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八卦 文章内容

全网找不到完整版!央视最敢说的一次,可惜了…

发布时间:2021-09-09 13:27:59来源:乌鸦电影

不久前,央视一档名叫《央young之夏》的网综节目视频,火上了微博热搜。

视频中,很久不见的月亮姐姐,带着几位央视主持人,合唱了一首串烧歌曲。

歌里唱道: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

还唱道:打雷要下雨,雷欧~

这两句歌词一出,一秒就把人带回了几十年前,那些守着电视机的岁月...

那时候,家里能收到的电视台不多,看得最多的,就是央视。

曾经,作为名副其实的电视台霸主,央视出品的节目,又多又好。

《正大综艺》《大风车》《幸运52》《实话实说》...都是一代人的回忆,经典中的经典。

《正大综艺》

《大风车》

今天这篇推送,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央视节目。

上个世纪90年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除了为数不多的影视剧,电视节目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大的消遣。

相信很多人和乌鸦一样,印象最深的节目,就是《正大综艺》

它开播于1990年,是央视第一个以企业冠名的电视栏目。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回忆,每周末吃过晚饭,就和全家人一起,蹲在电视机前守着。

只要等过7点半的新闻,就能听到熟悉的主题曲响起: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

这首《爱的奉献》也因此而红遍大江南北,几乎只看歌词,就能脑补出旋律。

姜昆、杨澜、赵忠祥、程前、王雪纯,很多知名主持人,都曾主持过这档红极一时的节目。

杨澜更是凭借《正大综艺》,获得了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这是一档以看世界为主题的旅游节目,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既是节目口号,也是节目核心。

每期都有一位外景主持人,充当导游,去往世界各地,介绍当地的风景名胜、体验当地的文化生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普通老百姓别说出国,就连出省旅游都不容易。

是《正大综艺》带我们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景:神秘古老的埃及、热辣明媚的斐济、浪漫多姿的意大利...

很多人因为这个节目,燃起了绵延一生的梦想:环游世界...

记得有段时间,节目正片结束后还有《正大剧场》,播放的都是引进的国外影视剧,这个栏目也是乌鸦最期待的环节。

它的选片非常精彩,放到现在来看可以说是很惊人了:《埃及艳后》《伊豆的舞女》《剪刀手爱德华》...

很多人都是在无意中,在这档栏目里看到不少传世经典。

《综艺大观》同样在1990年开播,是当时央视的王牌节目,也是唯一在黄金时间现场直播的娱乐节目。

据说,这档节目的巅峰时期,平均每集的收视率超过2亿。

倪萍、周涛、曹颖都因为主持这档节目,成了当时数一数二的电视晚会主持人。

节目形式和现在的春节晚会几乎没区别,相声、小品、唱歌、舞蹈,应有尽有。

嘉宾也五花八门,既有现在还活跃在春晚舞台的演员:冯巩、潘长江、郭达、宋祖英...

也有红透两岸三地的大明星:刘德华、黎明、张信哲、那英...

难怪在当时,《综艺大观》也被人称为是小春晚

还有一部很相似的,叫《曲苑杂坛》

1991年开播,以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马戏、说唱为主,主打中华传统文化艺术。

它最出圈的,是那首主题曲:相声,小品,魔术杂技;评书,笑话,说唱艺术...

但人们对它最大的印象,想必就是语言类节目很多...

那时既没有搞笑段子,也没有短视频,快乐和笑声好像十分稀缺。正是这一个个相声、小品,生动了我们的童年。

少儿节目的两座大山,也诞生于这个时期。

一个是1995年开播的《大风车》

那首主题曲,是很多孩子的童年回忆,只要节目一开始,就会跟着唱:

大风车吱呀吱悠悠的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

鞠萍姐姐和董浩叔叔,还有笑容大大的金龟子,都特别令人难忘。

还有一个就是《动画城》

很多童年回忆,都是在这个节目上看到的。

《舒克贝塔》和《海尔兄弟》,还有国外的《鸭子侦探》《铁胆火车侠》《马丁的早晨》...

那时觉得小鹿姐姐真漂亮,主题曲也特别好听:下了一整夜的雨,早起就是好天气。

千禧年前后,央视的节目井喷式爆发,类型变得非常丰富,很多经典都是这个时期诞生的。

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是每周末最期待。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它为我们放映了不少没机会在影院里看到的世界电影,是很多人的电影启蒙节目。

《第10放映室》也出自电影频道。

这是一档影评类节目,也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电影类节目。

它的文案句句让人拍案叫绝,它对电影的评价细致、专业,鞭辟入里。时至今日,都无人能出其右。

它骂烂片时舌灿莲花:

本片之所以会在这里被提及,是因为本片绝对是2007年度毫无争议的烂片之王。

作为一部商业上完全失败的电影,它在艺术上也开创了新的烂片记录。

如果以海平面作为平均水准的话,那么本片就是无底深渊。

它抨击中国电影行业现状,毫不留情:

