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3 11:55:01来源:羊爸爸

还记得很久以前看到一个有趣的乌龙新闻,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和妈妈告状,说幼儿园的老师不给他饭吃,妈妈听到后气愤地投诉了幼儿园。然而事情真相却是:孩子在幼儿园吃午饭时,吃完了一份要再来一份,老师担心孩子吃多了积食不舒服,所以不给他再添饭,从而让妈妈和幼儿园产生了误会。
最近秋天慢慢开始准备站岗了,家里的神兽们终于回学校了。开学后学校食谱格外丰富,再加上孩子在学校可以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用餐,所以有的孩子吃得格外香,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多了。
这时候,妈妈就要当心了,回家后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反应,看看孩子有没有吃多了导致积食。

如何判断孩子积食了?
我们的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锅,搅拌研磨吃进去食物,一点点地消化,淬炼出有营养的食物精华。而脾就像是抽油烟机,将食物的精华之气吸到管道里,通过管道去到身体的各个地方布散营养。如此反复,一锅接着一锅地不断生产着动力。
但是呢,孩子的脾胃发育还不够成熟,质量没有大人那么好,所以只能一小锅一小锅地消化食物。
如果吃得多了,锅就容易翻转不过来了;如果吃冰的,锅冷到故障,它就罢工不动了。
因此,食物就会在肠胃里堆积起来,造成积食。
而积食往往伴有腹胀、厌食、腹痛、便秘、口臭、放臭屁、拉肚子等症状,这是因为:
1.食物老是不消化,堵在了肠胃里,所以总感觉肚子像充气的皮球,胀胀的。这时脾胃的饱腹感指挥着嘴巴停止吃东西,可能就产生了厌食。
2.积食停滞太久,伤了脾胃的气血后,脾胃失去气血濡养,“不荣则痛”,同时堵住了经络,“不通则痛”,肚子痛就发生了。
3.食物一直堆在胃和肠道里,被反复吸收了水分,变得又干又硬排不出去不说。后来食物自己腐化,腐臭的食物臭味向上蔓延形成了“口臭”,气味下走后放出的屁也格外臭。

4.到了后期,大小肠因为得不到脾胃生成的营养物质的濡养,也变得虚弱,不能再吸收积滞食物中的水分,干得积滞的食物自己腐熟慢慢成了汤水,拉肚子就发生了。
此外,孩子开始睡觉翻来覆去睡不安稳,有的睡觉还会撅屁股,手心热,肚子烫发烫,并且舌苔黄白厚腻,这些都是孩子积食的表现。
为什么孩子容易积食?
通常孩子刚出生时,新手妈妈没有经验,孩子哭了就喂奶,有时会养成孩子喝夜奶的习惯。
在孩子3~6岁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正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多都会有偏食、厌食的坏习惯,比如不吃胡萝卜,吃鸡蛋不吃蛋黄、不爱吃蔬菜等。
6~13岁上小学的孩子,对味觉和食物探索欲更高了,往往会有吃零食的习惯,比如爱吃冰淇淋、薯条、碳酸饮料、甜食、肥肉等。他们会围着学校周围卖零食的小摊,时不时地买一些油炸土豆、冰淇淋、冰粉等零食吃。
在家里时,孩子不爱运动,常常学着爸爸妈妈边看电视边吃饭、边玩手机边吃饭,甚至一边玩耍一边让妈妈喂饭。晚上睡前还要加餐,吃完开着空调把肚子露在外面睡。
这些习惯都是在给孩子的脾胃增加负担,如果有这些习惯的,要慢慢进行调整了。我们尽量做到三餐有时,饮食有量,反馈式喂养,吃饭时精力要集中,睡觉时记得盖肚子。最好孩子和父母一起执行,爸爸妈妈给孩子做好榜样。
28天~3岁的孩子
护脾胃少积食
为了保护孩子脾胃的健康,坚持母乳喂养很有必要,断奶也不宜过早。根据孩子的情况,大概在2岁左右较为合适。添加辅食也不宜过早,一般在母乳喂养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混合喂养,辅食添加成功后,慢慢调整为辅食为主,母乳为辅。
28天~3岁的孩子最容易积食,这是因为孩子脾胃这个时候最娇弱。所以喂完奶之后给孩子轻拍背部拍拍奶嗝,或顺时针揉揉肚子帮助孩子放屁。大点的孩子也要培养饭后走一走的习惯,帮助脾胃消化。
古人说得好“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妈妈要知道,孩子的脾胃和身体,都是需要适当锻炼的,所以孩子的饮食也需要妈妈帮孩子节制。比如,尽量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孩子脾胃得到休息的同时妈妈也能轻松些。6个月至2岁的的孩子,可以尝试晚上八点后就不吃东西,适当喝水就可以了。
0~6岁,小儿推拿缓解积食
小儿推拿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效果最好。脾胃问题的推拿可以在早上起床和中午孩子午睡睡醒的时候进行,也可在晚上饭后1小时和睡前进行,妈妈可以将推拿变成给孩子醒瞌睡或睡前的小游戏,推拿前可以提前用痱子粉、护手霜或者按摩油等润滑双手和孩子的皮肤,并保证室内温度温和舒适。
手部推拿
揉板门、掐四横纹可以帮助孩子调和气血、健脾消积食。不分男女,一般都选择左手进行。
1.揉板门,妈妈一手持小儿手部以固定,另一手拇指端揉其大鱼际平面。一般操作1~3分钟。

