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6 10:59:29来源:徒步中国
我们不能用自己的人生去衡量一切
壮阔的景致提醒我们人类的渺小和脆弱
这种“渺小感”
对追求清醒者来说至关重要
——贡嘎西南坡徒步穿越
在蚺蛇尖晒到皮开肉绽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要到山里去?”在日乌且垭口高反到走两步就要蹲下来呕吐的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要到山里去?”“WhenIgointothemountains,thosemountainstellmeIamno-one.”那个世界上最应该被称为invinciblesuperhuman的人,七个月内完成了14座8000+雪山攀登的NirmalPurja给了回答。
“站在群山之前,就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在阿兰德波顿称之为“sublime(壮阔)”的自然之境面前,人类的身份、地位不值一提。跟无垠的时间相比,我们短暂的生命微不足道。那么把时间浪费在为身份而“奋斗”的游戏是多么好笑。
贡嘎西南坡徒步穿越,什么概念?
6天,徒步约80公里,最高海拔4900米;趟河,雪地,翻垭口;没电,没网,没信号;缺氧,高反,睡帐篷。被同行的小伙伴笑话,竟然第一次跟男朋友出游就五天没洗头!甚至脸都没好好洗过。可是领队说不洗脸可以防晒啊。
全程海拔示意。图源:两步路户外助手
前两天上升迅速较快,几乎没有适应期,所以出发前一定要调整好身体状态。
从电站开始断电断网,第五天到子梅村才有得充电、洗澡。网络要到第六天草科才恢复。把手机调至飞行模式可以避免手机一直搜寻信号而浪费电量。实测飞行模式下日常拍照录像,满电可以用三到四天。我跟七七都是第一次真正的雪山徒步(雨崩那不算),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没有概念,多方考虑选择了跟团。不仅有领队做饭还有驴背装备,靠谱。
没点意外,怎么算完美的出行
深圳-香港-成都
首先,搭高铁的时候,氧气被没收了。然后,因为是香港飞成都,入境的时候从深圳背了一路的苹果也被没收了。并且,非常后悔做了本次行程中最错误的决定:选了晚上11点抵达成都的航班。
到达后入境又等接机,绕了整个成都市到酒店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多了。还要收拾行李,洗这几天的最后一次澡才能睡。第二天六点不到就要出发,为了避开国庆出行高峰。本打算车上的七小时用来补觉,结果完全无法入睡。理所当然地睡眠不足导致高反。大家不要学我。
兴奋进山,一夜无眠
成都-康定-老榆林-电站-格西草原
一早酒店门口塞满了即将出发徒步的团。不只贡嘎,还有四姑娘山二峰、雅拉党岭等等。蛮神奇,大家此刻聚在这里,对即将发生的故事一无所知,各自精彩。早饭后出发,成都乘大巴到康定(海拔约2500米)吃午饭。继续到老榆林(30分钟车程),换乘当地藏民面包车或皮卡。跟家人通报了最后的位置就告别了网络,等着五天后讲一句“我在山里,没有信号”什么的也太酷了。
在这儿就要把驼包放蛇皮袋里,待会儿交给驴背了。老榆林到电站约20分钟车程,山路颠簸,但也癫不过刚刚进入山区兴奋的小伙伴。
花爷坐麻袋(花爷屁股裂开.jpg)
到了电站,就要背起包包开始徒步了。只有3公里的丛林穿越,就走半个小时,还是感受到了来自背包的恶意,怎么那么重!尤其是背着三个镜头+三脚架+自重超重相机包的七七,果断决定第二天三脚架给驴背。
到达第一天的营地,格西草原(海拔3400米)。已经散布了百顶帐篷,看来又是躲不过的人从众黄金周呀。
非常宽阔的一片草地,被群山环绕。唯一的豁口处能看到远处埋在云里的雪山。天气也极好,河水是玻璃般清透的蓝绿色。后期能做的就是努力复原眼睛看到的自然色吧。
建筑师搭的玛尼堆是不是透着大师般的灵动。但玛尼堆后来倒了,建筑师之耻。
等马帮等到天黑,营地拍了又拍,别人都搭好帐篷开始吃饭烤火,我们只能在越来越冷的山风中抱成一团瑟瑟发抖,厚衣服全塞驼包了。又困又冷,高反伺机而入,开始头痛。
马帮终于抵达的时候,星星也亮了起来。在小马哥的指导下搭起了第一晚的帐篷。就对着月亮西斜的方向,美得很。
就地取水、架锅、生火。领队大白和小马哥开始了晚餐的表演,切菜、颠勺、炖肉,超厉害的。
在路上遇到的人都特别可爱,一肚子的故事一腔热情,能聚在这里来的人必然有相同的热爱。开饭的时候星空愈渐清晰,忽然发现银河就横在头顶,好感动!这可是每天加班的时候都在想念的画面啊。营地上到处都在兴奋地拍照,我们想着等凌晨夜起,帐篷的灯都灭了再拍银河一定好看。
可是啊可是,还是太年轻了,没想到河谷之地会有那么浓的雾气。凌晨三点,拉开帐篷,湿冷的雾气就涌了进来。绝对的黑暗外加浓雾,开着手电一米之外都完全不可见。突然感觉这场景似曾相识,黑暗、浓雾、河水的声音和近在身边却看不到的马铃?莫不是青铜门内的终极??
