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年后返工,就靠它们满血复活了

发布时间:2021-02-19 20:58:21来源:南都周刊

如何让自己散漫的心奋发起来?如何让自己敢于直面凶猛的甲方?如何让自己依然有勇气投入到忙碌的生活里再战五百年?这个书单来拯救你了!

文|静思编辑|林意欣

胖三斤的春节假期就这么结束了,比长在身上的肉更沉重的是一颗面对上班的心。虽说我们吐槽年味变淡了、春晚不好看了、被催婚催孕烦透了,但这一切都碰到上班时,全都不是问题。

如何让自己散漫的心奋发起来?如何让自己敢于直面凶猛的甲方?如何让自己依然有勇气投入到忙碌的生活里再战五百年?这个书单来拯救你了!

《情绪急救》

作者:【美】盖伊•温奇博士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年:2015-8

面对即将来临的上班、以及上班第一天,我们的情绪很难积极昂扬(有孩子的除外)。可能拒绝你的甲方、铺天盖地而来的任务、不好相处的同事……让焦虑、疲惫、逃避等各种负面情绪扑面而来。快速拯救我们情绪的急救箱,不能少了《情绪急救》这本书。

作者盖伊•温奇博士(GuyWinch,Ph.D),获得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是研究减轻心理压力方面的专家。全书从拒绝、孤独、丧失与精神创伤、内疚、重新揭开伤疤、失败、以及自卑,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不同负面情绪的成因、以及心理创伤处理方式。

我们都会担心工作上遭受失败这件事,它让我们自尊受挫、感到被动与无奈、引发更多的焦虑和恐惧。针对这种情绪,作者提出的治疗方法有四种:

疗法A:获得支持(在痛苦的失败之后,除了获得情感支持,我们还要客观评估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疗法B:专注于你能够控制的因素

疗法C:承担责任,承认恐惧

疗法D:从压力中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身体遭受创伤时,我们会包扎伤口有各种方法应对,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应对情绪伤害的急救箱要么空空如也、要么就是用吃饭睡觉购物这些“粗暴”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对待。翻开这本书,仅仅几个简单的行动便能帮助我们抚慰情绪痛苦,从麻烦中振作精神,以及用勇气和信心战胜挫折。

《如何戒掉坏习惯》

作者:[日]古川武士

出版社: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8-3

救治好自己的情绪是积极面对工作的第一步,想让工作和生活更投入、有效,就得把一些不好的习惯改掉。才能让结果有效、自己满意、热爱工作和生活,从而形成一种正循环。

习惯培养顾问古川武士的这本书《如何戒掉坏习惯》正是帮我们戒掉坏习惯的一本指导书。他列举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坏习惯,比如拖延症、暴饮暴食、熬夜、烦躁不安、乱花钱等,为这些“流行病”开出药方。

这本书最特别的是找出恶习背后的心理根源:为什么坏习惯很难改掉,基于三个原因:习惯引力的法则、意识与无意识的平衡、欲望和理性的斗争。所以,一味设定目标式地戒除是很容易反弹的。

为了戒掉坏习惯,作者提出了三个原则:

1.一次只戒一个坏习惯

2.抓住中心点和瓶颈

3.重视过程而不是目标

古川武士认为:“目标的达成是对结果的关注,而习惯的培养则是关注行动和过程。戒掉坏习惯的过程也不意味着禁欲,不是毫无与自己妥协的余地。你要做的只是重新认识坏习惯。”

试试吧,没准儿这次能行。

《每周工作4小时》

作者:蒂莫西·费里斯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2012-7

书名为了营销有点夸张,但一些内容还是值得借鉴学习,可以成为我们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

每周只工作四小时的人肯定不是中规中矩的上班族。能写出这样的书的人亦如此。作者蒂莫西·费里斯(TimFerriss)身份多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食业管理客座讲师、著名演讲人、投资家、作家、中国散打全美冠军、探戈舞吉尼斯世界记录、能说六门外语的旅行家。

大家一天都只有24小时,为什么他能做丰富多样的工作、过五彩缤纷的生活?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些方法,比如我们熟悉的80/20法则——只做重要的事情以减少工作时间;比如帕金森法则——减少工作时间来做最重要的事情。

方法是一方面,其实高效工作的核心是作者总结的这段话:大多数事情看上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显得忙碌只是懒惰的一种形式:懒于思考和未经选择地去行动。生活中你所控制的“W”的数目决定着你手头金钱实际的价值的增长:做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在哪里(Where),和谁(Who)一起做。

《人生十二法则》

作者:[加拿大]乔丹•彼得森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9-11

一本被书名耽误的灵魂之书。

这本书在美国亚马逊网“非虚构”榜单上高居前五名,比火遍全球的《人类简史》还要靠前两位,而且长盛不衰,盘踞榜单一年多之久。作为2018-2019年全球现象级畅销书、销量超300万册,有网友这么评价此书:“如果2019年只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

为什么它能火成这样?

