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上海外企高管的求助信:48岁,二胎家庭,失业两年

发布时间:2021-06-13 19:23:33来源:华尔街工场

2336个字阅读时长:6分钟

这会不会就是我们的未来?

-1-

小长假本来很开心,但是今天刷屏的一条消息,让我感到心慌。

消息来自上海市政府领导信箱,是一个48岁高学历外企高管的求助信,二胎家庭,已经失业两年。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把他的求助信复制到这里:

我是犹豫好久才决定给您发这封邮件,因为我想我是代表当下相当一部分高学历且资深但失落的大龄职场人给您写的信。

首先,我在这里感到非常惭愧,虽然我是硕士/本科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上海人,在知名外企工作过近20年,也做过好些年的外企高管,我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有过硬的管理以及业务能力,不过自从2018年离职后就一直未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尝试过自主创业,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今还需要抚养两个儿子,一个刚上高中,另一个上幼儿园。

同时,国家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那就意味着我这样的大龄青年至少还需要工作十多二十年才能正常退休。

坦率讲,如今在上海像我这样的40-50岁的失落的大龄高学历的资深职场人很多,通过许多求职网站都未能找到工作。

近两年来我一直在申领政府发放的微薄的失业金,但总不可能这样碌碌无为地坐吃山空,我们完全还能为社会贡献一二十年,为何我们有那种被社会抛弃了的感觉。

我们真心希望政府能帮助我们这些人和企业联姻,我们将继续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贡献我们的智慧和才华。

这么优秀的人,老了都这么难?

我们这些年纪小一点的人看了,难免要心慌了。

-2-

心慌归心慌,还是要总结一下,几个关键词:

高学历、高管、外企、大龄、二胎、创业、失业、延迟退休。

基本上已经概括了这个中年男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非常华丽的人生和职业起点,上海人,不用花时间去拱白菜,重点大学的本硕学历,入职知名外企20年,还做过高管。

现在:中年生二胎,但职场遭遇天花板,外企败走中国,创业失利,找不到工作靠失业金和存款勉强度日。

未来:孩子各方面都要花钱,而且退休年龄延迟五年,如果家底不厚的话,可以说是相当绝望了。

分析一下造成困境的几个点:

1、行业的选择。

他只说是外企,没说行业,如果是上海的话,估计是制造业巨头吧,前些年确实撤离的不少。

外企我多少有点了解,很人性化、制度化,红利期扩张业务,工资和级别也都给得很高,但是有一句说一句,外企非核心部门的员工和高管,其实都是公司溢价的受益者,换句话说,摸鱼划水的人不少,不如扁平的中小企业锻炼人,也接触不到行业真正的资源。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说自己在招聘网站上求职两年,我有点疑惑,但凡一个高管,求职不是应该先圈子里找找人脉吗?说明他真的没有接触到多少行业资源。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没有危机意识。

至少2008年之后,外企就开始走下坡路,这都下坡十年了,直到失业才想起来改变,已经晚了,临阵时阵脚已乱。

2、失业、二胎、创业

中年男人作死三件套:二胎生完之后失业了,失业之后选择创业。

我相信,很多人送外卖的时候看到这句话估计会哭的。

不少高管栽在这上面。

前些年,人口下滑,国家放开二胎,高管们在全职太太的怂恿下,很多人生了二胎,谁不想儿女双全呢?

然后,经济下行,消费不振,企业黄了,许多高管被裁了,有的是负气裸辞,毕竟都有些家底。

高管的职位把很多人架在那里了,去小公司屈就是不想去的,别的大公司也没有坑,怎么办,很多人就走上了创业的不归路。

但是,创业才知道,你之前身在其位高高在上,不在其位就是个屁,积蓄花光,房子抵押,最后破产的比比皆是。

损失小一点的还能全身而退,去小厂老老实实再打几年工。奋力搏一把的很多最后一无所有,房子没了,和老婆离婚把债务揽在自己身上,开滴滴送外卖。

你说惨不惨。

3、延迟退休

这个之前就说了,就是个打补丁的政策,不过有Bug——失业。

文中这位高学历的资深职场男就面临这个问题了,他失业两年了,一直找不到工作,单位都不想要年纪大的人,但是还有二十年才能退休领养老金。

这二十年他要靠什么过活?

所以,他没办法了,向政府求助。

好在政府最后给了回复,找了三个岗位:

1、XX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销售经理。

2、XX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管理岗。

3、XX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城市合伙人。

其实,说句实话,这几个岗位都不好做,特别是第三个,基本不适合年纪大的人来做。

为什么大家都要向组织靠拢呢?现在知道了吧,不会失业。

-3-

结语

高考结束了,马上又到了报考志愿的阶段,看到今天的推文是不是有点感触。

存量时代,体制内、事业编、医生、教师,会越来越吃香。

未来发展方向,高科技、IT行业也还是朝阳行业,当然支持科技和实体也少不了金融。

至于我们这些心慌慌的人,说几个建议吧:

1、利用现有的人脉和经验,熟悉上下游资源,打造自己的独特价值,特殊的资源渠道、核心的技术能力…..总之,离开任何一个平台,照样能风生水起。

2、留后手做好转行的准备,做生命力更长的职业,医生、老师、考公是来不及了,先搞个副业,能利用之前经验和积累转行更好。

3、35岁前职场人尽量找一家温和的公司,避免岁数大被清理,至少也要和自己和解。明白自己是普通人,竞争力下滑是事实,现在焦虑是之前安逸,危机其实伴随一生不止35岁。

4、记住,家里没矿的话,三胎就先别考虑了。

希望大家到了48岁,可以有更好的未来。

就这样。

分享精选的内部信息,用眼界和知识成长,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可长按二维码加微信交流⬇️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