运动导致头痛更加严重。之前睡帐篷都是充气睡垫,现在一张薄薄的防潮垫等于没有,感觉直接躺在了地上,还是斜的;马铃在耳边响了一夜,伴着时不时的驴叫;肚子咕噜咕噜一直不舒服;B1000的黑冰热到心燥,拉开拉链冷风又嗖嗖。担心七七晚上会难受,结果我一夜无眠,他睡得倒还好,我好难。
身体,成了最难缠的旅伴
格西草原-两岔河-下日乌且-上日乌且
上午的八公里都在和自己的身体做斗争。一会儿舒服,一会儿想吐。基本上还算平缓的路段,感觉像走了一个世纪,却还没走到一半。
别人家驴友都换了裙子拍起美美照片了,我和七七一个头痛,一个想吐,跟同队的另一对走到绝望的情侣竞争起倒数第二的位置。
终于到了两岔河(海拔3800米),实在扛不住选择了骑马。国庆价格600一天,据说平时全程六天骑马是1200。另外去年大逃亡是2000一天。
不过骑马的体验也是蛮神奇,开始特别紧张导致更加想吐,后面熟悉了节奏就可以为所欲为。
感觉骑着马又走了一个世纪,各种上坡,碎石路,趟河。
到达上日乌且营地(海拔4350米)的时候,还不到下午四点。营地里已经稀稀两两地搭起了帐篷。忍着头痛和强烈呕吐的冲动,用龟速搭完了帐篷。这次学乖了,帐篷搭在平地。至此已经不管不顾地上是泥土还是马粪,随地一坐,起飞无人机。
看,山坡上那些和岩石融为一体的羊群,就是贡嘎山区出镜率颇高的岩羊。队友陆续到达,我躺在帐篷里一动不动,犹豫明天到底是下撤还是骑马。天都黑了,终于听到有人一屁股坐在我帐篷门口。哦嚯,七七他果然自己走回来了,好厉害!然后牵起他跑到山上吐了起来。感觉舒服多了。
晚上山间又起了雾。不,更像是舞台的干冰,就那么一股从山口悄悄飘了进来。这,莫不是蛇沼鬼城的入口?
嘉子峰顶的银河。天刚刚暗下来,星星就迫不及待登场了。趁着雾气没蔓延开,七七就扛着三角架出了门,在寒风中拍了全程唯一一张银河(太多失误,被华为按在地上打),回来的时候小伙伴怕我冷把我包成了包子,哈。凌晨一点下起雨,密集的雨点打在帐篷上,感觉帐篷四周都浸湿了。听着隔壁睡袋的呼噜声和隔壁帐篷翻来倒去的声音,又是一夜无眠。
最痛苦,莫过早上收帐篷
上日乌且-上日乌且垭口-莫溪沟-冬季牧场
动一动就头痛欲裂。而且果然雨水浸湿了帐篷,打湿了包包。所以放在帐篷里的包包也要套上防水袋啊。鞋子也要收进帐篷,垃圾袋也是。不然半夜马儿会来翻垃圾。今天是最难的行程,也是景色最美的。21公里,还要翻过4900米的日乌且垭口。昨天那对情侣一个发烧,一个呕吐,选择了下撤。在我昨天还在犹豫下撤还是骑马的时候,七七已经预订了今天的两匹马,靠谱。
刚跨上马藏民大哥就把缰绳塞我手里:“喏,抓住了,自己骑。”
一脸蒙?哈?然后就被迫学会了骑马。
而且我今天的马特别有自己的想法,特立独行,特爱超车。
马队还没出发它就开心地在营地小跑起来。出了营地便是上坡,别人的马中规中矩走道儿,它噔噔噔绕到坡儿上开始超车。山体太斜,基本没路,它便跳上跳下。累到哼哧出气,还回头瞪了我一眼。这,大概叫“上马威”?