一部又一部所谓国产商业大片,在一次又一次的票房胜利中,已经从看不起观众,演变为看不见观众。

然而,很可惜,这句十几年前就被《10放》点破的话,时至今日,也几乎没有丝毫改变。

而这档宝藏节目,也早就停播了。

2000年开播的《天下足球》几乎是球迷必看,被人称为是全世界最好的足球节目。

就连从不看球的人,听了它的解说词,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它评价罗纳尔多:

他是天才,但无奈天妒英才;

他屡屡倒下,但他从未放弃;

他有一个脆弱的膝盖,更有一颗坚强的心。

他说自己不会轻易倒下,因为他是罗纳尔多。

它为马拉多纳写下:

这是一个天使和魔鬼赋予一身的人,从少年到现在。

无论在哪里,马拉多纳都意味着天才和胜利,也意味着狂放不羁和惹事生非。

讨厌马拉多纳的人可能会有一万个理由,但是爱他的只需要一个理由。

而因为节目组优秀的歌品,它也被网友称作是:国内最好的欧美流行音乐放送节目。

即便是现在,你去网抑云上搜索天下足球,用它背景音乐创建的歌单,播放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次。

那个年代信息还不发达,人们对于音乐的了解,大都来源于磁带和打孔碟。

而这档足球节目,却以如此独特的形式,为歌迷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

同年开播的《同一首歌》也是歌迷最爱,每集像是一场拼盘演唱会,能看到很多当红的歌手、乐队。

周杰伦、陈奕迅、潘玮柏、S.H.E...

偶尔看到喜欢的歌手,就像捡到宝了,特别开心。

还有一个困扰我多年的迷思,蔡国庆老师是不是接不到其他通告?

为啥每期都能见到他,跟着节目组,全国各个城市跑。

每期唱的还都是同一首歌,而且就叫作《同一首歌》

这首歌有多红?

它始创于1990年,而在31年后的今天,就在我写下这篇推送时,我拨通了一个电话,对方的手机彩铃,还依然是它...

生活频道的《交换空间》

每期选两个家庭,互相装修房子,节目组给提供装修资金。

几千块钱,可以买到很多崭新的家具、电器。

每次最期待看到,房主见了自己家大变样时,满脸幸福的样子。

益智类的《开心辞典》也是每周必看。

光是看选手们答题,就觉得特别紧张、刺激。

尤其是主持人王小丫,每次都会问上好几遍:确定了吗?想好了吗?不改了吗?

看得人非常着急,也跟着一起捏把汗。

你确定吗?你确定吗?

有时候,看到选手们卡在最后一题,没拿到大奖,觉得无比惋惜。

问答题的题目有些是常识,还有文学、自然、科学之类的小知识,看节目时,不由自主跟着一起猜答案。

当时觉得很涨知识,不过现在想想,好像记得的,也没几个了。

确定了吗?想好了吗?不改了吗?

另一个答题节目,叫《幸运52》

提起这个,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主持人李咏。

那时候的主持人,没有这么“浪”的。

留卷发、穿花衬衫、耍贫嘴,把节目现场当成是夜总会...

还在演播厅里,满场飞答题卡片...

那是观众们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主持人也可以这样,这么诙谐幽默,这么放得开...

说他是开创了内地电视节目新纪元,一点也不为过。

说到李咏,还离不开《非常6+1》

还有他招牌的手势,先比一个6,再把代表1的食指也伸出来。

每期节目,人们最期待的就是砸金蛋环节,有时候还会给节目组发短信,期待被选中,成为幸运观众。

看过这档节目的人,一定忘不了那个画面:

李咏手拿一把木槌,把金蛋砸得粉碎,奖品就藏在里面,金色的亮片在演播厅里飞舞...

2018年,李咏因为癌症去世了,年仅50岁。

这两档节目的豆瓣评论下面,网友齐刷刷地写下:咏哥,一路走好。

有人说,上帝带走了太多演员、歌手。现在,就缺这么一位优秀主持人了。

那时候,娱乐不是电视节目的唯一目的。

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它更多的功能,是媒介,向人们传递信息。

由此,央视还出品过很多让观众增长见识、并且引导舆论的节目。现在看来,个个都很良心。

比如,《百家讲坛》

这是一档讲座式栏目,主讲嘉宾来头不小。都是学者、研究员、高校的教授和导师...

节目形式简单极了,每期一位主讲人,站在蓝色背景布前面,讲知识,讲故事。

形式简单,内容却一点都不简单。

讲得最多的,是历史和文学。

从秦汉,到明清;从《论语》到《红楼梦》...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精神,都被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得生动精彩。

曾经课本上枯燥的知识、故事,现在变得活灵活现…

易中天品三国,讲孙刘联盟,讲魏武挥鞭;

纪连海讲清朝奇人、奇事,讲多尔衮、纪晓岚、和珅;

于丹讲《论语》心得,向古代先贤学习处世之道、君子之道...

