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8 14:57:35来源:细胞王国
常言道「人活一张皮」,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不仅关系着我们示人的形象,也是我们抵御环境中种种不利因素的第一道屏障。
人的一生,无可避免会碰到皮肤破损,遇到擦伤,保持伤口清洁不被感染,过几天就会愈合。但皮肤的大面积破损就不同了,尤其是连生发层都大量破坏了的大面积烧伤。
严重受损的皮肤可以愈合,却无法再生,而且还会留下疤痕。
这些疤痕不仅只是影响美观而已。疤痕组织会限制一个人的运动能力,因为它缺少汗腺,妨碍身体降温。它们看似比正常皮肤厚,实际上却比正常皮肤脆弱。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2%的人正在忍受慢性皮肤伤口的病痛,每年有30万人因皮肤损伤而致死;有1100万烧伤患者需要得到医疗救治,每年约有18万人因此死亡。
01
「瘢痕」皮肤创伤必然产物
瘢痕(scar)是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的损害作用于人体皮肤组织,导致皮肤组织的严重损伤而不能完全自行正常修复,它是各种创伤引起的皮肤组织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改变,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
皮肤的损伤是瘢痕形成的原因,包括皮肤的外伤、切割伤、烧伤、皮肤感染、外科手术等。
当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例如外形的破坏以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
根据瘢痕的颜色、质地和形态,临床可以将瘢痕分为三大类: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萎缩性瘢痕
主要发生于面部,多为痤疮愈后所遗留,也可能由于外伤过深,损伤皮肤的全层,会跟深层的组织形成黏连而形成一个凹陷性的疤痕,这样疤痕就有很大的收缩性,可以牵拉临近的组织器官而影响局部的功能。
增生性瘢痕
由于损伤到了真皮层,它形成的疤痕要明显高于正常的皮肤,同时局部会增厚变硬。
瘢痕疙瘩
一般会高出正常周围组织很多,同时会超出原本伤口范围,呈现出奇怪的蟹足状,在中医上也称蟹足病。它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包块,与周围的皮肤有明显的界限,这也是一种皮肤纤维瘤的表现。
02
瘢痕修复极具「挑战性」
关于瘢痕的治疗,常规的治疗方法有糖皮质激素注射、包块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激光、手术+局部放疗、硅胶膜等等。
虽然已建立了各种治疗手段,但具有不同的疗效性,高复发率和治疗无效非常常见,很多时候需要多种方法来联合治疗。目前备受瞩目的人工皮肤治疗,在临床研究中应用效果也不理想,对于慢性伤口愈合率只有35%~56%。
其中,烧伤疤痕特别具有挑战性,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修复手术以去除疤痕皮肤,但复发率较高。
研究发现,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以及生长因子的干细胞,为皮肤创伤提供了修复和再生的条件。
03
神奇的干细胞,实现自我修复和再生
目前,干细胞已经被应用于烧伤创伤,以促进伤口愈合。它不但可以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还可以减轻炎症,防止瘢痕进展和纤维化。其中,最为广泛应用于治疗烧、烫外伤皮肤疾病的为间充质干细胞,多项研究证实,在全身或创面局部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均可促进损伤皮肤的修复并提高愈合质量。
此外,干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有极高的生物活性,可促进细胞分化增殖,诱导趋化炎症细胞,并影响细胞的分裂、迁移。也正是如此,干细胞在产后整形、美容、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多项研究证实,围产期干细胞在全身或创面局部应用治疗中,可促进损伤皮肤的修复并提高愈合质量。在孕妇产后的整形外科应用中,利用围产期干细胞改善妊娠纹、剖腹产顽固性疤痕、剖宫产疤痕等具有较显著的效果。
国外研究进展
1981年,哈佛大学的HowardGreen教授是首次在实验室环境中培养人体细胞用于治疗用途的人。两个被严重烧伤的小男孩,全身烧伤面积超过90%,这意味着在皮肤底下的干细胞层也被烧毁了。
HowardGreen教授通过从男孩腋下取出非常微小量的存活下来的皮肤,在实验室培养了干细胞,并将孩子的皮肤细胞数量提高了一万倍,使之足以覆盖两个孩子,通过干细胞被引到移植物边缘上,不断加倍直到皮肤成了一整片,就这样孩子们的性命保住了,他们的身体被通过干细胞技术培植的新皮肤覆盖了。
△HowardGreen教授
DOI:10.1056/NEJM198408163110706
