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12 11:58:34来源:培训杂志
《培训》杂志给您拜年啦!
祝大家牛年快乐,扭转乾坤~
新年添新岁,目标还要追!
立flag似乎成了一种仪式感
就像过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一样
不做就少了点什么。
如何设计一个适合自己且能实现的flag?
牛年的第一篇推文来自于《培训》杂志融媒体特约作者胡松波,
他将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立flag之道。
我们立flag的时候,恨不得锣鼓喧天让全世界都知道,就像戏台上老将军后背的彩旗一样飘飘。
但,没过多久,就偃旗息鼓了。
立的flag越多,啪啪打脸的力度越大。
flag仿佛成了某些人的心病。
那如何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flag,如何去实现自己的flag?
我的答案是三步:树立目标→设计路径→反馈优化。
树立目标:逻辑递进的三要素
首先要解决目标从哪儿来?
合理制定目标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工作。
那我好像没有目标怎么办?或想要立的flag太多,怎么办?
立一个有效的flag=头脑风暴法+二维矩阵法+有效澄清术
这是三个步骤,是递进的。谨遵“医嘱”,一步一步来效果才好。
头脑风暴法(发散思维):把你的愿望列出来
用便利贴写下自己想实现的愿望,想起来一个就写下来,贴在一个大白板或空墙壁上,随意贴,不要求贴得整齐。最少写20个便利贴吧。
记住,此阶段先不要考虑是否能实现,想到就写,越多越好。
千万不要只是想想,一定要动手去写;也最好不要在电脑上敲字,用粗的马克笔写下来。
最好写关键词,而不要写很长的一段话。
可能有的人说,哎呀,就是想不起来写啥,怎么办?
可以往下看,关于两个启发性问题。
二维矩阵法(排序):给你的梦想排个顺序
发散环节是随便贴,而排序阶段要整理。
怎么整理?如下图,分类分级。
纵轴是优先级,从低到高0~10排序;
横轴是类别,可以按照健康、成长、家庭、人脉、休闲、资产六个维度来分类。
当然这个只是我的分类维度,代表这我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有是否适合你。也可以去小程序上搜“滴答九宫格”来用,这个原理就是平衡轮。
然后把便利贴一张一张贴在这个二维矩阵的大白板上。
有人问,能不能先画好二位矩阵的表,然后再贴便利贴。
最好不要!因为先有发散再有收敛,不要省略步骤。
这对于没有目标,目标不清晰,目标很多有作用。
因为思维是看不见的,就是要通过便利贴去显性化,通过二维矩阵去梳理。
有效澄清术:删
接下来你会发现想实现的目标还是很多,怎么办?
一个字,删!
人生就是缺憾的艺术,不可能什么都想要。
因为,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说着容易做着难,好不容易写这么多了,又让删,实在不忍心,怎么办?
用两个启发性问题来澄清。
可以问自己两个启发思路的问题:
去年一年,你最满意的是什么?最想改善的是什么?
如果还是没有,加码,迄今为止,你最大的遗憾、最自豪的成就的是什么?
如果自己想不清楚,可以再去找家人,亲近的朋友来让他们说说。
这相当于自己照镜子,自我教练。
如果还是没有结果,要么我要怀疑你是否存在,是否真正审视过自己的生活。
目标确定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实现目标?
设计路径。
我想过很多方法怎么解释这个设计路径。最后打车时,灵光一现,对,想到了,就是这么简单有力。
答案就是高德地图法。
你用高德地图打车,首先要选你在哪儿,接着选你去哪儿,最后是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比如单车、开车、打车,那打车还有分出租车、商务车、豪华车等等。
你看,路径设计的三要素,不就是起点、终点(目标)和工具吗?
第一步我们理清了目标,那接下来就是定起点和终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也应该是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
2021年,我要让体重保持在70公斤之内。
那现在的75公斤,这就是起点。
那怎么保持呢?要减下来5公斤。
这个5公斤就是目标值,也就是指标。
接下来是路径,也就是如何达成指标?
刻意节食?吃减肥药?催吐?
不,这些都不行,这些虽然有可能有助于减下来体重,但伤害的是健康和生活的乐趣。不能干。连饭都不能好好吃,人生还有什么乐趣?这个减重还有什么意义?
还有,这个体重减轻的目标是浅目标,更深层的目标是健康。(记得之前坐标轴中我的第一个分类是健康)
什么是好的目标?符合人性的,符合天性的就是好目标。如果目标定下来你就觉得别扭,那就最好放弃。
接着,找到达成目标的工具
还以减肥为例。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影响体重的因素是什么?
