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大厂月入3万,还不如回家考公务员。”

发布时间:2021-05-28 20:23:57来源:前程无忧

作者|谷雨数据

来源|谷雨数据-腾讯新闻

2020年,在互联网大厂做游戏工程师的李洋决定辞职,月入三万的他从西二旗回到小城市参加公务员考试。

经过疫情,他终于“想明白了”:

在大厂里收入可观,但因为长期加班失去生活;

大城市里租房的生活让人感到漂泊不定,小镇里的安全感则相比起来更让人安心。

李洋选择考公的理由,可能也是如今众多考公年轻人心态的缩影。

1

1

名校生海归涌入考公群体

公务员成热门选择之一

去年发布《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

面对“疫情下,毕业后如果不能及时就业,是否考虑其他选择”的问题,38.73%应届生选择了“考公务员”。

上海某985大学研究生曾这样自述:

“我曾经高考数学满分、总分全校第二。最后放弃了在大城市里螺丝钉的工作,选择回家考编和考公。

在回家的半年中,我经历了三次考试,但一次也没有考上。

看着那些仅相差1分、0.5分的成绩,我一个人在楼下哭,哭完了再上楼回家。”

选择进入体制内的名校生并不少见。

在2020年市级某部门的公务员招录名单中,清华、北大毕业生占到了一半以上,其他岗位也均为名校毕业生。

我们以C9高校为例,研究了这些名校生从2013至2020年的就业选择变化。

和2013/2014年相比,除了清华大学外的其余8所高校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就业率上都出现了明显增长,多所学校的比例已然翻倍。

其中,北京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从2013年的9.12%增长到了2019年的17.08%。

#行测试题大礼包#

含公务员高分秘籍丨考试真题(含答案)

丨语言理解丨常识联系定义判断

丨逻辑丨数字丨图形推理

扫码回复

【行测】

获取资料

留学生的择业观念,也同样在发生变化。

10年前,外企还是留学生的第一选择。

2009年《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曾援引原国家人事部的统计数据,回国工作的17.28万海归中。

除了少部分进入国家科教文化机构工作或自己创业外,多数留学生最终到外资的研究所和外资企业服务。

到2020年,他们的选择已然发生了变化。益普索《2020海外留学趋势报告》显示。

在调查样本中,有将近一半的留学生回国后进入体制内工作,21%进入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

从名校毕业生到海归,考公这条跑道上的竞争还在继续。

2

2

备战公考,投入有多大?

公务员热门岗位,千人竞争早已不是新闻。

2021年国考,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是湖北省国税局的一级行政执法员,招录2人,过审人数高达4400多人,2000多人争夺一个岗位。

当然,这样的岗位只是少数。

我们统计和分析了2021年国考的17000多个岗位信息,发现大多数岗位的竞争比还是集中在10-100之间。

#行测试题大礼包#

含公务员高分秘籍丨考试真题(含答案)

丨语言理解丨常识联系定义判断

丨逻辑丨数字丨图形推理

扫码回复

【行测】

获取资料

虽然其中的竞争压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但想要从中脱颖而出成功上岸,难度仍然不小。

在B站最火的公考培训视频合集中,我们分析并爬取了其中19个视频下将近12万条弹幕,试图从这里还原考公人的备考状态。

“好难”、“暴躁”、“裂开”、“放弃”,是他们备考过程里最常见的心态描述。

毕竟面对“数量”“逻辑”“图推(图形推理)”,这些光是看着就晕的题型,内心很难保持波澜不惊。

#行测试题大礼包#

含公务员高分秘籍丨考试真题(含答案)

丨语言理解丨常识联系定义判断

丨逻辑丨数字丨图形推理

扫码回复

【行测】

获取资料

这么难的视频只看一次自然是不够的,一刷二刷是基本款,四刷五刷也属常见。

进一步分析这12万条弹幕是何时发布的,我们得以窥见考生们备考的作息时间:

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一日之内共出现了三个高峰。

#行测试题大礼包#

含公务员高分秘籍丨考试真题(含答案)

丨语言理解丨常识联系定义判断

丨逻辑丨数字丨图形推理

扫码回复

【行测】

获取资料

满满当当的时间表,几乎是“月亮不下班,考公人不停歇”的真实写照。

从这个角度看,考生们并不比996打工人更加轻松。

当然,单打独斗、看视频自学是一种方法。参加公考培训班,也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选择。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测算,2019年公考笔试的参培率超过30%。

