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事关“双一流”!这项重要工作,哪些高校表现最出色?

发布时间:2021-06-14 21:55:02来源:青塔

从第五轮学科评估到“双一流”考核评选,思政教育,都已是重中之重。

去年11月,教育部正式印发《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新增了“思政教育”这一核心指标,并将其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这也意味着思政教育将对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部此前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同样要求高校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明确强调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评价考核。

在“以评促建”的核心逻辑下,多举措打造一流的思政教育,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已经是所有高校的发力方向,以一流思政工作助力“双一流”建设,也成为了许多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战略。

因此,青塔团队结合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从思政教育党建组织建设、学生与辅导员荣誉评选、课程思政项目、思政教育示范平台等四个大方向着手,整理统计了2016年至今各大高校在思政教育建设上的表现情况,供大家参考。

//

党组织建设成效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基石,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已有多类关于高校党组织建设成效的评选,其中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最具代表性。

从评选结果来看,清华大学是近五年来在党组织建设上表现最好的高校,不仅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还有2个院系入选“全国党建标杆院系”,3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复旦大学、石河子大学、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思政教育建设成效同样突出,各新添了5个先进党组织。

除了石河子大学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在党组织方面表现出色的还有西南交通大学,新增了4个标杆型党组织。

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浙江工业大学新增了4个优秀党组织,贵州师范大学新增了3个优秀党组织。

//

学生和辅导员荣誉评选

高校思政辅导员和大学生群体,前者是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后者则是思政教育成效的直接体现。

“最美大学生”、“最美辅导员”、“研究生党员标兵”、“辅导员年度人物”、“大学生年度人物”等一系列评选活动,展现着他们的风采。

从统计结果来看,清华大学依旧在学生和辅导员的荣誉评选上一马当先,分别获选辅导员相关荣誉称号1人次,大学生类荣誉称号7人次。北京大学以6人次紧随其后,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同样也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除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外,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中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同样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辅导员和大学生。

在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杭州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燕山大学表现最为出彩。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除了党建组织评选以及学生、辅导员荣誉评选外,今年还有一份课程思政重量级名单出炉。

3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加快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

6月份,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和网络公示等,教育部公布了正式名单,最终确定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能够成功入选的课程无一不是育人效果显著、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的高水平思政教育范例。

从“普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大类的统计结果来看,仅有56所高校的入选课程数≥3项,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7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3所,分别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

//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公示名单中,还有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拟获批准。

从定位上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肩负着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的重任,需要指导和推进学校、院系、教师不同层面的课程思政建设,并形成广泛的示范辐射效应。

从公示名单来看,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均拟获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个,“高等教育类”和“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各一个,拟获批数量最多。

而在拟获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17所高校中,仅有4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为一再被强调的核心指标,思政教育成效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考核评价中的重要性正在被不断突出,对高校学科评估成绩和“双一流”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综合来看,在所有高校中,清华大学最为亮眼,几乎在所有纳入统计的指标中全线领跑,展现了绝对一流的思政教育建设成效。

而作为自身的优势领域,师范类高校的身影在各类思政指标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类型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思政教育成绩,杭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地方师范类院校也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

如今,第五轮学科评估和下一轮“双一流”评选工作正在进行,多方位加持之下,思政教育建设将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最终的评估结果,答案即将揭晓。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