首先,本书的作者就不简单。乔丹•彼得森(JordanB.Peterson),在多伦多大学被学生称为“改变人生”的三位教授之一。乔丹•彼得森作为心理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和前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在异常心理、社会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学、人格研究领域取得过很辉煌的成就。

其次,这本书所著内容非常接地气,都是回答当代社会人最烦恼的问题。比如:我总是失败怎么办?我总是委屈自己满足别人怎么办?我比别人差怎么办?上班让我不快乐怎么办?我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怎么办?……乔丹•彼得森写的十二条法则就是回答这些“热点问题”。

这本书的亮点不在于作者提出的法则有多新颖,而是针对每一条法则的解释都非常深刻,让人信服。

比如,对生活和工作上的一切都很佛、甚至颓——不想加班、也没有职业规划、对升职涨薪也提不起多大兴趣。这个问题怎么破解?作者提出了法则四——战胜内心的批评家: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开宗明义表示:“说服自己对什么都不在乎并不是在对存在进行深刻评判,而是在用理性思维玩一些低劣伎俩。”很多佛和颓的人注定只能待在“底层”,你可以这样选择,但要承认一个现实:“底层永远不是个好地方,这里的人不快乐、疾病缠身、无人关注和关爱,最终只能在平庸荒废中过完一生。”

作者不是怂恿我们去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只想告诉我们“如果内心的批评家让你质疑自己的奋斗和人生的价值,也许你就不应该听从他。”你要“集中注意力去改善现状”。问自己三个问题:什么在困扰我?我有能力改变它吗?我真的愿意改变它吗?

如果其中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换个问题,缩小范围,直到你找到困扰你,但你又有能力和意愿改变的事情。最终解决问题。

正如作者所说:“你追求什么,决定了你看见什么。”这本书值得放在床头时常翻翻校准人生的方向。

《生而不凡》

作者:[马来西亚]维申·拉克雅礼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8-8

在职场越久,越容易产生一种想法:自己只是一颗螺丝钉。平凡无奇的我们在格子间创造着让自己困惑的价值,这份工作有意义么?自己的价值又在哪里?

当今个人成长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维申·拉克雅礼(VishenLakhiani)不这么看,他认为人人都是“生而不凡”的。

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逆袭的典范:曾就职微软,被辞退2次、创业失败2次,身无分文、穷困潦倒无数次,经历了思维的升级和觉醒,重塑了对现实世界的认知,32岁发生重大转变:将爱好(个人成长)发展成了一家拥有超过40个国家员工、150万用户的互联网教育公司。现在的他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育有两个美丽的孩子,热衷慈善,捐款达数百万美元。和曾经潦倒时的自己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

这一切的发生被他总结成10个颠覆性的思维写在书中。有些思维我们不陌生,不过书中阐述的一些思想很启发人。

比如,我们常常认为自己不付诸行动也许是因为自己懒、也许是因为自己不真正热爱某件事。但作者觉得如果你一整天坐在沙发上,什么事情也不做,这恰恰说明了你认为自己是不足够的。你很可怕,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你害怕那些东西会成为你实际上是不足够的证明。所以你待在原地,不敢出发。

而关于快乐,很多人可能和我有一样的想法:觉得自己没资格快乐。具体表现为只要一停下来找到快乐就觉得自己是堕落的;或者一定要实现了某个目标才配获得快乐。作者认为要停止“只有实现某目标后,我才快乐”的做法,将当下的积极情绪注入目标实现过程的每个瞬间,其实就是快乐。只有转变这一思想,我们才能掌握快乐的主动权。

维申说:“成长不是你又长大了几岁,也不是你新认识了多少朋友,涨了多少工资,甚至也不是你新获取了多少资源。成长是升级你的操作系统,升级你的认知与行为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希望这几本书能成为你新的一年里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来源|南都周刊

END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