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军事 文章内容

边境冲突,一名团长重伤,四名官兵牺牲!​走进英雄的家,我哭了……

发布时间:2021-02-21 22:59:28来源:中华网军事

来源|北国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

我是甜瓜。

立春了,但喀喇昆仑高原-35°C,冰封雪裹。

天刚蒙蒙亮,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一辆巡逻车已在行进。

车上,坐着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的官兵,

车外,寂静的高原,

是一代代中国戍边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的地方。

2021年2月19日,值得所有人铭记。

这一天,中方首次披露了加勒万河谷冲突细节:

加勒万河谷冲突,

50多年来双方发生最大规模流血事件。

我一名团长重伤,四名官兵牺牲。

最年轻的烈士,年仅19岁。

请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这是战斗现场时视频

01

张开双臂,身后就是祖国

今天,无数中国人因这张照片落泪了。

对面,是数倍的外军咆哮袭来,

这位中国边防团团长却毅然张开双臂,

他用血肉之躯挡在前,

身后的山上写着两个大字:“中国”

面对穷凶极恶扑来的外军他大声呵斥着:

“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

同时迅速组织官兵占据有利地形。

身前是重围,但身后是祖国,

是他和战友们用誓言和生命捍卫的地方!

身先士卒,他身受重伤。

鲜血从头上喷涌而出,染红了军装。

军医韩子伟回忆:

团长被救出,左前额骨破裂,伤口十多厘米长。

可包扎伤口时,

“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

可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请记住他的名字:祁发宝,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团团长。

祁发宝,1979年3月生人,甘肃武威市天祝县人。

来到他的家乡哈溪镇河沿村,

老邻居颤巍巍掏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

“这孩子,从小吃苦耐劳,和他爹一样。”

祁发宝为学校义务站岗

因为家中实在贫穷,

1997年,高中毕业的他选择了入伍参军。

这憨厚的“甘肃娃”,在任何岗位都一丝不苟,

2000年6月,祁发宝以南疆军区军事科目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乌鲁木齐陆军学院。

毕业后,他主动请缨: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他选择了西藏阿里,

这一去,就是20年。

西藏阿里地区,

被称为“人类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却也最是寂寞艰苦的高原。

用祁发宝的话说,那里是:

“没有最苦,只有更苦的地方”。

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

低温、缺氧、强辐射、高原病随时夺人性命。

方圆几十里不见人烟的营区,

贫瘠到寸草不生的荒漠和雪山,

几乎构成了他20年生活的全部。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他想找个对象,

可女孩一听他在阿里当兵,马上没了下文。

这让祁发宝产生了自卑,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愿告诉别人自己在阿里当兵。

想过要走,但一次意外让他选择了留下。

一次在前哨,为了完成装备架设任务,

祁发宝带五名年轻战士在雪山连续奋战4小时,

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体力透支,从300多米山上滚落,直接昏迷。

祁发宝疯了,边哭边摩擦战友的身体:

“你别这样!你别吓唬我!”

半晌,战士醒过来,第一个动作就是砸自己胸膛,

“一边砸,一边喊营长,我疼!我好疼!”

可是他又说不清到底哪里疼。

祁发宝急哭了:“哪儿疼啊!咋弄啊?!”

随后支援赶来,战士捡回了一条命。

没过多久,幸存的小战士恢复了,马上就主动要求重回巡逻任务,没有丝毫怨言。

看着这些年轻的“孩子”,祁发宝心疼又感动:

“他们十七八岁离家,只身来到这苦寒之地,

却无一人叫苦叫累,我又怎能退缩呢?”

