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时尚 文章内容

Virgil Abloh:千禧一代的拜物教领袖

发布时间:2021-06-04 07:48:48来源:NOWRE

#VirgilAbloh

#Collect

#Books

西方文化学者乌蒙勃托·艾柯曾于1976年出版的《符号学理论》一书中,提到了这一大的理论框架下,关于自我符号的定义:即在一个主体内部传达意义是否存在可能,以及如何成为可能。

我们并非是要与各位展开一场艰深的学术讨论,符号学及其衍生的自我符号在内的一系列论述,直到如今仍然存在着学派之间的分歧。之所以将它列为开篇引言,在于今天主角的身份,争议与光环并存的VirgilAbloh与之吻合的特质。

在敲定Virgil为新一期「CollectBooks」栏目的面孔后,符号学是首当其冲映入脑海的词汇,不是时装、球鞋,亦或Virgil所涵盖的众多领域,而是更为广义层面上的,关于个体身份的自我符号。在一个主体内部传达意义是否可能,以及如何成为可能,当我们将上述的定义切换一个语境,放置于我们较为熟悉的行业背景下,自我符号有着清晰且直观的表露。

于时尚领域而言,一名创意者本身是否具备传达意义的可能,这一设问已在行业内不少时装巨匠的经历上,得到了切实的印证。时装设计师通过自身的创作,赢得业界及公众群体的认可及追逐,从而逐渐累积个体层面的影响力,并最终成为一名有着符号效应的创意者,诸如Hedi、Raf、Margiela、RickOwens等设计师,均是这一描述对应的个体。犹如拜物教一般狂热的群体,所迷恋的已不再只是某件作品或某季系列,创作者个体身份下的符号崇拜,成为了他们所追逐的信仰。

VirgilAbloh正是当下时代最具备个体崇拜效应的创意者,略显激进一些的说,这一后缀没有之一的存在。

纽约时报时尚总监、首席时尚评论家VanessaFriedman曾于去年2月的一篇专题中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VirgilAbloh是千禧一代的KarlLagerfeld吗?在文中,Vanessa写到:「这是一个对我们所创造的世界进行反思的时刻(指代2020年初的疫情),在诸多方面,Abloh先生可能继承了Lagerfeld的衣钵—形象、野心和影响力,他在千禧一代消费者以及社交媒体时代,占据了与Karl此前相同的思想/文化空间。」这篇专题发布之前,正值2020秋冬季时装周节点,当Vanessa将这一观点与秀场同坐的人士分享后,人们几乎有着一致的反应,用她的描述来说,他们脸色发白,表达着「这太疯狂了」或者「这是一个玩笑吗?」之类不认同的态度,而这也恰恰是VirgilAbloh争议与光环并存的客观事实。

新世代消费群体心中有着符号崇拜的多栖创意者/始终未被传统行业人士接纳的时装设计师,这本身就有着相悖的矛盾性。行业在涉及自身价值体系的讨论时,会将Virgil划定为类似反面的例子,而当进入设计师在消费者内心地位的话题时,他又会跻身到前列的选择。正如他在创意方向上涉猎的多维广度一样,看待Virgil的视角自然不能孤立地投注一处,这位在诸多方向上都在进行颠覆的「Genre-bendingCreatives」,早已不能按照旧时的原则评定。

新一期「CollectBooks」栏目的书刊选择,聚焦于Virgil的各个方向,我们尝试从球鞋、街头、时装、艺术等不同的层面,浸入到他的多轨视角。

2021年1月,由TASCHEN出版社发行,记录Nike与VirgilAbloh「TheTen」球鞋企划的书刊《VirgilAbloh.Nike.ICONS》问世,通过对各个鞋履原型的记录、Virgil给Nike设计团队的文本信息以及Nike档案作品在内的一系列珍贵资料,以书面语言重现了VirgilAbloh「TheTen」系列的创作过程。

一直抽一直陪跑,为何「抽签人」还在冲?

MartineRose:一位厌恶「时尚」的时装设计师

接近900亿零售规模的市场,在国内做潮流玩具是不是「前景无量」?

商务合作:info@nowre.com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