》中饰演“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小芝麻官,一举成名,并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

香港《大公报》在评价牛得草时,给予了他“东方卓别林”的美称。

1984年,牛得草演出豫剧《迎春曲》,赢得满堂喝彩。

1998年5月30日,牛得草因病逝世,享年65岁。

而紧随豫剧之后的,便是风趣的评书表演。

与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并称“四大评书艺术家”的袁阔成,自幼随父习艺,后拜金杰立为师,14岁登台,借鉴话剧、电视、音乐等多种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当时,他受邀在春晚表演了一段评书《赠羽扇》。

他穿着笔挺的中山装,摇着一把鹅毛扇,一开口便气魄十足,状态很好。

那是评书表演第一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上。

彼时年幼的郭德纲在电视机前看得心潮澎湃,多年后仍历历在目。

2015年3月2日,袁阔成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袁阔成老先生去世一年多以后,当年同登春晚的民歌演唱家郭颂,也因病去世。

郭颂最著名的歌曲是60年代的《乌苏里船歌》。

他接连在春晚上演唱了三首歌曲:《甜透了咱心窝》、《串门》、《山水醉了咱赫哲人》。

2016年,85岁的郭颂去世,但他的歌声永远留在了春晚的记忆里。

那一年,主办方还邀请到了当时最红的电影演员陈思思,担任春晚主持人。

陈思思与香港著名演员夏梦、石慧并称“长城三公主”。

1984年,陈思思作为香港地区艺人代表,担任了春晚主持人。

她一头时髦短发、身着白色旗袍,令观众眼前一亮。

她还演唱了电影《三笑》中的插曲,歌声清脆嘹亮。

2007年10月7日,陈思思在上海东华医院逝世,享年69岁。

而她袅袅动人的身影,永远留在了影迷心中。

这一年,春晚导演对晚会的表现形式做了大胆的尝试,把春晚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主持人和表演嘉宾的服装也变得更加时髦。

但意外的是,由于当时直播技术有限,舞台上失误连连,最终办成了史上“最失败”的春晚。

辈分高、资历老、造诣深的“相声泰斗”马三立老爷子,下了台就表示以后再也不来了。

当时,他表演了一段相声《大乐特乐》。

他表演完毕,准备下台时,观众们拍手叫好,热情高涨地喊道:“再来一段!”

马三立见状,想返回舞台再说一段,却被春晚导演拦下了。

因为每个节目都有固定的时长,不能随意改动。

经历了这次“小事故”,马三立自认相声不适合春晚舞台。

尽管每年都接到春晚的盛情邀请,但他态度坚决地一一婉拒了。

2003年2月,89岁的他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无论哪里的舞台,都寻不到他的踪影了。

而特意从香港赶到内地,精心准备了服装造型的歌手罗文,也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1983年,罗文凭借与甄妮合唱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以及《世间始终你好》一炮而红。

爆红后的罗文,应邀在春晚上演唱了《共享快乐年》、《在我生命里》、《中国梦》,都是传唱至今的经典曲目。

遗憾的是,当时的音响、灯光、摄像等设备条件有限,现场状况百出,观众反响平平。

而罗文也一直没有机会弥补这个遗憾,他于2002年患肝癌去世,终年57岁。

那年春晚,同样在台上卖力演唱的,还有内地歌手吴念祖。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的武侠片在内地备受喜爱。

歌手吴念祖翻唱了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名叫《万里长城永不倒》,在国内风靡一时。

于是,作为当年的流行元素之一,他被春晚邀请,演唱了《万里长城永不倒》。

同年,他还在“红棉杯”歌唱大赛上获得“羊城十大歌星”称号。

但他没在歌手这条路上继续发展,1990年起,他在广州电视台担任主持人,逐渐淡出歌坛。

2012年10月2日,他因肺癌逝世。

虽然上一年的春晚举办得不算成功,但把流行元素与表演结合的方式,被主办方沿用了下来。

1983年,中国第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播出。

分别在剧中扮演反派角色“大赤包”、冠晓荷的演员李婉芬和周国治,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于是,老艺术家闫肃参与策划1986年春晚时,特意找来二位演员,量身定做了小品《送礼》。