祁发宝

此后,他3次放弃到了调转的机会。

这些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

在前哨睡觉,要带着棉帽头套,穿着毛衣毛裤、棉衣棉裤,盖两床被子,身上还要压上大衣。可还是经常冷得整夜睡不着觉。

冬天阿里封山,长达20多天,没有物资补寄,

他们就靠着挖野菜、吃冻肉,挺过了20个寒冬。

战士们每天巡逻最多时要步行30公里,

不少人的脚都冻坏了。

执勤点所需物资均由直升机空运,为节约焦炭,又能让官兵每晚洗上热水脚,

祁发宝每月都要带领官兵到3公里的山沟打柴。

每次,他要求战士背柴不超过50斤,但他却背100多斤。

一位小战士哭着说:

“营长,给我吧!两条绳子勒肩上,都嵌肉里了。”

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祁发宝背柴、挖野菜曹雨摄

任务需要,祁发宝曾8个多月没给家人打过电话,

直到任务结束,终于可以向家人报平安了,

电话那头的妻子已泣不成声:

“你还活着呀?我还以为你不要我和孩子了呢!”

2009年7月,祁发宝的父亲突发重病,

而他却远在千里之外带队参加比武竞赛,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这成了他今生最大的遗憾。

有人劝他:调转吧,你干得够多了。

而他擦干眼泪,又再次站上了边防,他说:

“有人要团圆,就要有人守护团圆。我驻守边防,是为了守护更多的家庭圆满喜乐,我为国尽忠,是为了给更多老人孩子一片平安乐土。”

祁发宝和战友们徒步巡逻

2020年3月初,他接到了任职命令,

却至今还未踏进过办公室一步。

近半年,他和官兵一直守防在支普齐。

这里距北京7200公里,是全军最远边防执勤点。

海拔4300米,夏季山洪不断,冬天大雪封山8个月。

巡逻附近巴拉河最为凶险,这条河流域面积226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652米。

近年,这条河已经夺走2边防战士的生命,

却又有英雄踩着同伴的遗迹,一往无前,

守土有责,这是我们的疆土、我们的国家!

在这次被重伤前,

祁发宝已在执行任务时1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但他一次次站了起来,

“中国军人,只有战死,没有吓死!”

祁发宝

02

他牺牲4个月后,儿子诞生了。

参谋陈鸿宇永远忘不了2020年6月那天,

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

按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

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

仅带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往交涉。

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早有预谋的潜藏。

“他们的人陆续从山崖后冒出来,黑压压挤满了河滩……”

“我们人虽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

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挡在外军前,大声呵斥:

“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

战士迅速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

对方“有备而来”,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

祁发宝成了重点攻击目标,头遭重创,鲜血横流。

军营兄弟情,可两肋插刀,同生共死!

见团长受到攻击,重伤倒地。

营长陈红军当即带着官兵,冲进“石头雨”、“棍棒阵”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

战士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英勇牺牲。

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也冲入前沿战斗,英勇牺牲。

王焯冉在出支援途中,为救战友,英勇牺牲。

随后,增援队伍及时赶到,一举将来犯者击溃,

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

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牺牲的4名英烈,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

营长陈红军,1987年生,甘肃陇南两当县人。

2009年,陈红军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本已通过了公安特警招录考试,可听说要征兵就临时“变了卦”。

好男儿,铮铮铁骨,

最终,他走进了火热的军营。

牺牲时,他还有4个多月就要做爸爸了。

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取名陈潇楠,这一天,恰逢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

孩子的姥爷也是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妻子抱着襁褓中孩子痛彻心扉,

但这个坚强的女人说:

“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血脉传承啊……”

  陈红军(左二)毕业留影

陈红军的妻子是声乐硕士研究生毕业,未就业,

目前,甘陕两省已主动对接教育部门,

协调烈士遗孀至西安音乐学院教师岗位工作。

2021年春节期间,万家团圆。

陈红军妻子发了这样一条感谢短信:

“看着万家灯火,内心的思念滚滚如潮水,你在那边还好吗?家人都很想念你,没有你的新年,如何快乐?万事怎能如意?每天都像是被上满了发条,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我要坚强,要坚持,每每看着孩子可爱的脸庞,内心才能有一丝欣慰……

回望2020、太多挫折与波澜靠我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多亏一路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深切关怀,家人的精神支撑,老师以及新老朋友的真心无私的关心与帮助,才使我度过最无助的时刻,感谢你们!

在这新年到来之际,衷心祝愿关心、帮助过我的您新年快乐,阖家幸福,平安喜乐,吉祥如意!”

