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旅游 文章内容

骑骆驼、逛沙漠、看雪山,大西北 YYDS!

发布时间:2021-08-23 12:49:43来源:if爱与美好

新一轮疫情原因,大家的旅游计划是不是都被耽搁了?

可能会很拉仇恨,但if姐还是想说:我们在疫情之前,就已经玩嗨了。

五月底,if姐带着if小伙伴,深入西北边陲大漠,开启六天五晚之旅。

每天2w+步,开心到不想回。

今天这一篇,美图大赏+大西北旅行避雷防坑指南,收藏就完了!

疫情结束后,浪起来呀!

Day1

出发日,好心情最重要

我们的路线是北京-兰州-张掖-敦煌-北京。

一路走走停停,可以看遍大西北的美景。

出发第一天,一早乘坐早班机,从北京抵达兰州。

兰州很适合作为挺进西北的中转站,一来可以适应气候、饮食,二来甘肃省博物馆也很值得一看。

“彩陶”、“丝绸之路文明”、“古生物化石”展品都很丰富。▼

来了当地才知道:

首先是吃。

甘肃省博物馆对面就是兰州最大的商场:兰州中心。

可选的美食很多,价格也不贵,来这大口吃肉,感受西北的豪迈。

其次是出行。

在这里,滴滴没有那么好打,路边拦出租更容易喔。

展馆必看:

参观甘肃省博物馆(现在疫情期间,最好提前预约),必看这几件。

中国旅游的标志性国宝:铜奔马。▼

乍一看精妙绝伦,再仔细看,精妙中又透出一丝丑萌,这张马脸真是无法细看

定格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跃飞鹰的刹那瞬间,精准掌握力学平衡原理,被列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魏晋墓壁画砖

《驿使图》画像砖(博物馆内为复制品)出土于魏晋墓葬群,在众多画像砖中,最为独特。

砖上绘有一信使,头戴黑帽,左手持啓传文书,跃马疾驰,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

这一文物打造于1600多年前,被认为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古代邮驿形象资料。

《驿使图》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邮政“形象大使”。

玻璃莲花托盏

“沧桑不改剔透形,莲花托盏舞风华”。

玻璃莲花托盏出土于定西市漳县汪世显家族墓。▼

这种蓝色内地不常见,常在波斯出现,汪世显的家族在当时非常显赫,才能拥有这一稀有色料。

玻璃托盏为普蓝色玻璃制成,盏为七瓣莲花形,边沿呈八瓣莲花形,腹壁呈正八角形。

工艺精湛,是迄今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元代玻璃托盏。

总之,这里的镇馆之宝看不完,对历史感兴趣的ifer可以来细细品鉴~▼

当然,也能收获不少表情包。

集赞妙招:

一定要去博物馆咖啡厅,尝(拍)一(拍)尝(照)网红咖啡。

点一杯马踏飞燕咖啡,上面是铜奔马图案。▼

还有各种文物的图案,秒杀一片。▼

逛完博物馆,就可以找找附近的馆子吃晚饭。

我们住在凯悦酒店,毗邻黄河,吃完晚饭就去黄河边溜达溜达消消食。

当时我们去的时候,还有人在黄河里游泳,if姐的小伙伴说:是不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第一天的行程不宜太累,欣赏完美丽的夜景,早点洗漱休息。

Day2

一路邂逅“新鲜”美景

第二天,兰州出发前往张掖。

我们选择的是兰州到张掖的动车,车程约3.5小时,沿途还可以看各种美景。

来了当地才知道:

一路上景色特别美,美到舍不得眨眼,困意全无。▼

途中穿过青海地区,雪山、草甸尽收眼底。▼

最好选靠窗位置,可以拍无数大片,丝毫不考验技术,随手拍都足够震撼。▼

抵达张掖后,我们选择的是当地比较知名的张掖宾馆。

张掖宾馆地理位置比较好,步行距离就有一个吃饭的园区。去张掖七彩丹霞一个小时左右,也不算太远。

经过中午的休整,下午三点,出发前往张掖世界地质公园。▼

游览建议:

这里有两种门票可选,深度游和普通游。

普通游是去最外面的四个观景台,无法深入七彩丹霞景区,门票75元。

if姐为大家买的是深度游,345元,包含3个核心观景台,是常规门票不会去到的区域。▼

也建议大家可以pick这个,导游讲解很细致,而非走马观花地游览。

奇奇怪怪却有意思的知识增加啦: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太震撼了,宛若上帝打翻了调色盘。

“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地新衣谁剪裁”~跌宕起伏的山脉被大自然染上了彩色。▼

这里是国内唯一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由风蚀加流水侵蚀而成。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均在此取景~

