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01 07:51:45来源:品读诗词歌赋
文|网络·图|网络·编辑|译史
八一建军节
今天的诗词,摒弃所有的风花雪月、爱恨嗔痴,只留满纸的雄心傲骨、壮志豪情。
忠义赤诚的性格,刚强好义的个性,这便是中国军人骨子里的血性。
战争年代,血性代表着保家卫国,扬刀疆场。
和平时代,血性代表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路遇不平敢于挺身而出,和黑暗抗争。
血性是一个男人最应该有的品质。
建军节这天,让我们重温那些壮怀激烈的血性诗词,感受古人的雄风气魄。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当国家遭难的时候,赤胆忠心如岳飞,愤怒地头发都竖了起来,报国无门,只能仰天长啸。
靖康之变的耻辱一天没有被雪洗,心中的愤恨就一天不会熄灭!我要驾着战车将贺兰山踏为平地,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等到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国家遭难时,战歌响起。
谁说我没有衣服穿?我与你一同穿上战袍。开战在即,我已修整好我的戈与矛、准备好了甲胄与兵器,我们一起共同杀敌!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把连绵的雪山遮得严严实实的,雪山上一片暗淡。
边塞的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守边的将士身经百战,纵使铠甲都磨穿了,一腔壮志也不会熄灭:不完全打败进犯的敌人,誓不回乡!
过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国家危在旦夕的时刻,百姓也如浮萍一般漂泊无依。自古以来,人终将一死。
既然如此,倘若能在这样危难的时刻为国家、为百姓效力,就算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毫不推辞。
少年行
唐代: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血气方刚的少年,刚刚成为一个军人,就跟随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白马篇
两汉: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听闻国家边境军情紧急,敌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进犯。为了守住无数百姓的现世安稳,从小就苦练了一身的武艺的幽州和并州的游侠儿们骑着白色的战马,向着西北的方向飞驰而去。
既然上了战场,早已忘掉了个人的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这就是他们悲壮而英勇的决心。
今天,对所有守护着中华的军人们说一句节日快乐,你们真的辛苦了!
守护着万家灯火的你们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我们为你们致敬!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