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旅游 文章内容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一辈子!

发布时间:2021-06-01 14:55:21来源:唐唐频道

5月30日,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让人万分悲痛的消息!

那位仅凭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雪域高原坚守了32年,曾经感动中国的邮递员,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的王顺友,因病在四川凉山去世了,享年56岁!

1965年11月,王顺友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的西南边缘,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的终端,是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起伏的高山连绵不绝,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有100多座,5000米以上的有20多座,平均海拔3100米!

在过去,群山环抱,地广人稀的木里,大部分人口散居在大山里。而且那时,山里的乡镇之间不通公路,没有电话,甚至连电都没有,交通通信十分不便。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人想要跟外界联系,只能靠乡邮员来回投送邮件。

一开始,乡邮员们只能靠自己的双腿跋山涉水。

直到20世纪60年代,当地逐步给乡邮员配备了马匹,让他们用马驮着邮件,按班按路进行投送。因此,这种原始古老的通邮方式,又被称为“马班邮路”。

王顺友,就是这样一个行走在马班邮路上,平凡而又伟大的乡邮员。

1984年,年仅19岁的王顺友子承父业,从当了一辈子乡邮员的父亲手中,接过了邮包和缰绳,从此走上了马班邮路的漫漫征程。

一开始,王顺友负责的邮路,往返里程共584公里。到了1999年,他开始负责县城至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三个乡邮件的投递工作,这条邮路往返里程共360公里。

王顺友每月要走两个邮班,一个邮班来回14天,也就是说,他每月至少有28天,一人一马走在孤独的邮路上。

在这条邮路上,王顺友先要翻越海拔约5000米的察尔瓦山。这座山,一年中有6个月都处于被冰雪覆盖的状态,气温只有零下十几度。

而一旦走出察尔瓦山,来到海拔只有1000多米的雅砻江河谷,气温又顿时高达40多度。

短短几十公里的山路,就要经历从低压到高压,从严寒到酷热,这其中的艰辛,恐怕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而这条邮路中最危险的路段,当属从三桷垭乡到倮波乡的途中,要经过的“九十九道拐”。

这里的山路弯连弯,拐连拐,不仅狭窄,还很陡,就连马都爬不上去,还要人在后面推。抬头是峭壁,低头是悬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得个马坠人亡的下场!

所以每次走在这段路上的时候,王顺友都会小心再小心,往往一天的时间,只能走出去一小段。

但即使再谨慎,危险也会在不经意间突然降临!

有一次在经过九十九道拐的时候,一只山鸡突然飞了出来,马一下就受了惊。王顺友赶紧拽紧缰绳,却被惊慌失措的马踹了一脚,当时就躺在了地上!

过了三个小时,王顺友才强忍着疼痛从地上爬了起来。即使一路上疼痛不断加剧,他还是坚持着送完了这班邮件。

9天以后,回到县城的他才来到了医院。医生说因为耽搁时间太久,他的大肠产生了严重的粘连,再晚来几天,命都要没了!

那次,王顺友足足住了45天院。经过全力救治,他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但大肠从此以后却短了一节,留下了终身残疾,肚子总是隐隐作痛。

不仅如此,出院仅三天,他就再次走上了马班邮路。

在这条遥远又难走的邮路上,王顺友曾因溜索上的绳子突然裂断,差点掉进雅砻江。也曾因遭遇暴雨,脚滑跌向悬崖,摔了个头破血流。甚至曾在山里遭遇过抢匪,凭借着一身正气与急中生智,才得以跨马而逃!

天灾、人祸、飞石、野兽,王顺友的送邮之路,堪称险象环生!

但在他心中,比起这些艰辛,令人难以想象的孤寂,才是最难捱的。

冬天一身雪,

夏天一身泥,

饿了吞几口糌粑面,

渴了喝几口泉水,

或啃几口冰块,

晚上蜷缩在山洞里、大树下,

与马相伴而眠。

在一个人的马班邮路上,有时候,王顺友几天都看不到一个人影。和马儿说话,唱唱山歌,是他为数不多的消遣方式。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孤寂更是如影随形的跟在王顺友身边。

他想念家中无法顾及的妻儿:

每次回到家里待一两天又要走了

跟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太短

回到家里

孩子们都觉得我是个客人

但大山里却只有马,邮件和流星,还有时不时传来的风声、水声、狼嚎声!

王顺友曾经说过,再苦再累他都不怕,但是孤独实在是太难熬了,有很多次他都差点坚持不住,打了退堂鼓。

但是每次一想到,自己把报纸和邮件送给乡亲们的时候,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王顺友总觉得心里滚烫!

2001年夏天,白碉乡遭遇了暴雨和泥石流,木里县通往白碉乡的路都被冲垮了。按照规定,王顺友可以等到路通了以后再跑这趟班。

但他在邮件中发现了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于是立马动身,在泥泞的山路上摸爬滚打,一路摔着跤,将通知书送到了考生的手中!

看着考生一家人激动的泪水,王顺友再一次深刻的意识到:

“乡亲们需要我!”

也就是这个念头,支撑了王顺友整整32年!

在他心中:

“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都幸福!”

当被人问道:“差点没命的时候,你害怕吗?”

王顺友是这样回答的:

“哪个不害怕哟,但是人总有一死,如果是为工作而死,值得!”

2005年,王顺友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在那年,他就已经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他走过的路,加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6圈!

在此期间,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投递准确率高达100%!

王顺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对乡亲们的感情很深,愿意一直走在邮路上。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后人再走这条马班邮路了,希望马班邮路能够早日消失!”

因为这条路,实在是太苦了。

每个走在马班邮路上的乡邮员,都会留下一身的病痛,王顺友也不例外。他患有严重的风湿和眼疾,每天都需要用药物来控制病情。

2017年,随着木里县三桷垭乡公路的开通,乡邮员们可以骑摩托,或者是开汽车投送邮件。以前需要14天往返的马班邮路,现在只要10几个小时。

木里县的马班邮路,从此成为了历史。

王顺友也终于拖着饱经风霜的病体,回到了亏欠已久的家人身边。

可惜,5月30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带走了这个勤恳朴实,在大山深谷之中穷尽青春年华,为乡亲们与外界搭建沟通桥梁,不惧风险,不畏风霜,32年任劳任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最美奋斗者!

马班邮路消失了,同时带走的,还有王顺友灿烂的歌声。

但他的背影,将永远留在乡亲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就像永不凋零的大凉山索玛花,生生不息,亘古长存!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