幸而昨天掌握了基本要领,不至于像另一位队友,一路一直被甩下来。跟马儿沟通了感情,开始听话起来。除了一路超车和某次走到雪地上没了路,自己原地掉头回来,还挺酷的。
之前营地还有些低矮的灌木,再往上走,没有了植被覆盖,土地裸露出来,铺着薄薄的雪。想来昨天营地里下的是雨,这儿下的应该就是雪了。和去年国庆暴雪比起来,今年的天气着实很照顾我们,但少了些仙气。
一路上遇到不少重装徒步的大佬,锅碗瓢盆,帐篷睡袋全部自己背,还能健步如飞。在马上不能自由拍照,只能出一些奇怪的构图,这是虚弱付出的代价。
到了垭口回头等他们,甩下好远。
我们队的另外三名马友和康巴小哥扎西
翻越垭口这段太陡,要下马自己走。这不过百米的坡四个人大概爬了半个多小时。过了那不到一米宽的日乌且垭口,便是通过了最难的关卡。
4900米的垭口上难得有信号,给妈妈打电话报了平安。
垭口的另一侧,天地尽收眼底,无限辽阔,像送给成功翻越者的礼物。
下坡的两公里,一眼便望到头,可是真的走到绝望。几乎五十米就要停下来。吐了两次。最虚弱的时候,身边是最壮阔的风景,这样也好。
人们总是忙于奔向目的地,琢磨着未来和过去。“此时此刻”的概念能在脑海里停留片刻难而又难。缺氧的时候便停在山坡上望向雪山,像画家一样观察。云从哪里升起?山脊是如何走势?雪顶在刺眼的阳光下是什么颜色?
在千年的冰峰面前,人就像迟来的尘埃。
“在它们下面,是我们的恐惧和悲伤之所。那里有我们的同仁和敌人,而现在,他们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坡度很陡,但马帮也要来回翻越垭口。若不是徒步者带来的商机,他们还会选择在这儿度过一生吗?
顺着峡谷蜿蜒的方向过去,即是莫溪沟。这段路很长,且翻了垭口体力有很大幅度的下滑,建议大家徒步时加快脚程,随时注意补充能量和水份。
十分佩服当地人的脚力,嘴里吆喝着马,脚下一刻不停。我们给徒步路线难度划上1、2、3级,穿越来越贵的保护壳,还必须打上防水、支撑、保护性的标签。可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们来说,这不过是每日必走的路。一双胶鞋、一件皮衣、一顶帽子,啥都不用多带。
莫溪沟尾到冬季牧场需要过两条河,夏季冰川融化,河水湍急,可能需要骑马过河。一般都有独木桥,水不大的话撑着登山杖勉强过得去。
莫溪沟的秋色全程最美,湖水静谧,芒草金黄。这么多诱人的元素,可是不能下马,喝水的空儿都没有,好气。马儿累了还脱个队跑到山上吃草呢。
莫溪沟有营地,但不大。再往前走3公里就是今天的营地,冬季牧场。灌木丛生,并不是一个很好搭帐篷的地方。不过倒不会像昨天一样发生找不到厕所的尴尬。而且地面坑坑洼洼,有些积水。马帮小哥提醒今晚会下雨,要把帐篷搭在斜地上,这样才不会积水阴湿帐篷。原来如此!
花爷捡垃圾前两天的营地都蛮干净,水源充足,相比之下今天就颇惨了。整个营地只有一处水源,而且水流很小,河里堆满了垃圾。想起前两天看到《美国小伙贡嘎山下越野跑捡垃圾》的新闻,同志们还需努力啊。
扎西在跟小马哥讲他的“爱驹”和“六万块马鞍的故事”贡嘎山地区居住的大多数藏族,是生长于藏区三大地理文化区域之一的康巴人。百度百科里介绍康巴民族的性格:天生商人、性情豪爽,爱好游牧。几天相处,感觉确实如此。我们每个队的马帮都是固定的,从头跟到尾。我们搭帐篷,他们也搭帐篷。我们煮饭,他们一起吃。虽然有些语言不通,但“扎西德勒”世界通用。不过一直没搞明白他们说的到底是四川话还是藏语,又好像都有。
是谁说,康巴人的血液里淌着游牧部落的粗狂和行吟诗人的忧伤。
今夜大雾,没了星空,指星笔倒很适合这个天气
走慢点,也无妨
冬季牧场-三岔口-贡嘎寺
海拔下降到3800米,终于睡了这几天最舒服的一觉。难得元气满满,开开心心出发,结果还是被大部队落到最后。走慢点也无妨,重要的不在于行走速度,而是亲身体验。
你能看到躲在雾里的那棵树吗?
或者藏在草丛中抹了苔藓酱的骨头?
