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军事 文章内容

退役18年拥军18载,她说“一见到军人就觉得是一家人”

发布时间:2021-08-12 19:56:32来源:央视军事

18年走进过100多座军营

有数不清的“兵弟弟”“兵妹妹”

今年是退伍军人曹恒

拥军的第18个年头

近日这位“80后”小姐姐被评为

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

“犯傻?为名利?

我只是做一个感恩的人”

曹恒,江苏徐州人。1999年,她参军入伍,到东南某海防部队服役。

2003年退役参加工作后,她省吃俭用,攒钱给需要帮助的军人买慰问品,把对军营的爱化为拥军行动。

这些年有很多人不理解曹恒,说她犯傻、为了名利。面对这些质疑,曹恒从不辩白,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还有更多事想为官兵们做……

曹恒说在她小时候听父母说得最多的就是:“解放军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心里早早埋下了“感恩解放军”的种子。

▲曹恒哥哥(左二)曹恒母亲(左三)曹恒父亲(右三)曹恒(右二)

“一定要报答亲人解放军”

1985年的一个雨天,曹迎军、倪振娥夫妇拉着几百公斤的煤块冒雨匆匆往家赶,因天黑路滑,不慎连人带车翻进路边的水沟,夫妇俩被死死地压在板车下。

危难之际,是两位路过的解放军把夫妇俩救了上来,并把他们送到附近医院救治,等夫妇俩脱离生命危险,两位解放军便悄悄离去,连名字都没留下。

这次相救的经历,让曹迎军一家对军人充满感激之情。那时起,夫妇俩便暗自决定“一定要报答亲人解放军!”

80年代末,曹恒的父母买了一辆中巴车跑客运,第一天上路就挂上了“拥军车”标牌,“军人乘车一律免费”。

30多年过去,不变的是“军人乘车一律免费”,变的是他们身体力行做了更多拥军的工作。

上高原、走边关,从训练场到抢险救灾一线;从喀喇昆仑高原到辽阔的海疆……很多部队都留下了他们一家拥军的足迹。

如今,曹恒的爱人、嫂子都是家里的“拥军队员”。曹恒的儿子、侄子也想要成为一名军人。

接过拥军接力棒

她有了更多“特殊”身份

2008年汶川地震,曹恒一家紧急采购物资,昼夜行驶到地震重灾区,当时余震不断,曹恒的母亲说:“咱们的命是解放军给的,我们来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真没了,也值。”

曹恒的母亲倪振娥说:“我活着就要拥军到老,如果死了就把遗体捐献给需要的军人。”

▲曹恒父亲(左一)曹恒母亲(右一)

曹恒的父母逐渐年老,曹恒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化身成光荣院老人“孙女”、军烈家属的“女儿”,也是官兵心中的“姐姐”。

曹恒在光荣院结识了先天残疾的烈士遗孤许邵峰爷爷,从此“爷孙俩”结下了深厚感情。每次见到曹恒来,都会开心地说:“俺孙女来了!”

2017年,许爷爷因心脏衰竭去世,没有见到亲爱的许爷爷最后一面,是她最遗憾的事情。

2019年,曹恒代表全家看望杜富国及其家人。“路上我一直在想,要怎么安慰富国弟弟,谁知道见了面,他是那么阳光开朗!”

曹恒还经常给杜富国家人寄送慰问品,杜富国的母亲也把曹恒当作亲女儿。

在福建,曹恒还有一位“兵弟弟”郭振钦,他曾是一名优秀的士兵,却不幸身患血液肿瘤疾病。曹恒像亲姐姐一样鼓励郭振钦好好养病,坚强地活下去。

有位叫扎西的战士,退役回家后,尽自己所能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上学。扎西说:“曹恒姐姐是我的榜样,她让我明白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曹恒经常收到战士们的感谢和祝福。一句句,一声声,情真意切,温暖感人。“这种感情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见到军人,就觉得是一家人。”

曹迎军、倪振娥夫妻俩会定期召集曹恒和哥哥开家庭会议,商量要去哪个部队送慰问品,还要去看望哪些烈士家属。曹恒静静地听着父母的计划,一条一条写在记事本上……

从首届“最美拥军人物”

曹迎军、倪振娥夫妇到

第三届“最美拥军人物”曹恒

两代人

三十年

坚定地走在这条

温暖的拥军路上

推荐阅读

监制|刘一鸣

主编|徐蕾莹

记者丨谷帅

编辑|张聪李红

©央视军事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