板门穴
2.掐四横纹,妈妈一手固定小儿四指,使其掌面朝上;另一手用拇指指甲逐个掐揉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近侧指节关节横纹处,每处3~5次。

四横纹穴
腹部推拿
摩腹既能消除腹胀,又能缓解拉肚子:
顺时针为泻,可以缓解便秘、肚子胀、厌食、伤乳食等,帮助消食通便;逆时针为补,可以健脾止泻。用掌或四指在肚子上轻柔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圈圈,每次揉300~500圈。

顺时针摩腹
手部推拿和腹部推拿可以同时进行,也可分开进行,一般要根据孩子脾胃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刚开始可以每天推拿一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3~5天。若积食得到改善,便可隔一天一次,直到不再积食。
另外,脊柱周围穴位密集,又是督脉所在位置,偶尔在上午阳气充足时捏脊,可以帮助孩子补足阳气,增强体质辅助强脾胃。但夜晚入睡前就不要给孩子捏脊了,此时捏脊唤醒体内阳气,容易让孩子兴奋不眠。
善用鸡内金,消食导滞
鸡内金是一味中药,是取鸡肫内壁洗净干燥制成的,一般中药店有卖。它性味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能健胃消食,常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等。
妈妈在孩子积食的时候,可以选择做一些加入鸡内金的餐食。比如:
萝卜内金粥
白萝卜100克(捣碎绞汁),鸡内金5克(研碎),粳米30克。同煮粥,熟时加白糖适量调匀食用。每日1~2次。
白萝卜性凉,味辛甘,能清热生津、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和鸡内金合用,适合舌红苔黄、肚子热痛,大便干、伴有口腔溃疡等积食有热的孩子。

内金猪瘦肉汤
鹅不食草5克(纱布包好),鸡内金5克(研碎),猪瘦肉(切末)50克。一同放碗中,加水适量,置锅中蒸至肉熟。去鹅不食草药包,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次。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经,也是在中药店买到。它能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和鸡内金合用,适合感受风寒后咳嗽、舌淡苔白、肚子冷痛等积食有寒的孩子。
但是要注意,临床上很多人服用鹅不食草后可能会有胃痛、腹痛的不适反应,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去掉鹅不食草药包,如果孩子有不舒服的话,立即停止,只做推拿即可。
最后,如果是大人或者7岁以上的孩子积食,可以辨证后选择吃一些中成药,如保和散、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等。
参考文献:
[1]阮凤.儿童积食莫轻视[J].中国药店,2015,2(23):75.
[2]龙雅君.儿童饮食喂养方式与小儿脾虚证形成的相关因素调查[J].河北医学,2016,7:1222—1223.
[3]李凤艳,李晓霞,朱洪波.摩腹捏脊在0—3岁儿童健康管理中的效果[J].健康之路,2018,10:165—166.
[4]赵娜.食疗加推拿解决积食[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1,4:55.
[5]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37—141.
[6]万力生.跟我学小儿推拿手法——让孩子感受一样的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4—155.
[7]郭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文|郑洪洋
编辑|柱子
插画|茉莉红&石林
校对|叶子
作者简介:郑洪洋,金牛座中医学毕业生,热爱中医文化与易经、喜欢学习中医儿科、妇科知识,对心理学、法医学、文学感兴趣,羊爸爸运营编辑。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