导游还和我们说,紫霞仙子等至尊宝,就是驾着七彩祥云,到七彩之地。

这里是浪漫的。

每一个景点的取名,都是意会,想象形似。

卧虎:

彩虹桥:

万象琉璃:

这里是需要想象的。

万象土林谷,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奇观。

狮身人面:

金蝉问道:

龙盘虎踞:

佛国秘境:

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妙手,把各种意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因为这些景观都是风化而成,所以造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说不定过些年又是不一样的意象。

这里也是值得仔细研究的。

张掖七彩丹霞极具科考意义,宛若天然的实验室,对于研究气候变化非常有价值。

黄色代表气候稍湿润、绿色代表很湿润、红色代表非常干燥。

但一定要注意,这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只能走栈道,不能踩上去喔。

Day3

路上奔波,也很快乐

酒店内早餐,一早我们就乘车前往嘉峪关市,从张掖到嘉峪关,车程约3小时。

中午吃了一顿小馆子里的特色面食,量大美味,价格还不贵。▼

吃过午餐后,立刻冲向嘉峪关长城。▼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为明长城的西端起点。

南依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凭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仅15公里,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明朝在此建关城,城内有城,城外有壕~▼

参观这种景点,建议一定要配备一个导游,很多细节故事自己看根本体会不到。

比如城墙上放的这块砖,也叫嘉峪关“定城砖”

据说,这块砖放在那里已经有几百年了,没有人敢动它。▼

明朝有个著名建筑师叫易开占,因为刚正不阿,受当地官员嫉妒。

于是给他提出一个极为苛刻的要求:修嘉峪关长城所用的砖,一块不能多,一块不能少。

易开占接受了这个挑战,结果施工完成之后,只多出一块砖来。

监事官跑来质问易开占,为什么没达到他的要求。

易开占告诉他,多出来的这块砖叫“定城砖”,是神仙放在这儿的,不能动,如果动了的话,城墙就有可能倒塌。

被他一唬,这块砖(红框内那块)从此就放在了此处,成为了一个纪念。▼

下午参观完嘉峪关长城,便乘车前往敦煌,车程约5小时。

来了当地才知道:

路上休息站,都是政府办的,有免费的瓜吃,特别特别甜。

当然,也有很多特产可以买,没有强买强卖,还算不错。

一路奔波,充电宝一定要充满电,路上可以听听歌放松一下。

到了敦煌后,我们直奔鸣沙山月牙泉附近的月牙泉小镇,那里有不少餐厅。

经典的红柳枝烤羊肉、沙葱炒鸡蛋必吃。杏皮茶也是解腻必备饮品。▼

Day4

一路向西,文化洗礼

旅行第四天,大家都已经有点乏了,晚起一天。

酒店内早午餐,约11:00,出发前往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从敦煌华夏国际酒店去到莫高窟非常近,车程约15分钟左右。

来大西北旅游,莫高窟算是必打卡的景点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评价的: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

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莫高窟的492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大家去之前就期待满满,实际游览更是震撼。

一般的游览行程,大概是这样:

step1: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检票

step2:在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两场数字电影

step3:乘坐接驳车前往莫高窟

step4:跟着导游参观八大洞窟(随机安排)

游览建议:

1、看巨幕纪录片时,最好往后坐。

因为现场是环绕式巨屏,靠后坐更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坐太靠前脖子会酸。

这些纪录片都很值得一看,了解过后才知道莫高窟能得以保存至今,是多么不易。

莫高窟始建于距今1600多年前的十六国时期。

据《李克让修莫高窟佛龛碑》中的记载,公元366年,一位叫乐樽的高僧途径敦煌,并在三危山对面的陡坡上开凿了第一个佛洞石窟。

在长达数百年时间里,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纷纷出资在这座陡坡上开凿新的佛洞石窟。▼

很多人以为这个是官方修建的,其实都是民间自发修建,主要是为了积攒功德。

原本冷冷清清的莫高窟,就这样被建设成为了千佛洞。

随着朝代更迭,莫高窟兴盛过,也衰败过。

到了晚清时期,清政府内忧外患,莫高窟再一次被打入冷宫。

当时有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逃难至此,并在此落脚。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意外发现在一处洞窟后面,还隐藏着另一个洞窟,这便是后来享誉中外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藏经洞内藏有各种佛教经卷、历史文本、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5万多件,不得不说,如果这些文物得以保存的话,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会更加辉煌。

但后来,这些文物四散海外,如今去参观,只剩下一个空空的藏经洞。▼

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

cr:敦煌莫高窟官网

3、主看壁画彩绘。

敦煌莫高窟中,相比塑像来说,壁画会更有看头,有很多隋唐、魏晋时期的壁画,可以说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准

