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5 21:33:15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
经历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学的本源和医者的初心得到展示,人们对医学和医生有了与以往不完全一样的认识。这极大地提升了医务人员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去年,报考医学院校成为高考生的热门选择,医学院校的投档线普遍提升,相信今年也不会例外。
时下正值火热的高考招生季。往年,“选择学医”的话题几乎成了“固定节目”,备受社会关注,有鼓励优秀学子报考医学院校的,也有热议状元考生不学医的。
医学是人学、仁术,是照护人生命和健康的科学,是人类善良情感的表达和对伤害的救护,需要优秀者,更需要善良者。
优秀不是专指“状元”“考试第一名”,而是从人品到能力全方位的出色。医学欢迎高考状元加入,但仅仅是成绩一枝独秀而对医学没有半点兴趣的年轻人,可能并不适合做医生,也很难做个好医生。
近些年来,总有人担心医学的高门槛崩塌,担心未来医学后继乏人。其实,即使是大学,特别是医学院校扩大招生以来,医学院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依然高高在上。扩大招生其实也就是扩大了选择优秀学生的余地。
我们不必为优秀学子是否报考医学院校而担忧,更应关心的是这些情怀满满的学子们进入医学院校后,如何把他们打造成合格医生,让他们成为响当当的“状元医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李玲称,中国医学院校每年招收的医学生约有60万人,最后只有约10万人能成为医生。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怎么能全力教,学生又怎么能安心学?
面对如此现状,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思路。从进校开始,在医学生中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多中选优,优中选精。同时,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而不是等到毕业以后被无情抛弃。既培养了经过千锤百炼挑选出的优秀医学生,也给同样优秀但未必适合学医的年轻人更多机会。
我们呼唤医学回归精英教育。2018年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从全球高水平大学中招收学科基础宽厚,热爱医学,个性心理特征适合学医,具备成为卓越医生潜质的优秀本科生,直接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以培养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这是一种尝试,更代表了一个方向。虽然面向小众,只与极少数人有关,但确是参考国外先进模式、与国际接轨的有益之举。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在校医学生中实行严苛的淘汰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成本最低的切实可行之举,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不仅仅对学生,对学校和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可以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从而有机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医学院校的格局,终结医学院校大量扩招、医师大量无节制培养模式,让医学回归精英教育。
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我们仍任重道远。
文: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陈卫春
编辑制作:胡彬
审核:方彤
近期好文
关注
经验
诊疗
启示
法律
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