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养生 文章内容

直呼内行!111 名男性患宫颈癌,22 名女性患前列腺癌?国内医院又发迷惑论文了

发布时间:2021-02-24 22:57:35来源:丁香园

本文作者:EVEE

2月22日,科研圈打假专家ElisabethBik在其推特中吐槽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不久前撤稿199篇中国论文的SCI期刊《欧洲医学药理学评论》(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似乎已经被「论文工厂」出产的论文污染得很严重了,竟然有论文宣称招募了女性前列腺癌患者,并进行了5年的随访。

图源:推特

进一步,Bik还在和网友们的互动中发起了一个找错误的游戏,贴出了另一篇论文,让网友们找一找这篇论文的问题。

图源:推特

男性宫颈癌、女性前列腺癌?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2篇令人哭笑不得的论文。

被Bik在评论区展示的「男性宫颈癌」论文同样发表在「著名」期刊《欧洲医学药理学评论》上,一作来自山东某医学院。

图源: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

乍看之下,论文中规中矩,作者先是通过比较环状RNAcirc-NT5C2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确定了circ-NT5C2在肿瘤中的表达会出现上调。

图源: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

进一步,为了研究circ-NT5C2作为评价骨肉瘤预后的标志物的效果,作者回顾了恶性骨肉瘤患者的详细临床信息,并对这些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进行了讨论。

注:无病生存期是指从随机化分组开始至疾病复发或由于疾病进展导致患者死亡的时间。总生存期是指从随机化分组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论文一直到这里都还算正常。

但是,明明上文还在讨论着「骨肉瘤患者」,在进行这项分析时,作者放出的配图突然又成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曲线,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

该论文配图显示男性宫颈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情况

图源: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

更过分的是,这些被调查的患者里,还有111位男性......

图源: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

在论文的后续部分,作者也并未再详细地阐述为啥这111位男性可以得宫颈癌。

不过宫颈癌在文中一共只出现了2次,即上文的图注中,或许这只是作者的一时疏忽。当然了,具体啥情况只有作者本人知道。

我们再来看看被Bik吐槽的「女性前列腺癌」论文,该论文通讯单位为山东省某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图源: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

如果说前一篇研究骨肉瘤的的论文只是因为疏忽和错误出现了可能的男性宫颈癌患者,那这篇论文则实打实地招募了女性前列腺癌患者。

该论文研究了lncRNAROR染色体促进前列腺癌发生的机制,入组患者包含22位女性,甚至比入组的男性患者还要多。

图源: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发表了这2篇神奇论文的期刊《欧洲医学药理学评论》已被纳入高风险预警名单,位列医学类期刊预警风险榜首。

2020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团队发布《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在涉及的10个学科65个期刊中,医学类期刊共28个,其中《欧洲医学药理学评论》名列第一,预警等级为高风险。

这些研究荒唐在哪里?

从理论上来说,女性确实存在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因为女性也有「前列腺」。

1672年荷兰组织学家Graaf首先提出女性有前列腺;

1880年美国妇科专家Skene发现在尿道口附近的尿道内可见两个开口,它们近端的勃膜下有腺体组织,类似前列腺,被称为Skene尿道旁腺;

1984年Huffman在美国妇产科杂志上发表论文详细叙述了成年女性尿道旁腺及其导管的解剖,通过连续切片并构建女性尿道旁腺立体蜡样模型,确定其位于尿道远端的黏膜下,并开口于尿道腔内;

2011年发表在TheJournalofSexualMedicine上的一篇题为Thehumanfemaleprostate-immunohistochemicalstudywithprostate-specificantigen,prostate-specificalkalinephosphatase,andandrogenreceptorand3-Dremodeling的研究论文同样表明,虽然女性没有前列腺,但她们的阴道前部确实有一系列腺体和导管,这一腺体同样含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PSA磷酸酶(PSAP)。

图源:TheJournalofSexualMedicine

以上这些研究都说明,女性确实具备前列腺癌的发病基础。

但是女性前列腺癌的患病率很低。根据1994年的一项研究,女性前列腺癌在女性泌尿道或生殖器区域报告的所有癌症病例中仅占0.003%。

图源:PubMed

这一观点在学界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所以当前国内外很少有研究人员涉足女性前列腺癌变相关研究。

而上述论文的数据中竟有超过一半的前列腺癌患者为女性,我们就很难不去怀疑论文的可靠性了。

Bik就在推特中表示,「诚然,男性也可以患乳腺癌,同样的女性也可以患前列腺癌,但在一些论文中,被纳入研究的前列腺癌患者在男女比例竟然十分均等,这或许不太正常」。

图源:推特

这些研究反映了什么问题?

通过进一步搜索,我们发现某些中国学者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对「女性前列腺癌」的科学研究,多篇论文刊登于国外SCI杂志上。

在这些研究前列腺癌的论文中,女性患者占比出奇的高。不得不说,在罹患前列腺癌方面,「男女平等」这一概念这堆研究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举个例子,早在2015年,一篇发表在JournaloftheBalkanUnionofOncology上的论文就探讨了miR-150作为前列腺患者的预后标志物的可能,其中便纳入了28名女性前列腺癌患者,占所有患者的21.5%。

图源:JournaloftheBalkanUnionofOncology

2019年,一篇同样发表在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上的论文对27位女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中,女性患者甚至超过了男性。

图源: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

2016年,一篇题为《前列消癥汤治疗激素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的医学论文在朋友圈刷屏,引得网友们群起而攻之。

图源:知网

作者在前言中写到「前列腺癌是我国常见的男性浸润泌尿生殖系统生长的恶性肿瘤」,在资料与方法中,居然纳入了整整51例女性激素前列腺癌患者。

图源:知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中文期刊上折戟沉沙后,聪明的作者们就把目标瞄向了SCI,换种语言,换个刊物,这些肉眼可见的错误,居然就得以简单带过,本不应该被发表的论文就得以发表。

这两年来,ElisabethBik的团队发现了一批又一批可能来自「论文工厂」的问题论文,论文发表单位涉及多家中国三甲医院,而山东地区的部分医院则成了被质疑造假的重灾区。

图源:推特

这些问题论文为什么可以通过期刊编辑的质量控制、同行的评审?论文撤稿了,版面费会退吗?大家会因此就不投这个期刊了吗?同样的,对造假者而言,即使被发现论文有问题,顶多就是撤稿,大多数都没有下文。

如此这般,没被发现就是盆满钵满,被揪出也不影响治病救人——保本买卖,谁不爱干呢?

策划:Ivan、gyouza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生物学霸是丁香园旗下科研资讯平台,生医领域头部大号。最新科研资讯+满满科研干货,欢迎关注!

© 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