敦煌壁画南北全长1680米,如果把敦煌壁画连接成1米高的画廊,可以绵延50公里~▼

但很多雕塑都是清朝重塑的,所以色彩和形态上,并不是最优水平。

不过有些石窟还是保留了原来的版本,艺术水平和文化价值都很高。

4、只看不拍。

洞窟内禁止拍摄,闪光灯照射一次,等于壁画放在阳光下暴晒7年,所以亲眼见过,留在心里就好。

由于莫高窟开放的窟有限,每个组实际参观的窟会有不同,这个是随机的。▼

5、买冰淇淋指南。

莫高窟造型的冰淇淋,必须来一根。▼

不过我们游玩发现,九层塔外的小卖部,冰淇淋卖得很快,我们下午去就没了。

可以在景区进门的地方就买一个,到了景区就拍照。▼

6、纪念品这样买。

纪念品也可以网购,避免人肉背回。

「敦煌研究院的淘宝店」,应有尽有。

接受完文化的洗礼,该满足身体的口腹之欲啦。

乘车前往月牙泉小镇,我们选了一家老潼关肉夹馍餐厅,品尝美食。

从敦煌莫高窟到月牙泉小镇,车程也就15分钟。

吃饱喝足,我们前往下一站: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也很近,10分钟左右的车程。

游览建议:

提前买好防沙鞋套。

在当地买,不仅贵,还都是大红大绿的,拍照很违和。

我们提前买了黑色的,就算穿着拍照也不错。

参观鸣沙山和月牙泉,建议傍晚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鸣沙山月牙泉最美的时段便是日落时分。▼

红灯人停,骆驼行

来了当地才知道:

鸣沙山和月牙泉虽然在一个地方,但是却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线路:

1、沿梯子爬上沙山,俯瞰月牙泉

2、骑骆驼登顶鸣沙山

每一条线差不多往返得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时间充裕的话,if姐建议可以先骑骆驼,再看月牙泉。▼

if姐就是先骑的骆驼。

骆驼不可怕,但没驯服的千万别硬跨。

当时if姐的小伙伴就碰到了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骆驼,每次想骑上去它都会发脾气,工作人员也管不住的那种。

他们会一直跟你说没事,别怕什么的,但如果骆驼当时状态确实不好,千万不要硬骑,毕竟骆驼还是很壮的,出了意外真的就是大事儿。

在骑骆驼上山的时候,领队会收费拍照。25块一个人,留个纪念也挺好的,毕竟自己也没法拍。

看我们的照片。▼

亮点:大家都是举手,领队的小红脸一个人“求雨”

不得不说,鸣沙山山顶的风景非常美,随手一拍都足够震撼。▼

一般领队会让大家自由活动半小时左右,然后就骑着骆驼下山啦,驼声玲玲~▼

拍照建议:在沙漠里,可以备一条丝巾喔,美姐亲测,只要花色不太土,还是很出片的。▼

赶在日落前,可以溜达去月牙泉。

从下骆驼的地方到月牙泉,走路大概20分钟。

“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虽遇强风,泉水也不会被沙粒掩盖,被称为“沙漠第一泉”~▼

东西长242米,形如玄月,被鸣沙山环绕。

在盛夏晴天,鸣沙山自生鸣响,或“人登之即鸣”,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这一世界奇观~

日落前可以去到月牙泉旁边的月泉阁,站在月泉阁俯瞰月牙泉,短暂忘却世间烦恼。▼

这里日落特别晚,基本要到八点多才日落,所以下午游玩时间可以多安排一会儿。

晚餐我们选择在酒店附近步行20分钟的丰国祠餐厅,就餐环境很可。

一路溜达回去,还可以路过雷音寺。▼

西游记中的雷音寺(别激动,后盖的)

不得不说,敦煌的城市化建设做得很不错,连路灯都是各种古香古色的元素。▼

Day5

沙漠边陲,感受豪迈

来到敦煌,看过了莫高窟,还有几个历史遗迹必打卡。

阳关、玉门关值得一去。

阳关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

两关存旧迹,长城凝精神。

我们先去的阳关。

王维一曲渭城唱,使人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凭水为隘,据川当险,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

先参观几个小的博物馆展厅,了解敦煌几个重要关隘的的地理位置,以及出土的文物,再前往参观。

阳关不走回头路,一路往前,走到阳关城下。▼

这里还有工作人员扮演士兵,对出城的游客进行“盘查”,出关必备「通关文牒」喔~▼

在这里拍一段小视频,还是很有意思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出城门,王维的雕像屹立在眼前。▼

表情包有了。▼

乘坐接驳车前往阳关烽燧,感受大漠景观的震撼。

站在那,才能感受到什么叫:就此一别,相见是何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随手一拍小伙伴的背影,就是一张大片

阳关至玉门关,约50分钟,游览完阳关就可以前往玉门关啦。

“春风不度玉门关”,景区内包括展厅、河仓城遗址、汉长城遗址和玉门关遗址。▼

上午我们还安排了一个敦煌古城的游览。

当时介绍是说这里是影视拍摄基地,许多明星都来这拍摄过,非常适合拍照。

但实际,并没有那么好,除非是带了摄影师,想要租汉服拍大片的小仙女可以去,普通游客就不推荐了。▼

吃了五天西北面食,最后一顿,火锅!

