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4 09:53:57来源:王振涛大夫
一般情况:丁某,女,55岁,河南省周口市人,无药物食物过敏史。于2018年07月07日初诊。
主诉:活动后胸闷、气喘8年。
现病史:8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喘,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规律服药治疗,病情相对稳定,1年前病情加重,2次住院治疗,现病情稳定,纳眠可,二便正常。否认既往史。BP:90/60mmHg,心脏彩超示:LVEDD:66mm;EF:24%;FS:12%。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细。
西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中医诊断:心衰病
证型:气阴两虚证
治法:补气养阴
初诊方药:
2018.07.31二诊:服药后病情稳定,未诉明显不适,纳眠一般,二便正常。BP:86/60mmHg,舌质红,苔薄白,脉濡。
处理:7.7日方炙黄芪改为30g,升麻改为15g,北柴胡改为20g,桔梗改为20g,茶树根改为60g,加陈皮30g,黄芩12g。15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语:本案患者活动后胸闷、气喘,属中医“心衰病”的范畴,辨证属气阴两虚,方用生脉散加减。生脉散作为著名古方,由人参、麦门冬、五味子三味药组成,三药相合,一补一清一敛,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敛汗之效。此方有养心肺之阴,补心肺之气。但补气而不生气,故加黄芪补气升提;柴胡引大气自左上升,升麻引大气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载诸药上达胸中;并加入五爪龙、茶树根、仙鹤草清热利水;泽泻、猪苓淡渗利水;益母草、泽兰活血利水;黄连清热燥湿;回心草安神定悸,隔山消健脾和胃。二诊时患者症状消失,因扩心病患者血压较低,故加大升阳举陷药物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