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八卦 文章内容

不要忘了,贾玲和她背后的男人

发布时间:2021-02-16 07:58:11来源:八楼象女士

我在北京,今天起风了

我是象女士,这是我们在一起的第334天

我没看《你好,李焕英》,不是不想,是不敢。

几年前看过小品《你好,李焕英》,看完后整个人的状态堪称“惨烈”,对,哭得惨烈。

从那以后,我看贾玲都带着一丝怜爱,再也无法代入喜剧滤镜。以及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看这个小品,更不敢看同名电影。

小品也好,电影也罢,肯定有缺点不足,但正如很多人说的那样:所有缺点,贾玲都用一颗真心去做了弥补。

这几天有很多博主写了贾玲和妈妈的往事,或是贾玲和张小斐的友情故事。以至于这段时间我经常能收到私信,大家问,象女士你不准备写写贾玲吗?

要写的。只是我更想写贾玲和她背后的男人的故事。

2005年,央视春晚有一个让人哭哭笑笑的小品,《笑谈人生》。小品主角是冯巩、朱军和蔡明。

这个小品其实蛮值得一聊的。那时候朱军主持着一档名人访谈节目叫《艺术人生》,估计大部分90后都有印象。

当时这节目想邀请冯巩当嘉宾,对其进行深度访谈,但冯巩老爷子就很老艺术家风范了,觉得何德何能让一个节目围着自己转啊,冯巩谦逊,认为上这节目不合适、不够格,于是这件事就这么拖着。

后来小品编剧崔砚君得知了这个故事,顺势将其改变成了小品,让冯巩朱军以专访形式演一个小品,这样朱军也算是采访了冯巩,冯巩四舍五入等同于上了《艺术人生》。

这小品蛮好笑的,特别是蔡明最后登场客串了冯巩的母亲,冯巩一下子就哭了,把蔡明吓了一跳,在台上大喊:哥!你别哭啊!哥我错了,都是节目组安排的,你可别生我气啊!

随后冯巩抹了抹眼泪说:我妈要是真这么年轻该有多啊!

最后大家笑成一片。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搜搜看,为了保证大家阅读文章的完整性,我今天就不放视频了,希望大家理解。)

那一年,冯巩这个小品拿下了“我最喜爱的央视春晚节目”一等奖,口碑很好。CCTV3总喜欢重播,关键是电视台重播一遍,老百姓就重看一遍,看不腻。

还是在那一年,冯巩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并非是自带幽默的东北人,而是湖北襄阳人,以及这个徒弟并非七尺男儿,而是个有着两个酒窝的女娃娃。

冯巩说要把这个女娃娃培养成全国人民都熟知并喜欢的喜剧演员,但是很长一段时间,身边人都觉得冯巩的女徒弟成不了事,更别说什么全国人民都喜欢的笑星了。

对于外界的这些说法,冯巩没怎么理会过,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培养这个女娃娃。

终于,十六年后,女娃娃从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国人都知“贾玲”这个名字,大家被她导演的作品哭得稀里哗啦,在我写稿时,贾玲导演的处女座电影《你好,李焕英》已经破了17亿票房。

一切都印证了冯巩当年的那句话:贾玲,真的成了全国人民都熟知并喜爱的女喜剧演员。

现在点开这首歌,比较合适。

我一直相信老天是公平的。

贾玲的母亲虽然早逝,但给了她一个好姐姐贾丹,给了她一个好姐妹张小斐,给了她一个好兄弟沈腾……最重要的,给了她一个好师父,冯巩。

可以这么说,贾玲的喜剧理念很多都是冯巩教的。

冯巩很早就对贾玲说过,你要懂得分辨观众的掌声,你上台时的掌声,是观众对你前些年作品的肯定和对演员的鼓励尊重,你下台时的掌声才是观众对你这个作品的肯定。

贾玲这么多年一直有种很实在的气质,和她师父冯巩的气质很像,大概就是在这种“观众大过天”的价值观中成长起来的,也许他们会时刻告诉自己,收获了观众的掌声不见得演得好。

贾玲没红的时候,就认认真真地当徒弟学相声。大家别看冯巩总是笑眯眯地说着“我想死你们了”,在当师父传道受业解惑的时候,极其严厉。

知道贾玲刚入行的时候最怕什么吗,最怕和冯巩吃饭,因为吃不踏实。很多时候大家正吃着饭,冯巩会突然来一句,“来,我们对遍词儿。”

有一次,师徒俩和往常一样,一边吃饭一边对词,但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贾玲有一句词就是说不顺溜,冯巩教一遍,贾玲学一遍,那天冯巩硬生生教了贾玲六十多遍,只是那一句词。

贾玲着急啊,怎么这句词就是说不好了呢。可是咱们也都知道,有时候做一件事,越急越做不好,贾玲当时就陷到了这种怪圈里。

身为师父,冯巩也急啊,怎么一句词教了六十多遍还说不顺溜?

