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孩子! 让我再帮你扛一次行李, 以后的路你就要学着一个人走...

发布时间:2021-08-25 14:00:44来源:绿卡图书

孩子,送你去上大学,

再帮你扛一次行李,

以后的路,

你就要学着一个人走……

2021级新生马上开学!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虽然有些地区规定:家长送新生不能进入学校,但在我们之前文章中的问答里,几乎每位家长都表示:一定要送!

@阿min:东西太多必须送!必须要看看孩子的学校才能放心!以后就看他自己了!

@香水百合:当然要送,起码要对学校有个了解啊!去看看孩子大学四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不去怎么能放心呢?孩子不在身边,自己不知道多久才能适应呢

@弹棉花:聊大三十公路,必须要送,知道学校的位置,想孩子了到校门口见见孩子,送点东西从没离开过家

@艾敏:会送的,现在有条件了可以送也当旅游

即使不能进入大学,也要站在学校门口,目送孩子进入大学。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也是一次见证!

对孩子来说,上大学,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但是,对父母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大学是一个分水岭。

孩子离开家乡、进入大学,父母慢慢就成了一种永远的守望。

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只有冬夏……

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既是一种陪伴、见证,也是一段亲情的旅行,顺便看看孩子上学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好。

这人世间的很多爱,都以长相守永相聚不分离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送别于不断目送,成全于相互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

@紫韵菲映:

上大学那年,父亲去送我。女生宿舍他觉得不便久留。只送到门口,看了一眼我选的床铺。我送到走廊,他执意不让我下楼,我们转身都能看到彼此的眼泪。后来听我母亲说,他回家后嚎啕大哭了一场,这就是我那木讷的,不苟言笑的父亲。

@Bonjour88

读大学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高考拼了命的考,只是离家越来越远。

@大白

手机里永远有两个天气预报:一个是大学所在,一个是家乡所在。

@不负此行

九月。一字不识的母亲执意要送我去车站,26寸的箱子对我来说应该是算重了,但我觉得对于我妈妈来说也是很重的。我不想让她帮我负重,固执的自己拎箱子。

坐公交车时费劲的把箱子连拉带拽弄上公交车,这一来二去的在转最后一趟公交车时行李箱的把手被我弄坏了,本来就很重的箱子一下子变得更棘手了。

母亲责备我道,叫你不要提,你提不动,给我提,你不听,现在好了吧……其实我只是不想让母亲提那么重的箱子。

折腾了半天,终于到达火车站,在一系列的曲里拐弯、乱七八糟的安检过完之后,我和母亲走进了大厅一起前往候车室,可是候车厅没票进不去,母亲说那你自己进去吧,我说没事我自己进去你就送到这吧。

我还在想,也没什么啊,没有那么舍不得的。

但在我的脚迈过候车室的门槛的那一瞬间,我的鼻子不由己的一下子酸了,眼泪也一下子充满眼眶,回头一看,母亲也如我一般,眼中含泪……

大头txinrui121121:

看的眼泪哗哗的!盼着孩子长大,又怕孩子长大!希望孩子展翅高飞,不想给孩子任何束缚,可又怕孩子长大后离我们太远!那时候那种没着没落的思念折磨着彼此……孩子学业繁重,心情不好的时候也只能冲父母发发牢骚,也许以后想听孩子发牢骚都是一种奢望了……想一想,孩子留在我们身边的日子也没有几年了。

(北大新生报到 via@北京大学)

每一位高中生都渴望用最少的时间,学好各科拿高分。现在特邀请新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加入高中全科训练营,接受全国名师团队的系统提分方法指导:

常有人指责中国的学生娇气,家长溺爱,殊不知外国的家长一样大包小包地去送孩子上大学,大概无论在天涯何处,父母的心总是一样的吧。

看看下面这场面:

天下父母都一样,即便是在文化差异很大的美国,送孩子到大学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于是,圣地亚哥州立大学这样建议:

大致翻译如下:

请明天来报道的新生注意一下:

一个小小的请求…

当你的母亲想挂好你带来的所有衣服并帮你铺床时,由着她吧。

当你的父亲想向你身边的所有人介绍他自己时,由着他吧。

当这个周末你父母想跟你到处逛逛并拍照时,由着他们吧。

如果他们使你感到尴尬或者表现得很疯狂,也由他们去吧。

因为在你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时,他们同样也在开启着他们的新篇章。

无论你信或不信,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比你更艰难。

所以让他们再最后一次把你当个小宝宝吧。

父母送子女上大学,并不代表子女不能独立,而是父母与孩子共享进入大学的喜悦,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送孩子去上大学,是一个仪式,见证孩子成长的仪式。

对父母而言,这还是一种分享,是一种放心,是一种踏实,更是一种陪伴。尤其是很多父母并没有上过大学,因为子女,终于有了进入大学校园看看的机会,踩踩这片土地,望望这片天空,逛逛这座城市,看看这座校园,见见老师与室友……

他们开心地在校门口拍照、合影,好奇地参观学校的角角落落,热情地跟其他同学和父母打招呼……

相信很多同学永远会记得这一天,记得父母帮自己扛行李的背影……

所以,同学们,请不要放弃让父母送去大学的机会,不用觉得“丢人”,毕竟这样的机会,在人生之中并不多得。

让家人送送吧,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宿舍”,他们才能想象出你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耍,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食堂吃饭”,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坐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吃着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去教学楼的路上”,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走在怎样的一条路上,才能放心。

而不再是想你的时候,只能想象一张脸庞而已。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绿卡图书整理,未找到原文出处。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QQ2712750795),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 2016-2017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