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0 12:57:41来源:幕味儿
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2》迎来第一期公演,是时候聊聊这个高举高打,却面临滑铁卢的“热搜”节目了。
如果非要用言语来评价姐姐们的表演舞台,只能委婉的表示“他们努力了”。
这是相对的。
相对的,是和姐姐们的初评舞台相比。大型KTV塌陷现场的悲剧中,难得还有几个专业歌手和有舞蹈功底的演员保持了自己的水平,诸多人的表演,都有点让人怒其不争。
可以说,最后的分数代表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其实也对标了他们敷衍的态度。
这也是最让人觉得遗憾的。
▍我们期待的,是姐姐们放开手脚再现英姿,可惜没有
浪姐的定位,首先是真人秀综艺,然后是比赛,目标则是筛选女团。
既然是女团,那么标准就在那里,那就是靠实力看业务水平的比拼和选拔。
在浪姐1,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跨界演员的精彩表演,更看到了大家多方面的专业素养。但来到浪姐2,似乎就是一帮还不成器的练习生在花拳绣腿。
本身,相比浪姐1,浪姐2就初评舞台的设置已经变成了唱歌跳舞分开,而这些也是姐姐们提前知道的。可舞台上灯光下生疏的动作,不稳的气息,还有几位经历过多次大场合不应该掉链子出BUG的姐姐在现场的懵逼与无措,似乎都在表示着他们压根没有好好排练准备。
可是,诸多姐姐们懂得使用回忆杀,在观众的泪点和感情点上反复横跳,已经表达出了他们的有备而来。诸多人觉得不太理解的,便也是这个道理:既然都准备了,为何不好好准备呢?为何还会演成这样呢?
浪姐2本身就有1的前情铺垫在先,姐姐们已经对游戏规则有了熟悉度。更不要说,这次的三十个姐姐们又有相比1的姐姐们来说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富。
从言行举止来看,浪姐2的姐姐们总体来说其实比1的姐姐们更悠闲、更幸福、更富态。
他们脸上洋溢的那种安逸感,口中三句不离“儿女”、“丈夫”、“家庭”的优越感,和三十岁之后拥有幸福的满足,让人只觉得这是大型年龄凡尔赛秀场。
好一点说,这种大女子拥有天下安居南淮的气魄与定力,让30个姐姐沐浴在年龄所给予的黄金岁月流光下,导致普通观众吃瓜之余,就没有其他可以吃了。
稍微不客气点说,一不小心就秀自家的娃,立住好妈妈人设;热情上前握手问好,造好开朗可爱性格,其实只坳了一副假兮兮的皮囊。
我们也知道,这是综艺,一定有夸大的成分,和刻意制造冲突矛盾的水分。
可在已经被剪辑剪出综艺感的成片来看,浪姐2的氛围,也比1的氛围和谐了许多。浪姐1的氛围,更多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秀出多样化的自己,挑战不可能和极限。可2的氛围,却更像是交际。同圈子的跨层交际,跨圈子的同层交际,说白了就是高精尖联谊会。
综艺是有剧情的不假,可是观众不是来花时间看阔太班兴趣小组和谐相处的。
已经稳居金字塔顶尖或者至少曾经站过金字塔的姐姐们相聚一团,过家家、茶话会,聊着一些够不着地面的话题。
谁关心呢?如何投射呢?就算看综艺的大家都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可是看着平淡如水的场面话,也只会越来越困。
更有甚,有的姐姐们抱着一付来学习的心,希望可以用这档业内堪称最强培训师资的综艺,速成提升然后get跨界技能……
学习的初心没错——我知道我差劲,所以我来认真学习。
这条故事线做好了做成中年女子奋发图强成长学艺史,也蛮励志的。
可观众是来看姐姐们PK的。
第一季中,姐姐们在业务上对输赢的计较,对自己和团队面子的复旦,展现了人的真实,和人的背负。
你能看到他们上进的心,更能被这种上进的心思和态度打动。
但在浪姐2里,不知道是不是大家的表情管理和人设保持都演得太好了,大多数都是无欲无求,不在意不争抢,清一色毫无斗志的淡泊名利。
是不是,三十岁以后的人要既有趣,又好看,还得有特别的灵魂,是很难很难的呢?
