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1 17:57:36来源:MedSci梅斯
导语:不论他们生活在哪里,不论他们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得到治疗。
Healthcentral
全球每6例死亡中就有一个以上是癌症导致的
在今年2月3日世界癌症日上,WHO表示:全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1人会在其一生中患上癌症。未来几年,癌症确诊人数将进一步增加,2040年将比2020年增加近50%,死于癌症的人数也有所增加,从2000年的62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000万人。因此,对癌症防治和控制显得尤为必要。在我国,由于癌症早期诊断技术水平低、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参差不齐、诊疗均质化程度低等问题,中国的癌症防控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近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多中心、国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指出手术在预防癌症死亡中起关键作用。在2015年里全球共确诊1520万癌症患者,其中,80%的患者都需要手术。然而,不到25%的人获得了有效的外科手术干预。
SullivanR,AlatiseOI,AndersonBO,etal.Globalcancersurgery:deliveringsafe,affordable,andtimelycancersurgery[J].Thelancetoncology,2015,16(11):1193-1224.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001-5
中低收入国家癌症的流行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
手术与放疗和化疗统称为癌症治疗的“三驾马车”,是癌症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适合手术的早期患者中,手术能够提供最大的“治愈机会”。但是,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早期的死亡率过高,在中低收入国家中,癌症转移问题较常见,一部分原因是无法及时获得手术治疗。因此,要想扩大中低收入国家的癌症生存率,则需要普及手术治疗。
由于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对癌症死亡和并发症的风险因素了解得不够深入,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国家高2-3倍。要想降低这种可能性,就要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此外,医护人员还要清楚的认识和处理并发症。
2020年1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关于全球癌症负担的最新估计。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占新发病例总数的11.7%),其次是肺癌(11.4%)、结直肠癌(10.0%)、前列腺癌(7.3%)和胃癌(5.6%)。
2020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图源:WHO
由于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胃癌都是重大的疾病负担,因此,需要明确的医疗干预。不同收入的国家中,这三种癌症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同,背后的差异有哪些?
为了弄清楚,研究人员分析了2018年4月1日~2019年1月31日的15958位患者数据,这些患者来自82个国家的428家医院。其中,22家在非洲,17家在亚洲,30家在欧洲,5家在北美,2家在大洋洲,6家在南美洲。9106例来自高收入国家(57.1%),2721例来自中高收入国家(17.0%),4131例来自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25.9%)。
全球癌症术后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的患者更年轻,更可能减肥。在所有收入国家中,3种癌症晚期患者接受手术的比例都很高。从数据上看,有8406例乳腺癌(52.7%)、6215例结肠直肠癌(38.9%)和1337例胃癌患者(38.9%)接受了手术。
本次研究的终点指标为30天死亡率和30天主要并发症,死亡包括在主要并发症中。并将并发症按照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为III级、IV级或v级。术后并发症会对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产生负面影响,且这种负面影响随并发症分级升高而增强。
文章中最大发现为:在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胃癌的30天死亡率较高(33/326,10.1%),在中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结肠直肠癌的30天死亡率较高(中高:47/1102,4.3%;中低:63/905,7.0%)。乳腺癌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在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人群中,死亡率过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术后护理基础设施缺乏所致。其中,卫生系统、术后检测、和危重护理设施对治愈疾病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当这些设施缺乏时,就有可能导致紧急抢救不够、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等问题。
按癌症和收入划分的发病阶段(A)、30天死亡率(B)和30天并发症(C)
SullivanR,AlatiseOI,AndersonBO,etal.Globalcancersurgery:deliveringsafe,affordable,andtimelycancersurgery[J].Thelancetoncology,2015,16(11):1193-1224.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0001-5
不同收入国家的癌并发症大致相似,如出血、感染。而中高收入和低收入(或中低收入)患者更有可能在严重的并发症后死亡。如果有完备的术后护理基础设施的话,估计中高及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国家,每100名严重并发症患者中,分别能有5-8人和7-10人免于死亡。但是,在设施不足术后30天的死亡率是术后设施充备者的4倍。
当然,这项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研究只纳入了初次接受手术的乳腺癌、结肠直癌、胃癌患者,未分析非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此外,拥有CT和重症监护设施的医院,在基础设施和流程方面可能与其他医院存在差异。最后,一些接受治疗的患者,也会存在巨大的财务问题,但在本次研究中,未得到分析。
文章认为,未来的研究应该对围手术期病人护理进行详尽描述,并同时考虑制定策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拯救患者。执政者更应该在早期筛查、诊疗与围手术期护理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上述没有做到,降低癌症死亡率的目标将一直无法实现。
200国11种癌症数据表明,不同的“武器”对癌症生存率大有影响
随着医学研究发展,患者面对癌症需要更多的治疗“武器”。那么,哪些医疗设施和治疗方法对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起着关键的作用?2020年8月21日发表《柳叶刀-肿瘤学》上,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人员牵头、覆盖200个国家和地区、11种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肛门癌、肝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和前列腺癌)模型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在全球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疗法和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应用对癌症生存率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低收入地区而言,改善护理质量将最大程度提高生存率;其次,增加手术可及性将为中低收入地区带来生存获益,最后才是放疗的应用;对于中高收入(包括中国)和高收入地区,增加靶向治疗应用对于改善生存率更为重要。
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和影像学检查的可及性,对于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5年净生存率影响
ZacharyJWard,etal.,(2020).Estimatingtheimpactoftreatmentandimagingmodalitieson5-yearnetsurvivalof11cancersin200countries:asimulation-basedanalysis.TheLancetOncology,DOI:10.1016/S1470-2045(20)30317-X
另一方面,文章认为影像学的投入对于生存率增长必不可少。对于低收入地区而言,普及超声应用将最大程度提高生存率;对于中高收入地区(包括中国),MRI、PET和CT的改善最重要;对于高收入国家,则最应注重发展PET、CT和SPECT。总体来说,对于中低收入地区,增加基本治疗手段的可及性更重要;在中高收入地区,普及前沿影像学检查的应用能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单一治疗手段或影像检查手段的可及性提高,对于提升生存率的贡献都是有限的,举例来说,在低收入地区,同时改善治疗、影像检查的可及性并提高护理质量,可以使5年净生存率提高10倍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多管齐下也能让5年净生存率翻一番。因此,互相结合发展医疗设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潜力。
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的《2020年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09年至2015年,美国所有癌症整体5年生存率为67%。相较我国的40.5%,差距仍比较明显。美国癌症生存率高,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癌症创新诊疗手段,包括创新手术、放疗(质子治疗)、诊断技术和靶向疗法、免疫疗法、癌症疫苗等。近年来,随着创新药审批加速、抗癌药零关税、医保谈判等政策的推出,我国在癌症诊疗方面的进步举世瞩目,癌症诊疗手段与美国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来源:梅斯医学综合报道
授权转载、投稿及爆料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
梅斯医学MedSci(微信号:medsci_m)
推荐阅读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梅斯医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