美滋滋一顿火锅,一天奔波的疲乏全消掉。

Day6

吃饱喝足,愉快返程

最后一天,在酒店内早餐,然后就从敦煌莫高机场返程机场啦。

在敦煌莫高机场有几家纪念品店,产品都很精美,像是书签、配饰、丝巾等,都点缀了敦煌特色图案,小伙伴们都买了不少。

如果时间充裕,候机的时候可以去逛逛。

一些小Tips

东西带齐、玩出活力

1、体感方面:

海拔不高,不用担心高原反应。

如果不是全程沙漠游,其实很多景点都在城区,不用太担心风沙;

2、装备方面:

但说走就走的旅行,真心不适合大西北。

“裸奔”的if小哥哥,以为皮够厚,人够糙就能无所顾忌,结果紫外线重新教他做人。

作为精致小仙女,该带的“装备”坚决不能少。

防晒+修护+阻脂通畅+助眠,陪你疯玩一大圈,归来后还是又美又嫩的小仙女。

小Tips:紫外线太强,防晒霜、防晒伞、防晒帽(最好两顶,太容易丢)、防晒衣都不能少。

点击图片,购买同款

大西北气候变化挺大的,早晚温差也大,我们五月底去的,早晚还是需要穿两到三件厚衣服,白天需要穿风衣、皮衣,气温并不是很高。

鞋子建议运动鞋,且至少两双,踩沙、踩黄土,很费鞋。

西北饮食面食、肉食偏多,蔬菜水果较少,可带一些益生菌产品,帮助促进肠道蠕动。

其次是一些“通关文牒”。

身份证、行程码、健康码都需要(部分地区还需要核酸证明)。

彩蛋

结束敦煌行回京后,古城的魅力仍旧在大家心头荡漾。

经过山水流转,那种千年古城的历史气韵让人很想更深入的去挖掘它、感知它。

莫高窟斑驳的壁画和彩塑,虽是佛教典籍的体现,却也写满了创作者的情绪和思想,让我们相隔千年和过去对话,感叹古人对于信仰的虔诚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让他们打造出如此叹为观止的艺术圣殿。

而能将这座文化宝库保存至今,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文化的力量,离不开敦煌背后的守护人。

我们在游览莫高窟的时候,导游就跟我们说,敦煌能有今天,要感谢一代代敦煌守护人。

第一代守护人常书鸿先生,就被称为“敦煌石窟保护神”。

在敦煌这颗明珠依旧蒙尘时,就毅然决然扎根大漠,清理流沙、扫去灰尘、临摹壁画,让其曾经的璀璨再放光芒。

不仅如此,他还把守护敦煌的使命一代代传承下来。

常沙娜先生就自幼随父常书鸿在敦煌临摹壁画,并通过自己卓越的艺术造诣,将敦煌文化传播向外。

可以说,没有为敦煌奉献的老前辈们,就没有敦煌。

常沙娜先生

作为中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常沙娜先生可是我国国宝级的存在。

我国许多重大建筑的装饰设计都由她来操刀。

20世纪50年代,常沙娜先生就参与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经典建筑设计。

敦煌之行后,敦煌这座古城所蕴藏的文化瑰宝,也在if姐心中激荡起阵阵涟漪。

作为个体,能否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魅力?

我们联系到了九十多岁高龄的常沙娜先生,对于用新时代语言来传播敦煌文化的想法不谋而合,决定来一次新鲜有趣的跨界合作。

能有机会和常先生合作,也是if的荣幸,在此之前常沙娜先生几乎没有尝试过联名合作。

此次合作的首饰,设计元素来自于1959年常沙娜先生设计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灯造型。▼

顶灯的灵感来源于敦煌莫高窟盛唐第31窟藻井图案。▼

时空跨过一个多世纪之后,现由著名珠宝设计师钟华女士,重新诠释这盏点亮了中国七十多年仍熠熠不灭的设计之光。▼

钟华设计师设计的首饰图

中国传统文化,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时尚表达方式来呈现,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目前还在细细打磨中,预计十月推出,值得期待喔。

本文内容为if微信公众号原创

如果你喜欢if姐的文章

记得把姐微信标星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哦

这些内容,同样不容错过

为大西北的美丽

点一下

↓↓↓↓↓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