一旦进入面试环节,参培率将升至超过50%,这意味着每2个获得面试机会的考生,就有1人接受面试培训。

为了吸引考生,公考培训机构也是费尽心思,除了常规的线上线下培训班,不少培训机构还纷纷推出了高价协议班。

某公务员培训机构的“协议班”概况

所谓的协议班,指的是在付费的时候和机构签署一份协议,如果最终没能成功上岸,能够返还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学费。

因此很多人怀揣着“没考上不花钱,考上了也不亏”的心态,报名高价协议班。

但买的没有卖的精,类似的协议班更多是一个概率问题。

假设一个班里只要有10%的考生成功上岸,培训机构就能覆盖掉师资、场地等各种成本。

从各个考公机构的营收,大致能窥见考生们在培训上砸下的金钱成本。

以国内某公考培训机构为例,从2019年借壳上市至今,它的股价已经增长了3倍。

根据2019年年报,其营业收入增长率也连续两年接近50%。

如果我们用培训收入除以培训人次,就可以计算出每次培训的客单费用。

如果参加了线上培训,平均要花582元;如果你选择了面授培训,平均花费将高达5360元。

如果还想通过多地跨考来提高“命中率”,路费和住宿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36氪的报道中,考生李贺在去年6月到8月间,曾辗转石家庄、济南、苏州、天津等地参加考试。

她平均每次考试的成本最少在一千元左右,去年仅仅在考试这一环节,她就花了六千元。

这还不包括此前投入的三万元公考培训费。

一面是时间成本,一面是不小的培训开支,想要上岸,付出的金钱精力自然也不低。

3

3

为什么年轻人会选择考公务员

考公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什么部分年轻人仍然愿意前赴后继?

在知乎“为什么这么多人考公务员?”下,大家就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上岸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时间变多了,兴趣也都捡起来了。不用担心加班,不用担心被辞退,也不用再每天和领导对线。”

“想一想父母为什么总想要我们考公,因为他们的一生经历了太多风浪,比我们更懂得安全感的重要性。”

“公务员考试让我可以和其他学历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是为数不多能让我抓住的机会。”

在自己的经历里,他们频繁提起“稳定”“工资”“生活”“时间”和“安全感”。

#行测试题大礼包#

含公务员高分秘籍丨考试真题(含答案)

丨语言理解丨常识联系定义判断

丨逻辑丨数字丨图形推理

扫码回复

【行测】

获取资料

在745个回答之下,我们从中选取了“工作”“工资”“收入”“社会”“待遇”等词,进一步了解这些话语背后的具体语境。

关于工资和收入,网友们或许有不同的意见,工资高和工资低两种观点争锋相对。

但是对于工作、社会(地位)和待遇,网友们的态度则十分一致,我们也可以据此勾勒出一幅大家心目中的公务员画像:

工作稳定、福利和综合待遇好、社会地位高、有足够的社会资源。

这对于一部分渴望安全感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行测试题大礼包#

含公务员高分秘籍丨考试真题(含答案)

丨语言理解丨常识联系定义判断

丨逻辑丨数字丨图形推理

扫码回复

【行测】

获取资料

或许就像蒋方舟在《圆桌派》所说的那句话:

曾经我们对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不屑一顾,不甘于“平庸”和“安稳”。

但逐渐长大才发现,你必须要么非常努力、要么非常聪明,才能勉强过上那种“平庸”的生活。

参考资料:

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

益普索《2020海外留学趋势报告》

中公教育《2019年年度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6氪《年轻人拿公考赌明天,机构用焦虑割韭菜》

半月谈《985硕士,从大城市回老家考公务员是浪费吗?》

经济下行,疫情肆虐

如今选择考公、入国企、入央企的同学越来越多

大家都看清了,“稳定才是硬道理”

国企央企、考公、银行、运营商……

笔试中都逃不过【行测】,考题占比超40%

在这边给大家准备了

”国企行测试题礼包“

含公务员高分秘籍丨考试真题(含答案)近10套

资料分析丨语言理解丨常识联系

定义判断丨逻辑丨数字丨图形推理

关注上方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行测】

回复关键词【行测】

回复关键词【行测】

-END-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