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历史 文章内容

好书榜|对历史的别样书写,唤醒我们重新进行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16 19:30:25来源:深港书评

晶报·深港书评

深港书评

为你带来2021年0701期好书榜

本期好书榜,我们推介了两本自传体式的虚构类作品,《我从哪里来》的作者萨沙·斯坦尼西奇是自青年时期从南斯拉夫移民到德国的难民,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天然具有跨文化的视角,去反思一个人的“出身”究竟是如何构成的,它又会带来怎样的深刻影响。《浮木》则是《秋园》的续集,年过八旬的作者杨本芬依旧在书写着她个人记忆中那些普通人的故事,书写那些微小、短暂,但却是鲜活的人的命运。

非虚构类中,我们推介了微观史学的代表作《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它通过揭示一个曾不为人知的磨坊主的心灵世界,映射出了足以颠覆我们以往认知的历史社会图景。此外,上榜的《鲸之殇》《伟大的秘密:从二战芥子气泄露事件到癌症化学疗法的发现》等非虚构类好书,同样是聚焦于一段历史往事,试图对历史进行别样书写,唤醒我们重新进行思考。

虚构类

《我从哪里来》

(德)萨沙·斯坦尼西奇著

韩瑞祥译

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6月

在呈递给德国移民局的履历表上,我写道:1978年3月7日,我出生在德里纳河畔的维舍格勒。出生前的几天,德里纳河躁动不安,波涛汹涌。在我人生最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随着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战争爆发,我和母亲逃亡到德国。我的家族分散地生活在整个世界,和南斯拉夫一样四分五裂,无法融合到一起。2009年,我回到维舍格勒探望奶奶,第一次和她一起来到奥斯克鲁沙村:一个只剩下13个居民的村庄。爷爷就生在这里,也葬在这里。在做梦的南斯拉夫岁月,父母仍在樱桃树下翩翩起舞;而沧桑归来,我站在古老的群山中,寻找祖先的起源。

《寻琴者》

郭强生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年7月

《寻琴者》是台湾作家郭强生继《断代》之后全新长篇,讲述一段如钢琴曲般悠扬动人的故事:一位拥有过人音乐天分的钢琴调音师,少年时的遭遇让他放弃成为钢琴家的梦想,人生也停留在逝去的时光与情感之中。一位年逾六十的生意人林桑,因妻子死后留下的一架钢琴与调音师相遇,两人结伴踏上寻琴之旅……

《浮木》

杨本芬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7月

《浮木》是《秋园》的续集。一位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以及中南腹地那些家人、亲戚、乡亲们的故事,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像水中的浮木般起起伏伏、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他们的命运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有的从此破碎,有的尚有一线生机。文字中涉及的人物,其生命多数不复存在,恰如泡影破灭于水面,闪电消失于天空。作者通过回忆,讲述了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这一生,像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短暂。但在露珠破灭之前,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蟑螂》

(英)伊恩·麦克尤恩著

宋佥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5月

《蟑螂》是麦克尤恩最新的中篇小说,描写了一只蟑螂的神奇经历:从议会大厦千辛万苦爬到首相官邸,醒来之后,蟑螂居然发现自己占据了首相吉姆·萨姆斯的身躯,同时也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作为英国首相,吉姆·萨姆斯的使命就是实现人民的意志——在英国贯彻“反转主义”,甚至要向全世界推行。无论是党外的反对派,党内的异见者,还是议会民主的原则,都不能阻碍新首相完成他的使命。

非虚构类

《鲸之殇》

(加)法利·莫厄特著

高建国/李云涛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本书为加拿大国宝级作家法利·莫厄特为鲸类发声的经典环保之作,讲述了一头怀孕母鲸被困海湾,被人类无情射杀的悲惨故事。人类无情而残忍的扫射,雄鲸不离不弃的守候,作者努力而徒劳地寻求救援,整个故事温馨与悲伤、残酷与绝望相交织。此外,全书亦详细梳理了两三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大海域中所有鲸鱼惨遭屠戮、几近灭绝的真实情况,揭露了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批判了人性的自私与丑陋,读来令人触目惊心,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伟大的秘密:从二战芥子气泄露事件到癌症化学疗法的发现》

