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小学三年级“爬墙手倒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7-09 10:26:52来源:青少年运动

巧设情景活用器材助学生收获成功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体育课堂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爬墙手倒立的教学,有效地发展学生力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动作姿态和身体形态创造条件。

二、相关分析

(一)主题分析

本课次以“小树苗快长高”为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练。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授课的对象是我校三(3)班学生共3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5人。

1、安全知识:本班学生没人知道对爬墙手倒立动作相关知识,安全意识不强。

2、运动技能:70%学生能做到脚放高处直臂支撑,3位学生因为身体较胖,上肢力量不足,不能完成支撑移动。

3、运动参与: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听讲,参与学练积极性高,有两名同学学习习惯较差,需要着重关注。

4、健身兴趣:学生对参与爬墙手倒立这类有较高难度的动作很感兴趣,90%以上学生能坚持勇于挑战。

5、人际交往:本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表现欲较强,不善于合作,缺乏相互帮助、相互体谅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爬墙手倒立是小学三年级身体活动部分支撑与悬垂教学内容,主要发展学生上肢、肩部肌肉力量以及身体倒置时控制成直体的协调能力。通过技能练习,提高身体空间感,改善身体控制力。本课是第二课次,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爬墙手倒立的多种练习方法及锻炼的作用。

(四)教师分析

作为一个教龄十年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上始终以“健康第一”的为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为主。体育教师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身体状态,有难度的动作亲自示范,让学生对所学动作有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五)重点、难点

1、顶肩立腰、保护与帮助

2、顶肩立腰

三、学习目标

1、熟知并掌握爬墙手倒立的不同练习方法及好处,能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不同器材进行爬墙倒立的练习。

2、学会爬墙手倒立动作,预计65%-70%的学生能做到顶肩立腰、直臂支撑,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能力。

3、学会“造型游戏”创意活动的方法,遵守游戏规则,努力尝试,团结协作。

4、养成团结互助的品质,构建相互协作、相互关爱的学习式团队。

四、主要教学特色

(一)寻找根基,见证成长

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在进行爬墙手倒立的练习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支撑点,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垫子上贴上彩色的小手印,将树木的根基具像化,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快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支撑点,进而提升爬墙手倒立技能习得效率。

(二)丰富器材,学有余力

爬墙手倒立所需的器材以墙为主,但过多的爬墙练习,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考虑到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可以运用跳箱、跳马、乒乓桌及各种垫子创设出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在多样的练习环境中进行练习。提升课堂中的练习气氛及练习效率。帮助学生明确倒立动作中的重难点:顶肩立腰、并腿,并促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不同难度的生长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优发展的机会。

(三)互帮互助,凸显爱心

倒立动作存在一定的挑战及危险,因此保护与帮助尤为重要,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动作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并学会如何自我保护、相互保护,教师合理分组,并安排每组学生在小组中的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养成伙伴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关爱的精神。

五、预期的教学效益运动负荷

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掌握爬墙手倒立的练习动作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65%—70%的同学能正确、独立地完成爬墙手倒立动作,动作稳定、姿态优美。知道认真负责的保护同伴和团结协作的意义。

六、问题的预设和解决方法

问题预设一:学生完成倒立时的恐惧心理。

解决方法:大都发生在胆小同学身上。课堂上教师采用亲自保护与帮助,让他们减少练习的恐惧。

问题预设二:在完成倒立时,出现塌腰、撅臀以及屈膝的现象。

解决方法:教师在课中着重指出这些问题,并设置安排学生做检查员,关注、解决问题。

投稿邮箱jsc@jsc.org.cn!

往期更多精彩内容

热点聚焦

训练教学

青少年运动www.jsc.org.cn

  青少年运动(JuniorSportsCenter)是由睿泽体育创立的青少年体育教育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我们倡导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传播最新的体育教育资讯,分享青少年体育教育经验,并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和教练提供专项教学培训和指导。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

↓↓↓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