当时贾玲已经不敢抬头,怯怯地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进了洗手间嚎啕大哭,有委屈有不甘,还有点生自己的气。

也许是贾玲哭得太大声,冯巩听到了,等到贾玲回到饭桌上,冯巩主动挑起话题:哎呀我刚刚也有点着急了,其实你演得还可以,是吧,那个,那就吃饭吧,来来来吃饭。

一旁的贾玲大气也不敢出,一边抽泣一边吃饭。

这件事被贾玲记了好多年,因为自打那回之后,好像说什么词都顺溜了,跟天生就会似的。同时贾玲又说,要是没有我师父这六十多遍一遍一遍教我,我今日成不了事的。

这种手把手教的日常,太多太多了,夹杂其中的,还有冯巩的慈父一面。

贾玲的姐姐贾丹,一开始不大同意贾玲去北京闯荡,想让贾玲在老家找个工作,安安稳稳的。

贾玲当时年纪小,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把这件事给冯巩说了。冯巩问贾玲,你怎么想的,贾玲说,我不甘心回去,想闯一闯。冯巩当即就回了五个字:好,我知道了。

后来贾丹再打电话,是冯巩接的,冯巩对贾丹说,你放心,贾玲在我这儿一定能成事,她没钱我管她,饭我还是管的起的。

从这以后,贾丹再也没有提过让贾玲回老家的事,因为安心了,知道妹妹遇到了贵人。

真的,冯巩于贾玲来说,就是贵人。

有一回贾玲和冯巩去演出,结果粗心拿错了演出服,冯巩就叫车带着贾玲回去拿服装。

当时贾玲住在一个小胡同里,胡同很窄很窄,车开不进去,贾玲二话不说打开车门,一边跑一边对车上的冯巩喊:师父你坐在车上等我啊,五分钟,哦不三分钟,我马上拿好衣服。

几分钟后,贾玲气喘吁吁地上了车,其实当时她心里有些害怕,害怕冯巩说她粗心,结果冯巩却说了一句:你住在这里啊?

贾玲没想到冯巩会问这一句,愣头愣脑地说了一句:啊……对啊……

冯巩又问,你这房租多少钱一个月?

贾玲回,320块钱。

冯巩当时只说了一句话:我带着你把这一年的房租都挣了。

贾玲有次把这件往事在一档节目中讲了出来,主持人好奇问了一句:那……钱挣到了吗?

贾玲当时眼睛湿湿的,说:我师父带着我挣了十年的房租。

几年后,湖南卫视出了一档节目叫《百变大咖秀》,节目组邀请贾玲去当嘉宾,一开始模仿女性,后来模仿男性,周晓鸥、火风、刘欢……贾玲模仿了个遍。

冯巩不太赞同贾玲上这种节目,还曾给贾玲打过电话,但冯巩不赞同的原因不是担心贾玲太过火的模仿耽误她的本职,而是气冲冲地说:你啊你,你这么模仿,以后嫁不嫁人了?怎么谈对象啊?

贾玲提这件事的时候,表情总是很幸福,就像女儿提起父亲的表情一样,知道他是真骂,也知道他是真的关心。

到了后来,越来越多人知道冯巩是贾玲的严师慈父,很多关于贾玲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找到冯巩。

比如贾玲的春晚小品在大年二十九那天被毙,导演组不知道如何对贾玲说,只好第一时间给冯巩打电话,让冯巩把这个消息转达给贾玲。

其实贾玲当时已经知道自己的节目被毙,也知道冯巩作为师父会安慰她两句,但没想到的是,当天冯巩和爱人拎着东西去看了贾玲。

贾玲说,那天我师父和我师娘都来了,两个人拎着红酒和大闸蟹,师父知道我爱吃大闸蟹,而且那个大闸蟹的黄特别多,我都不知道师父从哪里弄来的。

冯巩那天也不敢多说,只是举着酒杯对贾玲说:人生,有时候的胜利是撤退,节目被毙掉也许是件好事,你有时间可以准备更精品的节目出来,是不是?

说了这句话,冯巩和爱人就走了,后来冯巩说,是因为看不得贾玲失落的样子,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对。

结果第二天,贾玲又被通知节目可以照常在春晚播出,被毙掉的节目又上了,贾玲第一时间给冯巩打了电话:师父,我又能上春晚了!

冯巩在电话那头说:现在你的胜利就是前进!好好表现!

就这样,贾玲登上了春晚,她接过了冯巩的接力棒,今年是她第七次登上春晚。

不同的是,今年春节零点钟声敲响之后,贾玲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正式上映,她要奔赴另一个开始。

会紧张吗?

可能会吧。

会紧张吗?

可能也不太会。

因为冯巩客串了这部电影,想想也是,徒弟的第一部电影,师父怎能不去加油打气。

电影上映第一天,贾玲发微博说:谢谢师父支持我的电影,有您在我安心很多。

这一句看起来十分客套的话,从贾玲嘴里说出来却一点不客套,倒是十分温情。是师徒情,也是别样的父女情。

人长大了,才知道人生路上遇到一个好师父有多重要。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遇到了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这种情谊是要靠双方共同完成的。师父不吝啬,传道受业解惑;徒弟不忘恩负义,知恩图报。

两者其实都很难当,很难做。

师父要做到200%,才能担得起“师父”二字,既是老师,又是父亲;

徒弟也要做到200%,才能完成师徒二字,其中最难的一环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哪怕在逆境、在低谷,都要记得师父的好。

贾玲没红的时候、红起来的时候、如今成为票房黑马导演的时候……不变的是一句“我师父”。冯巩这几年哪怕不怎么登台,也还是要去电影给徒弟助阵。

两者一来一回,才有了这段师徒情。

在这个时代,任何情谊都太宝贵太难得了,所以贾玲和冯巩的这段师徒情才更显珍贵。

我们一定要记得,做人不要忘恩,这是最基本的。要做人,一个知恩图报,把情谊记在心中的好人。

公众号:八楼象女士

微博:@一只象阿姨

·END·

都看到这里了,不如点一个“在看”!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