我不知道这个答案。
我只知道,对于一档节目来说,没有攻击性,没有冲突,从结果上来说,就不好看。
▍我们想看到的,是乘风破浪中的友情、人性和弧光,可惜没有
相比扶不上墙的表演,浪姐2中舞台之外的部分才更是尴尬和无聊——因为,多数人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露出来一样。
最初,浪姐为什么火?是因为从未有一档节目能请得动这么多大咖,而网友们也多数是抱着互撕的心态去看的。
但随着节目的更新,我们却通过人和人的关系看到姐姐们相处过程中的友谊。
这种新的认知,打破了期待,却也重塑了期待,能够一举将浪姐1推上无数次热搜。
但浪姐2在浪姐1之后,这个玩法观众已然熟知,心理预期必然会打折扣。
除此之外,截至目前,姐姐们尚还没有建构起来的人物关系也是一个小问题。
目前的小队关系都是皮在肉不在,身有形没有,总之是一种莫名其妙无法感知确切的塑料感友情。
究其原因,或许和灵魂人物有关。
浪姐1似乎从第一期开始,我们就已经喜欢上了霸气侧漏宁静女王,铁憨憨小可爱张雨绮,狼性努力拼劲十足的蓝盈莹,古灵精怪浴室歌姬黄龄仙女,港风飒爽A遍全场的郑希怡,还有虽然作精姿态但是一个好母亲的认真人伊能静……
这些代表性角色不止是特点鲜明,更因为这种反差感和新鲜度,拥有了十分适合综艺的属性。
细数下来,基本上在第一次公演,我们就能看到个性十足各有千秋的姐姐们。每个人记忆点十足,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但来到浪姐2,姐姐们没有才华我们可以等,姿色不够魅力那怪化妆师和摄影师,可他们没有特点,导致很多网友都弹幕评论,“到现在还记不得他们的名字”。
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客客气气、礼貌谦让,可当所有人都把自己装饰的圆滑平整,没有棱角没有刺甚至没有坑洼的时候,他的特点也同时不复存在。
这就好比,一个圆,是永远不能自己停下来,让大家好好看清它的形状的。而在这样一个注意力被高度分散的时代,想要展示自己就更不能让自己变成这样的圆。
圆过了,就容易刹不住车,黑成历史;想要变圆却不会,便只会让人成为小透明,被他人的影子盖住。
很多人是,红是一门玄学。就好比你不知道为什么万茜会人缘那么好一样,我们无法去寻找到如何让浪姐2的姐姐们红的规律和方法。
只是,从浪姐1里,我们看到了坦诚,和表态。
我们看到了真诚的孟佳,看到了可以无拘无束的金晨,看到了放开玩的吴昕。
但在浪姐2里,至少截止现在,他们都只是一块广告牌。
摘下真人秀的壳子,这就是一个正经严肃不能说错话的官方采访。
没有惊喜,没有启发,我们为什么要看呢。
▍我们希望从乘风破浪里看到什么?为什么时代需要乘风破浪?
从2020崛地而起的“她综艺”、“她电影”、“她录像”,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反射的女性力量,反映的女性困境,映射的女性梦想,都在逐渐展开。
西方的平权运动,东方的女性地位提升转变,都似乎也在随着时代而推进。
女性因自信而美,因向上而美,更因拼搏的姿态追求梦想,实现紫荆价值而美。
《乘风破浪的姐姐》用记录追梦过程中女性的成长与蜕变,展现了成熟女性的坚韧与初心,也同时诠释了“万物有奕”的起点。
三十而奕,落子无悔,这是乘风破浪的意义,也是无畏年龄的勇气,更是生而为人的价值。
因为走过一部分人生,姐姐们已然积累了舞台表演和人生经验,所以他们已经不再是《青你》和《创造营》那种选秀节目的选手那样,为了“出名要趁早”而挥洒汗水,不断刻苦训练以求出道。
相反,他们因为享受过而懂得珍惜,因为经历过而明白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作为观众,我们已经看过曾经巅峰时期辉煌的他们,或者也曾经见过挫败之时坎坎坷坷的他们,而当他们踏上这次乘风破浪的征途,我们期待的便是他们充实自己,实现突破,挑战百变风格的过程。
我们希望成为他们事业与人生某一个小阶段的见证者,我们更希望他们逐渐成为我们的光,引领着我们走向前方。
在社科学里,30位姐姐可能是时代的影像样本,而《乘风破浪》则是一场大型的成长型实验。实验探究的是,到底人是如何传递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时代正能量价值观的。
实验以年龄为定量,姐姐们的年龄不同,观众群体们的年龄区间也有差异,这能够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正负相关结果便是一个极为有趣的课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民族志”、“行动者-网络分析”、“影像发声学”、“生命历程的叙事访谈法”甚至“过程-事件分析”来定性研究陌生的“乘风破浪”环境对于姐姐们的引导,看乘风者拼搏,破浪者逆袭,从而推导去“乘风破浪所传递的意义”。
所以,何为乘风破浪?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惧未知,迎向挑战,才是快意过一生的意义。
而只有乘风破浪,我们才能在大海波涛中传播女性精神独立价值观,展现多元独立女性形象,引发独立自信的女性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