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11 08:00:15来源:游戏智库
一位年轻人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开始享受自己的夜晚时光,
她在微博上看到《合成大西瓜》:呵,谁会玩这种降智游戏!
随后她在朋友圈、豆瓣、B站上纷纷看到《合成大西瓜》:天呢,我倒是要看看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秉持着一位游戏领域的法律工作者的自觉,
她连夜开始工作,她再也没有结束她的工作,
她再也没有开始她的工作!
是的,没有人能躲过《合成大西瓜》
法智巡游|新春热点篇
为了将上班摸鱼合理化,她对《合成大西瓜》这款游戏展开了深入研究。短短几日,眼看它霸占了各大游戏媒体的头条,多次上到微博热搜。同时,也看到众多“大西瓜”正在野蛮生长。
仅在微博小程序中以“合成”“大西瓜”等关键词搜索,即可以看到数十款类似游戏,部分小程序甚至打着“正版:合成大西瓜”(后因违规改名)的旗号吸引用户,部分小程序点击量过万。此外,各类魔改版大西瓜也杂沓而至,整个小游戏市场好不热闹。
众所周知,这种低成本,高流量的狂欢热度消退极快,玩家即来即散,游戏生命周期短暂,同时由于游戏画面、游戏整体设计非常简单,游戏的保护也存在一定争议,极难避免被抄袭。因此,游戏厂商维权积极性一般也不高,但放任抄袭真的是对游戏最好的处理方式吗?显然不是,笔者可以无缝切换数十款类似游戏,并沉溺其中任意一款,对于这种广告变现游戏,玩家数量、玩家游戏时长是其创收之本,这种毫无忌惮的分流对游戏的影响是巨大的。
该类游戏真的不能维权吗?
显然不是。根据在先案例,游戏整体画面可以通过著作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两方面保护:
一、著作权法保护
(一)针对游戏换皮
虽然目前并没有对此类超休闲游戏的整体保护作出明确认定的在先案例,《合成大西瓜》自问世之初也一直被冠以瓜版2048的称号。
但作用于具体游戏,游戏的规则玩法与其表达似乎应当被分界得更清晰一些。
具体到《合成大西瓜》游戏,可以作如下纵向分解:
1.合成消除类游戏—与2048相似
2.两个相同的小型物体(或者数字)叠加,产生大型物体(或者数字),自由出现低等级物品,通过不断地合成而达到更高的目标具有一个较高的合成目标,占满空间视为游戏结束——与2048相似;
3.将两个相同的小型水果叠加产生大型水果,不断地产生新的水果,通过不断地水果叠加合成最终合成一个大西瓜。在屏幕中设定界限,随着合成的水果越来越大、沾满完整空间,视为游戏结束。在合成的过程中水果会由于挤压、受力不同随机滚动。
4.前述合成关系为山竹+山竹=苹果,苹果+苹果=橙子,橙子+橙子=柠檬,柠檬+柠檬=猕猴桃,猕猴桃+猕猴桃=西红柿,西红柿+西红柿=桃子,桃子+桃子=菠萝,菠萝+菠萝=椰子,椰子+椰子=半个西瓜,半个西瓜+半个西瓜=整个西瓜。
5.界面设计、水果美术设计、游戏音效设计。
上述1、2系游戏规则玩法,属于不受被著作权法保护的思想。而3、4、5系将前述规则以及独创规则细化,属于具体表达,可以考虑通过著作权法保护。
而未经权利人许可复制、修改、改编、信息网络传播作品的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二)针对魔改游戏
魔改游戏系通过修改《合成的大西瓜》游戏代码,实现调整掉落机制、调整合成内容的效果。
据查,米兜公司已经对《合成大西瓜》游戏软件进行登记,并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其有权对未经许可修改、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其软件的行为主张权利。
因此,上述整体抄袭、魔改游戏的行为可能构成著作权侵权。
二、不正当竞争
其他经营者没有投入任何智力劳动,直接复制了上述规则玩法,其行为直接减少了《合成大西瓜》游戏用户,降低了其游戏收益,亦破坏了游戏行业的竞争秩序,打击了游戏经营者独立创作游戏产品内容的积极性。上述行为可能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此外,其还使用与《合成大西瓜》名称相似的名称以达到使得游戏玩家混淆,为其游戏引流的效果。亦有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此外,考虑到小游戏生命周期短、依靠广告收费难以确认获利等特性,如启动诉讼后续诉讼中还有诸多技巧及注意事项,可以巧妙利用规定推进诉讼进程、获取证据材料争取高额赔偿。
希望每一个小游戏厂商都守好瓜地,严谨猹入内!
自2019年9月起,游戏智库联合言上游戏法团队,已经推出了12期《法智巡游》栏目。该栏目是对游戏行业中代表性事件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并为游戏企业的合规经营、风险控制以及诉讼策略提供建议。
如有更多的法律咨询与业务合作,欢迎扫码联系小秘书:
◆
法智巡游栏目
◆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第九期:
第十期:
鼠年春节特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