冬季牧场到子梅村贡嘎寺三岔路口有18公里,全程原始森林穿越。岔路颇多,上上下下,很多人称之为“崩溃坡”。但不要被这个名字唬到,我们以为会是连续的大上坡非常崩溃,以至于丛林里上下的时候一心想着更绝望的在前面,没反应过来“崩溃坡”就已经过去了。
三岔路口有贡嘎寺售票处,离贡嘎寺(海拔3750米)还有3公里,也可以乘坐当地人的摩托车上下。通常人们会选择在贡嘎寺周围搭帐篷,或睡寺内通铺。但黄金周,寺内寺外没有位置,很多驴友便只上去看一眼,再徒步到子梅村住宿。
贡嘎寺外神山的方向。山间浮云万变,来得早的人恰好看到贡嘎山,而等我们到它便隐了身。
“一切如此安寂,我躺在高僧留下的庙中,帐子面向其龛。屋外的冰川流吼石动。神寺在这异谷呈现魔影。我瑟瑟发抖。今日在这里,在喇嘛寺金身道场,我木然一身倾听贡嘎冰峰的风暴霹雳……时间可曾倒流千年?梦想乎?现实乎?”
——约瑟夫·洛克1930年于贡嘎寺
夜雨淅淅沥沥,我们也躺在高僧留下的庙里,帐子面向其龛。屋内的气氛热火朝天,八个女生睡通铺聊到四处乱飞。话题无外乎感情,感情和感情。我躲在睡袋里口干舌燥,心想外面男生的帐篷也就是打牌吧(还有睡觉的)。谁还会听到屋外的冰川流吼?谁还会感慨时间倒流?梦境?现实?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向尘世外瞥上一眼。”大刘说的都对。
我眼里的风景,你看得到
最幸运的莫过于,你看得到我眼里的风景,即使只是一滴水,一棵树。
全程下坡,又是深林,走起来很是舒服。慢悠悠地走着也不着急。
晨雾还弥漫在路的尽头,没有完全散去。马帮的铃声从雾里来,又到雾里去。空气湿湿的,和着树木和泥土的香气。凌乱的树枝像刚刚睡醒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头发。松萝的每一根须上都挂着露珠。那些躲在苔藓里的小精灵,它们并不在乎这个世界是否老旧或悲哀,只把脸埋在树林里,大口吸着山野的灵。
一切都刚刚好描绘两个词:清晨、森林。
三个小时后,到达子梅村。这么多天终于见到了村落。而且是有电,有热水,有炒菜和热面条的村子!
洗过热水澡,便坐车去子梅垭口。一车可坐六七个人,350元一车。子梅村海拔只有3300米,子梅垭口4500米,直升约千米。公路盘旋而上,刚到山脚下便大雾环绕,越往上走雾越浓。我一直盯着海拔表,期待天开云霁的机会。还有500米,还有200米。终于在拐到山顶平台的时候冲出了迷雾,天空破蓝,奇了!
虽然云遮雾绕,但终究和贡嘎山打了照面。无人机,延时齐齐上阵。拍到“酒足饭饱”,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云海里悄然出现一道彩虹!真是奇了!(也没那么奇,因为下了冰雹)
当大家都在认真的拍彩虹的时候,遥远处的一座山尖尖露了出来,三角形,在阳光下甚是好看。拿出手机拍成了这样,没想到意外得好看。先前觉着恼人的电线也成了独特的构图元素。
你看,旅行的乐趣更多的取决于当时的心境。同伴在抱怨天气不好,没看到贡嘎全身,我却因为一张意外的照片乐得开心。
野牛般的景致
子梅村-巴王海-烂碉楼-界碑石-草科
起床就看到窗外这派景象,晨雾可真可爱。
最后一天的十四公里,前几天走在前面的伙伴一反常态地放慢了脚步,嘻嘻闹闹。是留恋山中的美景和刚刚建立的友情。
路过巴王海的时候,遇到从草科来的一日游团。看着那些穿着靓丽甚至踩着皮鞋的游客,再瞅瞅我们满身的泥泞和臭汗,十分感慨。
英国作家伯克把世界上的景致分为两类:
一类如“耕牛般”,没有杀伤力,一点也不危险,并顺从人类的意志的;
另一种如“野牛”般,庞大、空旷、晦暗,延绵不绝且无穷无尽。最后,哦对了,不要对草科温泉抱有期待。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本文所有内容均为Fier斐儿原创。访问者可将本文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作者的合法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不注明作者及文章出处等,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作者的书面许可,侵权必究。
点击下面小程序,一起去贡嘎转山吧
▼
欢迎关注《徒步中国》
▼
《徒步中国》活动商城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徒步中国》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