每集都是妙语连珠,让人第一次觉得,原来听课可以比看电视剧还有趣。

当时听了,只当是听故事。

现在想想,原来听得都是知识,是文化,是历史。

有网友评论说:现在肚子里这点墨水,都是百家讲坛给的。

以女性话题为主的节目《半边天》

早在1998年,就开始关注男女平等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档节目大力推动了中国的女权进程。

随便一个选题,放在现在看来,都觉得非常先锋:

2001年的家庭暴力、老年妇女处境堪忧、女性就业新挑战;

2002年的请尊重女性患者的隐私、青少年性教育问题…

谁能想到,这些我们至今还在一次次辩论、呼吁的问题,20年前的电视节目,就已经倡导过了。

节目主持人张越,优雅知性,风度翩翩,冷静而尖锐。说过很多让人钦佩的话,比如:

我觉得帮助最弱小的生命,替说不出话的人做一点事,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

我们特别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点真实的帮助,别把这个社会的所有的负担全扔到最善良的人身上。

那时候的媒体人,是真的敢说。

访谈类节目《实话实说》

主持人小崔一个人舌战群儒,淳朴而亲民,特别接地气。

节目什么都聊,什么都敢聊。打假、赌博、买房、减负…

每个话题,都会邀请观众、专家、亲历者共同到场。

有讨论,有反思,有批评,有质疑。各方观点相互碰撞,每个人既真实,又认真。

当年节目的一些议题

那时候没有微博,很多社会上的大事小情,各行各业不为人知的隐秘,老百姓们关注的民生信息,都是从这里看到的。

甚至可以说,这档节目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缩影。

而因为某些我们不得而知的原因,这档节目的资源,到现在,几乎全网都找不到完整版。

还有《焦点访谈》

节目的口播几乎没人能忘:用事实说话。

早期以揭露违法犯罪为主,每集都是深度内容。

节目组亲自出动,调查、追踪、隐性报道,挖掘独家题材,摆事实,讲证据…

是曾经中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

「《焦点访谈》曝光违法乱罚」

另一个讲违法犯罪的,是开播22年,至今依然有热度的《今日说法》

最初创办是为了普法,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先后换了撒贝宁、张绍刚、路一鸣等多个主持人。

每集节目,都会凭借他动人心弦的制作,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曲折、离奇的案件…

诡异离奇的烟锁殡仪馆,神秘恐怖的供暖道里的干尸…

这一个个恐怖、可怕的惨案,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复杂、人心险恶。

现实,远比电影魔幻的多。

《今日说法》烟锁殡仪馆

每次看完,毛骨悚然的同时,却也在心头升起一丝希望。

或许,在当今的法治社会,我们应该相信,正义会战胜邪恶…

吴亦凡被通报批捕后,甚至有不少网友喊话:期待在《今日说法》上看到他。

《今日说法》早期的三位主持人

中国的电视行业,历史并没有多久。央视自1958年创办以来,至今也不过才几十年。

但也就是这几十年,对我们观众来说,意义深远。

那时候的电视还不大,背投,液晶,弧形屏幕,全都没有。

只有一个黑漆漆的小方盒,按下遥控器好像就能看到整个世界。

《焦点时刻》第一期

那个年代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智能手机。

什么论坛、微博,短视频、游戏,根本想都不敢想。

电视节目,承载了太多太多。

它是物美价廉的休闲活动。足不出户,就可以和全家一起,获得一整晚的快乐。

它又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社会上的大事小情,都要靠电视,才能第一时间了解。

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难以磨灭的人生回忆。

尤其是我们这代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人,童年到青少年的时光,永远绕不开那个小小的电视,和一个个有趣的节目。

数不清多少个寒暑假,多少次放学后急匆匆地跑回家,都是为了看电视。

很多人的家庭娱乐活动,就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收看一档节目。

不少人和同学、朋友、同事之间的谈资,就是前一天晚上的电视节目,又演了些什么内容…

那时候还有一种报纸,名叫《中国电视报》

每次还会提前看报纸上的节目预告,把想看的节目,用笔认认真真的画下来。

难怪有网友说:小时候真的很闲,对很多人来说,电视就是人生了吧。

那时候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人们手里的钱也不多。

我们的眼界有限,生活半径有限,课本上的知识也有限。对于世界的了解,只是坐井观天。

但,幸好有这些电视节目,努力为我们架起一座座桥梁…

让我们看到大千世界,丰富多彩;

让我们见识到这个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形色各异的人;

让我们记住那么多知识、文化、艺术、历史…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正大综艺》

2003年《非常6+1》

2012年《开讲啦》

如果说,那时的电视就是人生,那我很庆幸,我们曾有过如此精彩的人生。

我很庆幸,能有这些电视节目,生动了那个遥远而苍白的年代。

追过央视宝藏节目的,点“在看”集合了!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