李婉芬会说各地方言,闫肃便让她一人分饰多角,用不同的方言来诠释不同角色。

创意十足的表演形式大获成功,成为那届春晚里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遗憾的是,两位演员身体都不太好,2000年11月14日,李婉芬因病辞世,享年69岁。

2007年3月20日,周国治也因哮喘病去世,享年68岁。

那一年的相声表演也有突破,唱得比说得还“好听”。

相声演员笑林在“说学逗唱”里,最擅长“唱”。

他原本师从曲艺家刘司昌学习山东快书,进了北京曲艺团后,开始跟随马季学习相声。

那年春晚,笑林和搭档李国盛表演了相声《怪声独唱》,成了观众心目中相声界最出色的“歌手”。

之后几年,他陆续登上过春晚。

2015年03月23日,他因白血病离世,终年59岁。

还记得承包暑假的1986年版《西游记》吗?

当年,《西游记》首播便引起巨大轰动。

于是,1987年春晚便以“齐天乐”为主题,邀请了剧组的主创人员。

唐僧、沙僧、悟空、八戒、王母娘娘等经典角色,一一在舞台上亮相。

饰演沙僧的闫怀礼老师,一改剧中的木讷形象,在台上讲起了笑话。

闫怀礼73岁那年,因肺部感染在北京与世长辞。

岁月无情,曾经鲜活的面孔,终究成了观众脑海中褪色的记忆。

那年春晚以影视剧为主题,舞台自然也是属于炙手可热的演员们。

和陈佩斯、陈寒柏并称为“喜剧三陈”的陈裕徳,也是电影界的“河南怪人”。

他和女演员王馥荔表演了小品《恩爱夫妻》。

夫妻俩千方百计地藏“钱匣子”,闹出了不少笑话。

节目播出后,陈裕德声名大噪,戏约不断。

就在他的演艺事业如火如荼时,不幸因鼻咽癌逝世,终年56岁。

除了小品,主持人的阵容中也少不了演艺界前辈。

李默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知名演员,曾在电影《甲午风云》中饰演过邓世昌。

1986年,他获得了“话剧表演艺术家”称号和“话剧终身荣誉奖”。

因此,他受邀在1987年、1989年和1990年春晚舞台上担任过主持人,台风稳健大气。

2012年11月8日,李默然老师离世,享年85岁。

这一年,大家熟悉的小品演员赵丽蓉,第一次登上了春晚舞台。

有人说,是赵丽蓉教会了全国人民说唐山话。

这位60岁的老太太,出现在了一个叫《急诊》的小品中。

她穿着夹袄,戴着红袖章,颤悠悠地走上了舞台。

一口地道的唐山话,让人听了直乐呵。

观众爱极了她身上的朴实、接地气和亲切感。

老太太的表演深入人心,金句也堪称一绝。

她教会大家“跳探戈”:“趟戈趟戈揍是趟呀趟着走,三步一回头,五步一招手。”

她还会来几段“Rap”:“我张不开嘴儿,我跟不上遛儿,你说难受不难受你说难受不难受!”

《英雄母亲的一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她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经典作品。

1999年,她最后一次登上春晚,在后台咳出了血。次年7月,她因肺癌去世。

最痛苦的时候,她还会给药物起外号,管喷雾的药叫“小喷气儿”。

她在台下的乐观,比台上的幽默更值得被铭记。

而跟赵丽蓉老师一样,有的人天生就是吃“表演”这碗饭的。

说相声,能拿全国大奖;演小品,能登春晚舞台;拍电影,也能获东京电影节影帝。

其貌不扬的牛振华,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

遇见最佳拍档冯巩后,牛振华在小品界大展身手。

两个人相辅相成,配合默契。

1988年,他们在春晚表演了相声《求全责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1992年,他再次搭档冯巩表演小品《面的与皇冠》。