(美)詹妮特·科南特著

胡小锐译

中信出版·鹦鹉螺

2021年6月

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二战”时期德国对巴里港的一次毁灭性空袭竟然启发科学家发现了癌症的化学疗法。本书讲述了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揭示了亚历山大如何与军方的保密机制抗争,排除各方阻力,艰难地得出这一重要发现。

1943年12月2日,德国空袭位于意大利的巴里港。在这次空袭中,上百吨芥子气炸弹泄漏,造成约1000名盟军或海员死亡。事后,盟军高层将领决定隐瞒此事,因为秘密持有化学武器这一点无论从战术上还是舆论上都对盟军不利。由于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决心掩盖此事,空袭巴里港成为“二战”时期秘密的军事事件。

中校斯图尔特·亚历山大是此次事件的亲历者,也是真相大白的重要推动者。他经过专业、缜密的调查,发现了受害者病历中的异常之处,得出芥子气可能会对癌症有治疗功效的结论。他对此事的调查受到了军方的阻挠,但他没有放弃对真相的追求,而是不顾个人安危,尽己所能,将报告呈交给他能接触到的人士,使得后人在重新调查此次事故时有了一手资料,也揭开了科学家用化学疗法治疗癌症的序幕。

《奶酪与蛆虫: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

(意)卡洛·金茨堡著

鲁伊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向伯利恒跋涉》

(美)琼·狄迪恩著

何雨珈译

中信出版集团·大方

2021年6月

本书是美国文化偶像琼·狄迪恩的代表作,是第一批向公众揭示二战后美国繁荣表象下失序现实的作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掀起现象级的热议,并由此成为影响至今的美国文学殿堂级非虚构写作。书中收录了琼·狄迪恩20多篇名作,包括《向伯利恒跋涉》《加州梦》《黄金梦里人》等。

狄迪恩以冷冽笔锋和灼热自我,疏离又深陷,还原了1960年代的美国,特别是加州的反文化潮。“万物解体,中心再难维系”:社会繁华昌盛的表象下,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已然开始崩塌,而新的未来却遥不可及。社会彻底走向失序,中产阶级生活危机重重,嬉皮士运动兴起;一整代人沉浸在虚无与迷惘中,作出近乎可笑的无力反抗——这是触及美国一个时代灵魂的完整记录。

综合类

《把宇宙作为方法:天体物理学家写给所有人的101封信》

(美)尼尔·德格拉斯·泰森

阳曦译

未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6月

本书精选了世界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尼尔·泰森与读者之间的101封书信,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多年。泰森从宇宙的角度出发,解答了关于科学、信仰、哲学、人生中的大量问题。很多信里蕴藏着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体会过的那种渴望:寻找生命的意义,孜孜不倦地试图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和宇宙中的位置。这些问题既有来自专业人士的困惑,也有普通人的迷茫。通过这些提问与解答,我们可以认识到宇宙与现实世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问题和困惑都藏在你所树立的宇宙观当中,跨出自我的维度,学会用宇宙视角看问题,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蚂蚁社会: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

(德)尼尔斯·韦贝尔著

王蕾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2021年7月

“人像蚂蚁”这个古老的比喻,就像“比喻”本身一样古老。从作家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们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个体到整体的社会,从君主制到民主社会,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式全能国家到《美丽新世界》中的集权乌托邦,再到原子化、网络化的后现代社会,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了巧妙的一一对应。

作者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这一类比的迷人历史。在本书中,蚂蚁,成为人类社会的绝对隐喻。人不是“像”蚂蚁,人就是蚂蚁。

选书/深港书评编辑部

主编/谢晨星

整理/余梓宏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