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6 14:54:03来源:车主指南
6月,等着看特斯拉“笑话”的人数不胜数。
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等着一向趾高气扬的特斯拉,会被消费市场一番教育,最后从神坛上掉下来。

也许是墙倒众人推,又或者是一切都是特斯拉咎由自取的,在上海车展女车主维权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特斯拉一度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如果我们在搜索引擎输入“特斯拉”三个字,无论是在官媒还是自媒体的报道中,都难以找到正面的积极内容。
总之,特斯拉已然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想看特斯拉的笑话,已经无关人性缺点,反倒更像是一种人之常情,甚至是政治正确。
惨遭市场反噬
笑话的组成部分很简单,无非就是围绕着车主忠诚度和新订单量而展开,只要旧车主忠诚度下降,又或者是新订单量骤减,就会形成笑话。
首先来看旧车主的忠诚度,如果你将看笑话的希望寄托在旧车主的忠诚度上,那么我想你要失望了。

从我们此前在上海车展期间,就车展维权事件采访特斯拉车主的想法来看。
尽管特斯拉方最初摆出了十分强硬的态度,甚至是将维权女车主“拖离”展台现场,但被采访车主却一致表示,特斯拉方一直都比较尊重自己,特斯拉方就像是一个直男,如果你的诉求是合理的,根本不需要维权。
可见,这次车展女车主维权事件,甚至是近几年以来特斯拉一次次地被曝光负面,也没有影响到车主的忠诚度,车主的看法并不像公众那样愤怒。这就是一直有观点认为“特斯拉是魔教”的根本原因。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只剩下一个,特斯拉此前强硬的态度是否打击了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意向。

据国内财经媒体报道,上个月特斯拉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订单量惨遭腰砍,从4月份超过1.8万份跌至5月份的约9800份,跌幅接近50%。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早在战国时期就被荀子总结出来的道理,一直是被政商两界引用经营的中心思想。特斯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迅速地建成一座商业帝国,无疑是得益于万千消费者的实际支持。
2020年,中国市场为特斯拉其贡献了超过1/4的销量、以及超过1/5的营收,成为除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单一市场。很显然,特斯拉这一波操作“血亏”,中国市场并不是特斯拉“得罪”得起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特斯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也开始下降,由3月份的29%骤降至4月份的11%。与此同时,特斯拉的股价也出现了大滑坡,相比于今年年初的最高点,目前每股跌幅约为300美元,总市值蒸发接近2万亿人民币。
毫无疑问,这将是特斯拉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所遇到最严重的信用危机。而且,眼下特斯拉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也不够理想,尤其是当以大众为主的传统车企开始反击之后,Model3在欧洲市场的地位一直受到威胁,最终极有可能会被大众ID.3超越并领先。
想看特斯拉笑话的朋友,似乎可以准备好花生瓜子了。
终于学乖了?
以汽车销售业务为主的特斯拉,销量等同于命根子,必然清楚销量被腰砍之后的带来伤害有多大。基于负面新闻满天飞,订单量骤减,股价疲软的现况,我们看到了一向强硬的特斯拉终于开始“妥协”,近段时间在中国大陆策划/完成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并将陆续增加更多本地数据中心。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将存储在境内,同时将向车主开放车辆信息查询平台。
换言之,未来特斯拉汽车的车辆信息数据,对车主以及相关部门来说是透明。倘若出现“刹车失灵”事故,刹车系统是否失灵,也可以查阅的。

第二件事是针对2019年生产的734辆进口版Model3车型开展召回。召回原因囊括了未将前排安全带顶部D形环固定在B柱上的螺钉紧固至标准扭矩,以及未按标准扭矩紧固制动卡钳螺栓,随着时间的推移螺栓可能会松动。
只针对两年前生产的进口版车型进行召回,也许在不少人看来是“不痛不痒”的,与当下被质疑刹车失灵的国产车型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有行业评论道,特斯拉此次召回是主动召回,而不是受到有关部门所迫,这意味着特斯拉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第三件事是特斯拉悄然成立了法务部,并且在各大网站平台注册了官方账号,已经向自媒体发出警告的声明。尽管官方账号通过审核至今仍未发布过任何内容,但由于ID命名直截了当——“特斯拉法务部”,以及“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简介,引来了大家的关注。
法务部的成立,除了处理日常法律事务之外,还象征着公关团队不得不借助法务之手“清理”不属实和为证实的负面新闻。而这,也说明了特斯拉在中国还是得乖乖保留公关部。
写在最后
大家不妨扪心自问,我们是或不是坐等看笑话人群中的一员。
但无可否认,当我们遇到“目中无人”、“肆意妄为”的企业时,内心总是暗自期待哪一家企业受到教训,挫一挫它的锐气。尽管有的企业没有犯错,只是旗下经销商针对热销车型进行加价售卖,也逃不开我们的“诅咒”。

而在这段站在风口浪尖的日子里,这一家在本土市场已经砍掉公关部的汽车公司,可以说是受尽了教训,如今订单量腰砍就是最肉疼的教训结果。不过,如果要看特斯拉的笑话,也许当下还不是可以下定论的时间点,特斯拉汽车是否元气大伤,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但眼下令人担忧的是,在女车主车展维权的聚光灯的边缘部分,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番场景,由于自己操作失误而酿造事故,但却将锅甩给特斯拉的车主也不在少数。这些“碰瓷”特斯拉的车主,也无一不是站在舆论的风口上,将各位热心观众当成攻击特斯拉的器械,消费公众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也许这些碰瓷的谣言最终都会被逐个击破,但谁也不能保证“狼来了”的故事会不会上演。
(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晴天先森
/驾驶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