两位出租车司机在台上互怼,接地气的段子流传至今。

此后十年间,名声大噪的牛振华,拍了多部影视作品,事业顺风顺水。

2004年,牛振华驾车回家时,因打滑追尾了一辆大货车。

他直接被撞飞了10多米远,当场死亡。

他的意外陨落,让演艺界失去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光芒。

那届春晚,还有一位登台的演员,已经遗憾离世。

他就是出演过电影《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雷雨》的孙道临。

1988年,他加入到春晚的主持人队伍,气质儒雅,风度翩翩,极具亲和力。

2002年,他还登台演唱了《记得那时年纪小》、《温馨时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007年12月28日,他因心脏病突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6岁。

1989年,春晚已经办到了第七届,舞台设计愈发出色,优秀的歌舞节目得到了主办方的重视。

人称“霹雳舞王子”的陶金,就把激情四射的霹雳舞引进到了中国。

他的经历非常传奇,19岁考上北京舞蹈学院第一届本科,24岁成为舞蹈大赛最年轻的评委。

1988年,他投资拍摄了自传电影《摇滚青年》,被称为“中国的迈克·杰克逊”。

1989年,他首度登台表演现代歌舞《跳起来》,舞姿活力四射,霹雳舞便随之在国内流行起来。

1993年,他又表演了大型集体舞《闻鸡起舞》,开创了现代舞蹈的先河。

1995年,他与歌手谢津表演歌舞《你想看什么》,再次火遍全国。

正值事业如日中天之时,陶金患上了肝癌。

1997年,年仅36岁的他因肝癌去世。

那年春晚,不仅有活力满满的舞蹈,还有美妙动听的歌曲。

“澎湖湾啊澎湖湾,外婆的澎湖湾……”

试问谁的童年里没有一首《外婆的澎湖湾》?

