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5 11:59:14来源:生活与健康报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关注我们
“马医生,我仔仔细细在网上查了好久,我这手应该是电脑打多了累的,怎么检查报告上说骨头里长了好多东西呢?”近日,踏进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诊室的黄先生(化名),急匆匆地拿着拍好的X线片子问道。
以为“键盘手”
谁知骨头已溶成“豆腐渣”
30多岁的黄先生是一名从事IT行业的程序员,每天都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
早在7年前,黄先生就发现自己的左手莫名其妙地酸痛。联想到同学群里,大家会不时分享类似“鼠标手”“键盘手”的健康分享,他便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也是“键盘手”。其间,左手症状时好时坏,并逐渐鼓起包。难受时,他就贴贴膏药缓解疼痛。
上周,黄先生在参加一个聚会时,左手不小心在饭桌上磕了一下。当时,一阵剧痛从左手传来,动动手指疼痛没有特别加重,当时没有多在意,想着休息一下就能好。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黄先生发现左手鼓了一个直径4~5厘米的大包,手指一动就是钻心的痛。担心不已的他心急火燎地来到医院就诊,这才有了开头这一幕。
“来,你看,这可不是一般的‘键盘手’!你左手这根骨头里的东西其实是内生性软骨瘤,它把你正常的骨头都溶成‘豆腐渣’了,所以骨头才会一碰就裂开了。治疗需要刮除肿瘤组织同时固定骨折的掌骨。”马伟副主任医师指着X片对黄先生解释。
“医生,我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大家说是骨肉瘤?手术要怎么做?”住院后,忐忑不已的黄先生找到了主管医生潘国标。
潘国标解释道,与软骨肉瘤的恶性肿瘤属性不同,内生性软骨瘤是一种发生于骨内的良性骨肿瘤,一般发生于儿童,可终身带瘤,多在30~40岁发现,男女发病没有区别。虽然普通X线检查就能明确诊断,但因为内生性软骨瘤一般没有症状或伴有轻微酸痛、无痛性肿胀,看起来更像肢体的局部肿胀,并且其生长速度缓慢,数年内体积也无明显变化,所以多数病人是出现了病理性骨折后才被检查出此病。而软骨肉瘤常常表现为局部肢体的疼痛,夜间疼痛可加重,并且其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摸起来凹凸不平,局部皮肤可能发红发热,甚至可以看到静脉血管怒张。
对于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手术难点就在于肿瘤的刮除、灭活及肢体重建。针对王先生的具体情况,骨科主任雷文涛带领团队采用系统性肿瘤灭活+自体髂骨重建内固定手术方式,圆满完成手术,目前王先生的左手恢复情况良好。
出现骨性小包块千万别轻视
预防“键盘手”可以这么做
软骨瘤千万不能小瞧,若任其发展,可出现大小不一的溶骨性病灶,会破坏骨质,导致骨头空洞,影响关节活动,最终会导致手指或者脚趾丧失活动功能。
那么,软骨瘤的症状有哪些?
1.40%~65%的软骨瘤单发内生软骨瘤好发于手部,然后是双足,也可累及肱骨、股骨和胫骨。如果发生于脊椎突向椎管内可引起截瘫。
2.关节周围肿块常为首发症状,一般无症状。肿瘤较大者压迫附近的肌腱、血管和神经时出现疼痛。当出现疼痛加剧就要警惕病理性骨折以及肿瘤恶变的风险。
3.多发性软骨瘤患者,身体矮小,畸形重者可有关节功能障碍。
雷文涛提醒,市民对于身体上发现的骨性包块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如果手部或者脚部的骨头有突然隆起,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日常我们所说的“键盘手”大多为脉管综合症、腱鞘炎等慢性劳损类疾病。纠正长期不正确的姿势是预防它的关键。对于平时使用键盘较多的人群,雷文涛建议:
1.敲击键盘等重复性动作及错误手部姿势,都会增加患脉管综合征的风险。因此,手腕应尽可能平放,能触及实物,保持既不弯曲也不下垂的状态,不要悬空,并注意劳逸结合。
2.每间隔30分钟,需要停下来放松一下手指手腕,缓解疲劳。
3.可用热水泡手、局部按摩等方式缓解手指和手腕的疲劳。
(吴登钱徐思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