首先是饮食。
人到中年,就像河流到了中游,泥沙沉积。如果还像年轻时候摄入量那么大,当然就增加体重了。所以要管住嘴。
其次是锻炼。
锻炼的方法,有的人喜欢跑步,有的人喜欢游泳,有人喜欢球类。只要是健康的都可以。
最后是好心情和睡眠质量。
尤其是要有足够睡眠。睡眠不足影响健康,也会影响心情。
没有最好的路径,只有适合自己的路径。
回到高德地图,比如你想从北京到上海。可以飞机、高铁、汽车、开车,甚至骑自行车。取决于你想干什么,取决于你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等要素。保持体重也是一样的。
好了,那看一下我的小目标,这就是我保持体重的抓手,健康的抓手。
饮食:要荤少素多,清淡为主
睡眠:每天晚上不晚于11点睡觉每天快走一万步
目标不需要太多,3到5条就够,且要能量化。
这个就成了我健康管理这个维度的清单,写出来贴在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
再举个例子。
我想把自己的经验梳理出来给自己一个交代,也可以给培训新人一个参考,少走弯路,同时也想把十几年的工作梳理成册。
那怎么办?光想是没用的。
关键是找到路径。
我定了个小目标,先写100篇文章。100篇,大约20来万字,差不多就一本书了。
100篇,想想就挺多。再分解,每周两篇。再留出弹性时间,1年半足矣。
这样,最终的目标就变成可执行的,每周两篇文章,每篇2000字以上。
所幸,半年时间过去,已经有50篇。
所以,设计路径最重要知道自己想去哪儿,目前哪儿,怎么去,这就是高德地图法。
除了高德地图法,还有一种叫平衡轮法,平衡轮,转一转。
悟性强的同学已经发现了,上文中那个二维矩阵,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平衡轮。
因为人生的目标要比打车复杂,那就可以用到平衡轮,这是行动学习中的方法。
按照田俊国老师的说法,就是把你的几个目标,放在平衡轮里面转一转。
用度量式问题,给现状打分,比如1~10分,你能打几分?
好,3分。
那你认为比较满意的状态是几分?
7分。
那差距是4分,那假如缩小差距,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列出1~3条关键行动来。
近期有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师苍鹭老师,一开始就是用这种方法,判断出蛤蟆先生的情况挺严重,接下来进行了积极干预。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失望,老生常谈。
我想说的是:是啊,老生常谈。
但如果能做到的话,还用经常说吗?
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
有志者总能找到最小可行性的目标,找到行动的切入点。
有几条建议送给大家。
技控大于人控
通俗讲,比如疫情期间,之前去公司食堂打饭,总是吃多,后来买了个小饭盒,就吃这么多,看见再想吃的美食也不行,因为饭盒装不下。得咧,还是不吃了。
这就是不靠意志力,不靠人控,靠技控。
将任务变得游戏化,奖励大于惩罚
之前我也快走,就是大概在公园绕几圈这种。后来专门买了一个运动手表,自动计步,到了一万步,就自动发个小红旗。运动步数可以参与排名,还有抽奖。
有精确计算,完成任务有明显提醒,有社群排名,还有随机抽奖。这就是游戏化的思路了。
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大于惩罚,要对正向行为进行激励,这样才能激励自己朝着想要的行为前进。
如果本周完成了任务,奖励自己一个小确幸的蛋糕了,奖励自己看一场电影了,奖励自己跟朋友去新菜馆尝尝……总之,自己变着法奖励自己。但,就算任务没有完成,也不要说惩罚自己不吃饭了等,越惩罚越不想行动。
听说腾讯公司就很会通过发奖状奖牌来激励员工,变着法子发奖,已经成为他们的文化。其实背后就是鼓励好的行为,就是赞扬、认同的文化,值得我们学习。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其实就想要个齐天大圣的封号,结果天庭不给,派天兵天将打得天翻地覆,也没有搞定。后来还是太白金星搞定了,不就是一个封号吗?给就行了。
在企业没有足够多的管理岗位,那就拓展职业通道,给相当于某某级别的岗位,有时候即便是虚的,也能激励人。
我所在的部门在3年前获得了公司创新奖,那个奖牌我就一直放在桌子上,时刻提醒我昔日的荣耀,今后更努力。你看,发奖金也就激动一会,20块钱的奖牌却念念不忘。
所以,要学会给自己发奖,给员工发奖,发奖是一种赞扬,是一种文化,魅力无穷。
不断优化,提出更高目标
不断复盘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提出更高的目标。
去年每日一万步,那今年第一季度设定一个挑战值,每天1.3万步,达到了奖励一下,没达到也没关系。
把刻意改善变成日常行为,形成良好习惯
有个简单的行为改变工具叫SSK法,是停止、开始和保持的意思。
以月、季度半年或年度为时间轴,盘点一下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还有支撑目标达成的路径有哪些优化改进空间,梳理出SSK的清单。
比如,保持每天1万步,比如停止抽烟饮酒等,比如开始一个新的爱好等。
照着清单做,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生富贵,但最终出家,因为他对自己人生其实没有掌控感。
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自己有掌控感。
所以人生的幸福靠什么,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而是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心理学中心理健康的第一原则就是尊重现实,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感。
写在最后
简单总结一下,科学的方法立flag,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角色,去设立自己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有了目标后如何实现?要像高德地图那样去规划。
你记不记得高德地图如果你走错了一段路,语音怎么提示的?
正在重新为你规划线路,对不对?
地图不会生气,不会骂你白痴,它会立即为你重新规划一条路线。
目标就像前方的山,但路径却永远不是走直线的,总要走过千沟万壑。
要跟着目标走,但别忘了阶段性庆祝一下;沿途的风景,也要欣赏一下。
之前我在公司的会上问了中层干部一个问题:
怎样吃掉一头大象?
众说纷纭。
后来我说,答案很简单,就是一口一口吃。
日拱一卒,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与君共勉!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培训》杂志
全年征订中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