不要再言谢,真正该说谢谢的是我们,

为了大家,你的超人飞走了,

此后,我们都愿做你的奥特曼。

03

“我想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2月19日下午,河南新乡延津县石婆固镇东龙王庙村的一间民宅。

这里是烈士肖思源的家。

肖思远的母亲刘阿姨坐在凳子上,

回忆着往事,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6月21上午,我跟他爸去石婆固镇买东西时,接到乡里打电话,说小孩出事了,让过去一趟。我一直认为,他跟人起冲突,受伤了。”

22日一早,老两口急匆匆坐飞机,赶到了新疆。

临走前,她还特意买了肖思远爱吃的喜之郎果冻,还带了一矿泉水瓶家乡的土,养人。

下飞机后,部队派人来接,坐了几个小时汽车后,终于走到一个中转站。

“我一进门,四个孩子一排在那躺着,我脑子一下子懵了……他是军人,他有他的职责,保家卫国,那个时候,不能往后退,我都明白,但我就是特别特别想他,我只是一个母亲……”

刘姨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她掏出一张照片,帅气的思远身着军装敬礼。

“我一直以为受伤了,没想到是牺牲……从没想过这个可能,接受不了啊!”

那夜,新疆下起了雪,

老两口在中转站陪了儿子一晚,

将家乡带来的土洒在了思远身边……

肖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肖思远,

25岁,牺牲在戍边的战场上。

小儿子16岁,正在读书,少年说:

“我快18岁了,要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传下去!”

思远家的相册里,还有一张合照,

年轻的姑娘依偎在思远身旁,笑得灿烂。

两人是大学同学,刘姨说:

“一直想跟她说一声‘好姑娘,别等了,好好过以后的生活’。”

整理思远遗物时,战友们在他的钱包里也发现了这个漂亮女孩的照片。

牺牲当天,他还憧憬着未来:

“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而在他的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

“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

思远,你看见了吗?

现在,全中国都为你自豪!

王焯冉,1996年出生,河南漯河人。

在执行任务前,他写了一封家书。

“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

若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

老父亲说:

焯冉入伍是偷偷报的名,没跟家里说。

家人知道后,大家都非常尊重儿子的决定,

“觉得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理想了。”

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2020年6月,23岁的王焯冉渡河增援一线,

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

王焯冉和战友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

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

突然,他的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的巨石缝中,

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清晨,当哨声响彻营房,

班长李确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小虎牙的陈祥榕,

想起了那个新兵的第一次冲锋。

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他和陈祥榕等紧急前往处置。

李确祥问19岁的小战友:

“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

陈祥榕果决地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

他们赶到前沿后殊死搏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

那晚,陈祥榕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

“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

陈荣祥和姐姐陈巧钗

一次要写下战斗口号,18岁陈祥榕写道: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班长孙涛问他:

“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

小陈非常坚定地回答: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

边关有我在,祖国请放心。

这是中国00后的勇敢担当,了不起!

少年,你的誓言祖国母亲听到了。

甜瓜说

大型军机抵达机场,将士们列队集结,

仪仗兵捧着遗像,后面棺椁中是归来的烈士。

战斗惨烈,我一团长重伤,四英烈牺牲。

而那场战斗,也改变了很多人。

那战后,

陈祥榕所在的连队,

服役期满的士官全部主动留队,

所在团义务兵踊跃申请选取士官继续战斗。

那战后,

王焯冉所在团的18名女兵3次请战,

女兵们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

“愿同男兵一样英勇战斗,甚至流血牺牲!”

那战后,

“宁将鲜血流尽,不失国土一寸!”

被很多官兵自发写在了头盔、衣服上,

也刻入了心里。

春节前夕,来自祖国八方的又一批新战士,

走进了喀喇昆仑腹地的军营,

即将在完成训练后,奔赴高原边防一线!

戍边战士资料

加勒万岗哨在前,牢牢扼守河口,

严阵以待,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

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摘自肖思远的战地日记

据民政部数据显示: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些先烈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目前,有姓名可考、已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中的仅有180万人左右。

本文首发于北国小甜瓜(ID:LoveChina16666),一个宝藏公号。

—THEEND—

内容:北国小甜瓜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