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出自“台湾民歌王”潘安邦之口。

那一年,他登上春晚,演唱了《外婆的澎湖湾》、《跟着感觉走》、《太阳与月亮》,歌曲流传甚广。

沈凌还在《百变大咖秀》的舞台上模仿过他的春晚造型,足以证明他当年有多火。

遗憾的是,2013年,59岁的他因病逝世。

那年春晚,歌手陈汝佳也献上了一首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

来自广东的陈汝佳,登台演唱了自己的成名曲《故园之春》。

出众的外形,动听的歌声,让他一夜成名,并获得当年的“全国十大歌星”称号。

那时候的他,远比后来翻唱这首歌的毛宁要红得多。

但他自幼身体不好,2004年患上心肌梗塞,意外离世。

从此以后,再没人能把《故园之春》唱出他的韵味。

这一年的春晚创造了一个“历史”,开启了两岸三地音乐人交流互动的先河。

毛阿敏、刘德华、张雨生分别在内地、香港和台湾一起合唱。

通过无线电连接的方式,他们共同演唱了歌曲《心中常驻芳华》。

刘德华温厚,毛阿敏大气,张雨生高亢,歌声交织在一起,令全国观众听之动容。

其中,被誉为“音乐魔术师”的张雨生,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

他的《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歌曲,深深烙印在几代人的脑海中。

可惜,五年之后,年仅31岁的他,便因车祸去世。

他的离去,让华语乐坛的光芒黯淡了许多。

而那年春晚上,别出心裁的节目不止这一个,演员赵子岳也留下了“名场面”。

他因饰演电影《吕梁英雄》里的康天成走红,出演过大大小小40多部影视作品。

1992年,赵老先生在春晚上表演了节目《手影》。

一束灯光,一双手,他通过投影的形式,为小朋友们变幻出了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

设备的简陋,不影响老艺术家的创意和用心。

登台时,赵老先生已经83岁了。

五年后,他因病去世。

但当年那场别出心裁的表演,如今看来依旧令人感动。

那一年,也是“春晚钉子户”潘长江,第一次登上舞台。

当时,他和郭昶作为替补,登台表演了小品《草台班子》。

此后,潘长江一炮而红,成了春晚上的老面孔。

同样表现精彩的郭昶却没了消息。

其实,郭昶演了不少电视剧,比如《外来媳妇本地郎》,被内地观众冠以“广东周星驰”的称号。

不幸的是,2003年,他患上胃癌,三年后便病逝了。

这一年,春晚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喜剧演员,比如高秀敏、洛桑。

遗憾的是,他们的舞台生涯有些短暂。

很多人是从2001年的小品《卖拐》,第一次记住高秀敏。

其实,早在1994年,她就与何庆魁在春晚上表演了小品《密码》。

当时,高秀敏魔性地唱了几句:“1937年啊,八路军拉大栓啊,瞄了一个准,打死个翻译官。”

不仅成就了春晚上的名场面,还被电视剧《小兵张嘎》改编为主题曲。

1998年,高秀敏开始与赵本山、范伟合作,组成了“东北铁三角”。

在三人合作的那些年里,高秀敏贡献了很多沿用至今的梗。

比如“要啥自行车”、“我这心拔凉拔凉的”、“大哥你真是爷们,纯爷们,绝对纯!”

她在台上非常亲切,在台下也不摆架子。

当时,范伟名气不及她和赵本山,讨论剧本时比较被动。

高秀敏察觉后,热心地帮助范伟丰满人物形象。

她安排大家坐在一起,研究了一个晚上。

但2005年,高秀敏突发心脏病去世,彻底从舞台上消失了。

随后,范伟宣布单飞,赵本山几年后也退出了春晚。

“东北铁三角”成了春晚舞台的遗憾过往。

而被称为“天才笑星”的洛桑,经历更加令人唏嘘。

他本是一名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因体重飙升陷入职业困境。

学过相声的尹博林发现他很有模仿天赋,便劝他转行学了相声。

1993年,他在《曲苑杂坛》上表演系列相声《洛桑学艺》,红遍大江南北。

1994年,他被邀请参加央视春晚,再次表演《洛桑学艺》。

看起来外表憨厚的他,凭借高超的模仿技艺,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马季先生看了他的表演惊叹连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天赋异禀,一夜爆红,他的人生本有无限可能。

只可惜,第二年,他就因车祸意外身亡。

所有故事戛然而止,一代天才笑星遗憾陨落。

如果你喜欢看川剧里的“变脸”,一定对歌曲《说唱脸谱》不陌生。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是不是看见歌词就能跟着唱起来?

这首歌的原唱是歌手谢津。

她因演唱《亚运之光》走红,当年可与那英、毛阿敏、杭天琪等歌手比肩。

1995年春晚,她和陶金一起表演了歌舞《你要看什么》。

两人载歌载舞,中途还下台与观众互动,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然而,春晚之后,她再也没有登台表演过。

1999年2月14日,27岁的谢津从自家寓所坠楼身亡。

关于死因,有人说是擦玻璃时不小心跌下,也有人说是工作压力大而导致抑郁。

至今,我们仍不知道红极一时的她,为何在最绚丽的时候凋落。

一代天后梅艳芳,也曾登上过春晚舞台。

梅艳芳作为香港最大牌的歌手,接到了央视春晚的邀约。

1999年,她登上春晚舞台,献唱《床前明月光》,成为了那年春晚唯一真唱的歌手。

不过,由于直播现场的音响设备状况连连,梅艳芳的表演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床前明月光》的曲风太超前,在当时的观众看来“鬼气森森”。

