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0 22:04:00来源:一起升学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月1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有关情况。
指南内容包括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分别有哪些重点亮点内容?一起来看梳理:
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
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不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
不举办重点学校;
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状元、升学率;
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和社会竞赛活动,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县级党委政府每年定期听取义务教育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重大问题,建立健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切实消除大班额,不得新增大校额;
依法保障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完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增量主要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
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规范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考试掐尖招生,实行均衡编班。
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规范使用审定教材,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存在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等问题;
校长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
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
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
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防止学业负担过重;
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
不存在违规招生、迫使学生转学退学等问题。
学生发展质量评价
了解党史国情,从小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会唱国歌,积极参加升国旗仪式;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至少1小时,坚持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
不过度使用手机,不沉迷网络游戏,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
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
义务教育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
《评价指南》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改进评价方法,统筹整合评价,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全面培养,引导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
县级党委政府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
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董奇表示,这次《评价指南》最大的一个特点之一,就在于它不仅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还把县级党委政府纳入了评价对象。
他分析,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有的地方党委政府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还把握得不够清楚,也没有进行深入的专门研究和督查检查;有的地方党委和政府还更多地单纯注重名校的升学率,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对老师下达一些不合理的指标,这样对教育的生态环境和导向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状况的存在,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推动困难、实施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义务教育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
文件还要求,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方面,文件提出,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建设,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规范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考试掐尖招生,实行均衡编班。
中小学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成绩排名
在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方面,文件在课程教学方面要求,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提高课后服务质量。防止学业负担过重。
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班
在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方面,文件要求要保障学生平等权益,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快慢班;落实控辍保学登记、报告和劝返等责任;不存在违规招生、迫使学生转学退学等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使用境外教材
在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方面,文件在课程教学方面提到,要落实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规范使用审定教材,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此外,要健全学校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不存在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等问题。
学校要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制定《评价指南》,始终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一条红线贯彻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
特别要求学校要加强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这五项管理看上去似乎是小事,实际上不是,我们加强这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这五项管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编辑:小青
标签:一起升学
来源:教育部
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