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8 18:38:31来源:电子技术应用ChinaAET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的转设路径;并针对“校中校”独立学院(没有社会合作方,仅由高校举办),提出“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
不过在近日,多省教育厅发布公告,暂停当地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工作。继浙江省教育厅在高考前夕喊停转设工作后,江苏省和山东省也相继出台政策,暂停此项工作。那么,对于今年参加的高考的学生来说,这些相关高校在填报志愿时到底还能不能选择呢?
浙江:
据浙江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教育之江”5日消息,浙江省全面暂停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工作。
全文如下:
经研究决定,我省全面暂停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工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教发厅〔2020〕2号)、浙江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推进全省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规〔2020〕38号)精神,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对以独立学院名义招生录取的在校学生,凡符合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证、学位证均以独立学院具名用印。学信网上的个人信息与招生录取学籍注册时信息一致。
我厅和各有关高校将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对独立学院转设的意见建议。
浙江省教育厅
2021年6月5日
官方消息发布后,多所独立学院官宣办学性质不会变为职业本科。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办学性质不转变为职业本科
6月6日,浙江工商大学微博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学校决定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不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办学性质不转变为职业本科。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办学性质不会变为职业本科
6月6日,浙江财经大学微博发布公告称,根据浙江省教育厅权威发布,浙江省全面暂停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工作。
浙江财经大学同意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不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大学的决定,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办学性质不会变为职业本科。
在后续工作中,浙江财经大学将会认真听取东方学院学生、家长和校友对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回应各方诉求。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停止原转设方案,不选择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路径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微信公众号6月6日发布公告称,根据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最新精神,停止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原转设方案,不选择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路径。
//浙理工科艺学院:确定不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大学,办学性质不会变为职业本科
浙理工科艺学院微信公众号6月5日发布公告称,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转设工作当前处于调研阶段,尚未明确转设方案,但确定不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大学,办学性质不会变为职业本科,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将严格按照程序充分征求各方意见。
学信网上的信息不变,就是“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学位证为学士学位”。
除此之外,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等也都发布公告表示停止合并转设工作。
据悉,已发布公告宣布停止原合并转设方案的高校,今年会继续招生。且以独立学院名义招生录取的在校学生,凡符合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证、学位证均以独立学院具名用印。学信网上的个人信息与招生录取学籍注册时信息一致。
在浙江省的独立学院中,此前已经获得部级同意转设的有五所,分别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为浙大理工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转设为嘉兴南湖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转设为湖州学院;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温州理工学院。这五所全部都是独立转设。
早先,在浙江省层面已经形成初步意见的有三所,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准备转设为市属公办本科(等待教育部验收);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准备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市属公办职业技术大学(已停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准备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暂命名浙江药学院)(*继续合并转设*)。其中第一所为独立转设,后两所为合并转设。
记者在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官网上了解到,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不在浙江省全面暂停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工作范围内。
记者在致电后获悉,今年该校会停止招生,在合并转设完成后,新校会出台新的招生章程。
江苏:
江苏省教育厅网站6月7日消息,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决定,江苏省暂停独立学院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工作。
根据教育部6月4日刚颁布的拟同意名单显示,江苏省拟合并转设的5所大学具体名单如下:
1、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公办本科南京经贸职业技术大学;
2、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大学;
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与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江苏医科职业技术大学;
5、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记者了解到,上述高校均宣布终止合并转设工作,并表示今年依旧正常招生。以独立学院名义招收的学生,学生身份和学籍档案保持不变,学生在学信网上的学籍信息保持不变。
山东:
6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也发布公告称,经研究决定,暂停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与山东职业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工作。
此前,6月4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称,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经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经党组会审议,拟同意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等13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并将学校名单等信息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6月4日至6月18日。
6月6日,教育部网站就独立学院转设有关问题发布说明: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的转设路径;并针对“校中校”独立学院(没有社会合作方,仅由高校举办),提出“可探索统筹省内高职高专教育资源合并转设”。
《实施方案》中提到的“合并转设”,是指独立学院整合优质的高职学校或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校的名称一般为XXXX职业大学或职业技术大学。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本科层次教育,与普通本科高校同属一个层次,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取得本科学历。
在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在校学生关注的转设后本人学籍学历问题,按照《实施方案》,完成转设的学校,本着“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妥善处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独立学院转设后,学生的学籍学历信息由各高校据实在学信网注册,一是对于转设前以独立学院名义招收的学生,可使用该独立学院的名称注册学籍、颁发学历证书并注册学历,学生就业、升学按照原有独立学院普通本科毕业生的身份进行;二是对于转设后以新学校名义招收的学生,按照转设后的校名注册学籍、颁发学历证书。
转设急刹车,折射出什么?
