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8 10:57:42来源:医脉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月26日通过微信公号发文哀悼:
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岛大学医学部器官捐献与移植研究院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肝脏病中心主任、著名器官移植专家臧运金教授,于2021年2月26日凌晨不幸辞世。
当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小编注意到,臧运金系不幸辞世。具体原因在此并没有言明。有网友称:早晨看到公告也是非常疑惑,年龄不是特别大,到底是因为啥去世的呢?
作为国内甚至国际最牛的“手术一把刀”之一,生命定格在57岁这个年龄,这实在让熟悉他的人、他挽救的无数个患者,感到心伤,也让无数网友感叹,医生自己都拯救不了自己身心,且行且珍惜,每个人珍惜生命的价值。
以下为医院发布的公告:
臧运金教授,男,1964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留美归国学者、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至今已完成肝脏移植手术超过2600例,居国内前列,连续四年名列中国名医百强榜肝移植手术前十位,2019年被评选为“国之名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20年被评选为首届“鲁卫工匠”。
2014年,臧运金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青大附院,组建成立器官移植中心,带领器官移植团队创新性的开展了山东省首例自体肝移植、在体原位劈离式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亲体肝移植、再次肝移植、无输血肝移植、儿童肝移植等多项国际上高难度肝移植手术;他不断创新手术方式,成功为8旬高龄老人完成肝移植手术,创下了国内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受者年龄的新纪录。
青大附院肝移植手术数量及手术质量均居同期国内各大器官移植中心前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臧运金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被SCI收录6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论著译著8本,2010年作为主要参与人的“肝脏移植的临床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和医学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我国移植医学赢得了国际声誉。
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日以继夜,忘我工作,潜心器官移植事业,全身心投入到临床一线,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去,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全国各地患者和业界同行的尊敬和赞誉,是全体青大附院人的骄傲,是人民群众心中公认的大医楷模。
臧运金教授的逝世是青大附院事业的重大损失,是我国器官移植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对臧运金教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2021年2月26日
哀悼文显示,臧运金教授1964年出生,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留美归国学者、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至今已完成肝脏移植手术超过2600例,居国内前列,连续四年名列中国名医百强榜肝移植手术前十位,2018年,臧运金荣获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2019年被评选为“国之名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20年被评选为首届“鲁卫工匠”。
据媒体报道,臧运金获2019年青大附院“护士心目中的好医生”。近日,青大附院儿童器官移植科成功为一名15岁患儿及一名4岁的患儿实施劈离式肝移植手术,肝脏供体来自同一位年轻的捐献者。
有媒体报道,他曾这样说,“每一个病人代表的是一条生命,也是一个家庭,我们经历过许多病人等不到合适的供肝而离去,他们没有机会去做手术,纵然我们有再高的医术,也都束手无策,这也是我们医生的无奈和心酸。但只要到此处求医,每一个病人都是以生命相托,我们所有人必然全心全意的为病人周全考虑,全力以赴。”“能用我们的技术多救一个人,就觉得没有白做一名医生。”“最难的时候,我连续五十多个小时没有出手术室,不能让人家看笑话。”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臧运金团队成功开展了山东省首例DCD在体原位劈离式肝移植,将一个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在体劈离为左外侧叶和右三叶两个供肝,移植给1名成人病人和1名儿童病人,实现“一肝救治二人”。该手术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难度系数最大的腹部外科手术之一,解决了劈离后右半肝供肝在成人受体中应用受限的世界性难题。臧运金还带领团队突破性地完成了5例胰脏联合移植手术,领跑全国。这一技术被称为医学界的“珠穆朗玛峰”,术后,广大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病人摆脱困扰,标志着器官移植技术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臧运金教授的逝世是青大附院事业的重大损失,是我国器官移植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对臧运金教授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END-------------
来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小崔论教。本图文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仅供专业人士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微信号:slyt777)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医脉圈,加★星标★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