2015年6月,《Nature》的一项研究成功备受世界瞩目,来自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研究者通过基因修饰表皮干细胞,移植治疗了一名7岁的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JEB)患者,这个小男孩一旦受到轻微创伤甚至与人接触,都会导致表皮出现水疱和腐蚀,最终威胁到生命。
△称为holoclones的表皮干细胞(以粉红色显示)负责再生年轻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的皮肤,而其他细胞类型随时间消失。
入院前,他全身已经有80%皮肤损伤丢失。通过基因修饰结合干细胞移植,8个月后,这位儿童重获健康皮肤病出院,至今仍然正常。这表明干细胞疗法有潜力再生了整个人类表皮,也让各种难治性复发性皮肤疾病都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2017年5月,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美国医生正利用一种新技术让患者在短短4天内就重新长出一层新的健康皮肤,这项新技术为利用干细胞的特性研发的一种可以快速治疗和恢复被损伤组织的神器——“Skingun”(皮肤枪),方便向伤口喷射干细胞从而促进新皮肤快速生长。
医生首先取患者一小块健康的皮肤,然后将分离出来干细胞放入一种溶液中,再用喷枪将含有干细胞的溶液喷射到患处,促进愈合。治疗的时间在90分钟左右,并将烧伤皮肤的愈合时间缩减至数天。
根据在欧美的初步临床试验可见,这项技术与痛苦的传统皮肤移植技术相比,新皮肤可在短短四天内成功再生。这项技术的开发公司目前正在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申请将该技术用于临床实践。
2018年,《StemCellResearch&Therapy》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结果显示科学家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18-0921-2
外泌体(Exosome)是细胞分泌的一个重要成分,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外泌体不仅是细胞废物的载体,它对细胞生存等重要功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细胞间通讯和免疫反应等。在研究中,科学家检测到脐带华通氏胶中含有大量的α-2-巨球蛋白(α2M)的外泌体,α2M被认为可能是促进伤口愈合的主要成分。
△α2M对细胞增殖,迁移和活力的影响
在随即开展的动物实验中,接受外泌体处理治疗的小鼠比其他治疗组的小鼠伤口愈合更明显,伤口部位存在更多数量的细胞,且伤口的胶原沉积显著增加。这项实验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成为治疗手段。
国内研究进展
2002年,解放军第304医院付小兵等发表了一项《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诱导皮肤干细胞分化加速受创表皮再生的研究》报告,此项报道目的是从皮肤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加速受创皮肤再生的机制。
通过8例经EGF治疗创面于治疗后8天及14天对创面边缘部进行活检取材,另选7例同期未经EGF治疗创面为对照。
结果常规病理学检查与对照创面相比,EGF治疗创面后8天可见表皮层增厚,表皮脚增粗,治疗后14天以上特征更为明显。得出相关结论为EGF促进损伤皮肤再生的主要机制之一可能与它能诱导皮肤干细胞快速定向分化有关。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席研究员傅小兵发表了一项为期6个月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凝胶治疗难治性皮肤溃疡愈合疗效》试验,该试验共招募20名皮肤溃疡难以愈合的患者,随机分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其他治疗组,通过伤口愈合时间的情况决定采用二次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证明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在21世纪的细胞治疗时代,希望更多人可以受益于干细胞在修复损伤组织和促进细胞生长以及调节免疫反应的功能,以及可提高皮肤创面的修复质量方面能够造福更多烧伤患者以及久被皮肤瘢痕困扰的人。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15/11/06/science/howard-green-pioneer-in-skin-regeneration-dies-at-90.html?_r=0
Regenerationoftheentirehumanepidermisusingtransgenicstemcells
https://www.buzzworthy.com/new-skingun-regrows-skin-of-burn-victims/
—延伸阅读—
细胞王国
cell-kingdom
——
从微观世界认识健康的本质
细胞治疗领域专业推广品牌
“好看”就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