就时间节点来看,合并转设工作的停止可谓是“戛然而止”。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发表评论《独立学院转设职业技术大学,不能只是“一头热”》,以下为评论全文:
-----------------------------------------
最近几日,针对“浙江独立学院将采取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职业技术大学”的消息,相关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明确表示反对,也引发了舆论关注。
对此,浙江省教育厅6月5日发布消息称,全面暂停此项工作,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对以独立学院名义招生录取的在校学生,凡符合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证、学位证均以独立学院具名用印。学信网上的个人信息与招生录取学籍注册时信息一致。
同日,浙江两所独立院校也公告明确,“不与高职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大学”、“不选择与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的路径”。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高校的明确表态,回应了学生和家长的关切,对于平稳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极为重要。
独立学院转设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独立学院完成转设,是大势所趋。但转设也需要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只有得到师生支持的转设,才能顺利推进。
关院校转设一事引发舆论关注,也折射出另一个问题,即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建设存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
在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头“热”,把建设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作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和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一头则“冷”,在学生和家长看来,职业技术大学虽然是大学,进行的却是职业教育,在很多民众的认知中,是低于普通本科的“职业本科”。
这也是当前我国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曾推进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教育,但积极推进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不多,社会舆论也认为这是本科院校降格。
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在推进独立院校转设时,提出了一种方式:与高职院校合并,成为职业技术大学。
这也是两大重要教育工作的结合。一项工作是推进独立学院转设,教育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另一项工作是建设一类新的大学——职业技术大学,并已于2019年批准了首批15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
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既实现了独立学院转设与高职院校“升本”,还做到了坚持本科院校的职业教育定位。但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态度却不同。高职院校普遍支持,因其实现了“升本”,而独立学院的师生却不太接受,认为这是学校降格,从普通本科变为了职业本科。
哪怕学校承诺“老人老办法”,在读学生将顺利完学业,获得转设前独立学院的文凭,可学生和家长依旧担心转设为职业本科后,被贴上标签,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需从顶层设计消除职业教育歧视
有人说,独立学院师生反对的是和高职合并,因为两者地位不对等。但这种说法并没有抓住重点。如果合并后不是职业技术大学,而是某某大学,家长和学生还会反对吗?之前,我国就有高职院校合并进重点大学,也没见有人反对。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定位,几乎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进行职业教育,独立学院当然也不例外。出现当前独立学院师生不愿意转设为职业本科的问题,是值得深思的,这也意味着我国要把职业教育真正建设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任重而道远。
而其根源就在于,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作为“层次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而非“类型教育”。在中考时,普职分流就变为“分层”,在高考时,高职统一招生也被安排在最后批次。
一些高职院校升本后,不愿意坚持职业教育定位,就是想摆脱低端办学定位。而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则应该是包含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教育,如专业硕士就是职业教育。同时,普职完全平等,可自由融通。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经过5—10年时间,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而建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就是具体措施之一。
推进这一转变,显然不可能仅靠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来实现。为此,必须从顶层设计上,按建设高质量类型教育,来构建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切实消除对职业院校的歧视。否则,歧视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也将成为我国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阻碍。
-----------------------------------------
反对声起,引网友热评
“该不该合并转设”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评,许多网友表示社会对职业学历的不认可是转型的主要阻力,包括求职时企业对学校的不认同,晋升时对学历的要求等。也有网友举例:“比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就是独立学院~和厦门大学挂钩,拿三本分数,攀上985的威风,多合算?你要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和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合并转设为“嘉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家长会画个圈圈诅咒你。”
由此可见,从个人角度上来看,觉得这是本降专,学校层次降低;从社会角度来讲,转设势在必行,越早越好。由于现阶段两者的矛盾无法解决,因此才会出现“急刹车”的情况。对此,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2021-06-06」
好消息!鸿蒙不再属于华为,工信部正式接手
「2021-06-03」
鸿蒙OS2.0问世!操作系统已成三足鼎立之势
「2021-06-02」
重磅!刚刚,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公布
「2021-06-01」
最年轻当选者为90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成员名单公布
☞商务合作:☏请致电010-82306118/✐或致件Tiger@chinaaet.com
电子技术应用官方微店小程序版上线啦
欢迎逛店
一键下单
点“赞”和“在看”给我鼓励和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