下台后,她也觉得自己“唱砸了”,喝醉酒大哭了一场。

初登内地舞台,与歌迷和她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终归是件憾事。

但更遗憾的是,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宫颈癌离世。

当年的“车祸现场”,也成了不可磨灭的经典。

前几年,花旦和鲜肉们,都喜欢营销“国民闺女”、“国民初恋”的头衔。

但跟文兴宇的“国民爷爷”比起来,说服力可差远了。

很多人知道文老爷子,是因为1993年播出的《我爱我家》。

2000年,他登上了央视的春晚。

他在小品《爱笑的女孩》中,饰演了一位替儿子找对象的老父亲。

搭档蔡明鬼马精灵,耍宝搞笑,文老爷子故作严肃,一脸无奈,极具喜剧效果。

节目表演完,他还搭档崔永元当起串场主持,两人你来我往,捧哏逗哏,台下观众也笑得合不拢嘴。

2007年,66岁的他因肺癌去世。

10年后,《我爱我家》的主演们复刻了一张当年的合影。

只有文兴宇的位置,空空荡荡。

但不必遗憾,这个位置会一直留在观众心里。

一头长卷发,一张“马脸”,笑起来一脸褶子。

李咏一直都是央视舞台上的“异类”。

但同时在央视手握两档王牌综艺的,你找不到除李咏之外的第二个人。

《幸运52》里,他标志性的大笑深入人心。

《非常6+1》里,他的手势被无数观众模仿。

2002年,他登上春晚舞台,延续自己嘴贫滑稽的主持风格。

但你不会觉得他格格不入,反而习惯了他十年如一日的陪伴。

《幸运52》最火的时候,他在春晚上参演了一个智力比拼的小品。

最有名的“非常6+1”手势,还被范伟在小品里模仿过。

2013年,他最后一次上春晚,和其他主持人唱了首歌。

2018年,他的妻子哈文突然公布了他因癌症去世的消息。

他临终前留下一句话:“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他舍不得这个世界,而世界也同样舍不得他。

有的演员,你也许不记得姓甚名谁,但一定在哪里看过Ta的脸。

柏青老师就是这样的演员。

她是评剧、影视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2004年春晚与巩汉林合作小品《都市外乡人》。

她还在电视剧《美丽的契约》中,饰演过范明的“妈妈”。

因肝脑病晚期,于2014年4月14日病逝,享年76岁。

姚贝娜也许是年轻歌手里,最能“镇”得住各大晚会的。

2006年,姚贝娜参加第十二届央视青歌赛,获得通俗唱法个人单项亚军。

次年,她就登上了央视春晚,和火风合唱《老公老婆我爱你》。

台上的她一脸青涩,但唱功不俗。

2014年,参加完《中国好声音》的她,人气高涨。

再登春晚的她,也多了几分从容,在零点前献唱压轴歌曲《天耀中华》。

她身着华服,带领众人合唱,成为那年春晚最大的亮点。

2015年,她因乳腺癌复发去世,年仅34岁。

她这一生,虽如惊鸿般短暂,却似夏花般绚烂。

“华夏有奇才,诞生在中原地。”

这是很多网友对小神童邓鸣贺的评价。

邓鸣贺很有戏曲天赋,4岁登《梨园春》,6岁获“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

2012年,邓鸣贺登上了春晚舞台,成为龙年春晚开门娃娃。

2013年,他带着妹妹再登春晚,表演创意节目《剪花花》。

这个聪明可爱的小男孩,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年画娃娃”。

然而,天妒英才,邓鸣贺不幸患上白血病。

2015年4月28日,他因病逝世,年仅8岁。

如今,时间一年年过去,大家都在成长。

只有邓鸣贺,永远停留在了8岁。

从1983年至今,春晚的主题、场地、舞美等,不停地随着时代更替。

但无论如何变化,都带不走那些令人惊艳的瞬间。

舞台上“老面孔”们的精彩表演,也会永远留在每位观众的记忆里。

然而,时代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人停驻,一代代新人,终将在春晚舞台书写别样的篇章。

我们也期待春晚源源不断注入的新鲜活力,为祥和欢乐的中国年,带来更多惊喜。

|热门文章推荐|

↓↓↓腾讯新闻已开启“2021牛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直播平台,赶快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预约哦!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