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发布时间:2021-09-13 10:00:56来源:央视少儿

人民教育家

于漪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语文教师,最美奋斗者,改革先锋,全国三八红旗手。2019年,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01

三尺讲台秉初心

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1929年,于漪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童年和青少年期间,都在战争的颠沛中度过,也让她从小就埋下了热爱国家、振兴民族的理想。在于漪1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告诉她:做人最重要的,第一要心地善良,第二要勤劳。自己吃点亏,吃点苦,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帮助别人。这一思想影响了她的一生。

1951年,22岁的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由于工作需要,让她改教高中历史。虽然不是其所学专业,但凭着钻研劲儿,她编撰了历史教学小册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方法。

正当教学有点眉目之际,又由于工作需要,改教高中语文。隔行如隔山,于漪却一头扎进了语文教育中。她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神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

“我干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她值得我全身心投入,用生命歌唱!”

——于漪

02

潜心教学,匠心育人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

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

于漪曾讲述这样一段经历,有一次讲到“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于漪和学生讲,“下里巴人”就是通俗的,而“阳春白雪”是高雅的。后来读宋玉《答楚王问》才发现,原来它不是这样的。于漪非常内疚,对学生讲,老师讲错了。由于是改行来教语文的,于漪便用五倍、十倍的力气来学。用了三年的时间,她把大学中文系全部课程学完。“基础教育是不能有半点差错的,因为它是伴随人终生的,小学学的字、对数字的概念,一辈子都在用。”

工作期间,于漪为自己准备了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不仅如此,于漪家里还有一本她专用的挂历,挂历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画上了圈,不少格子里还不止一个圈,每个圈都代表一项重要工作,她用“来不及”形容自己的工作,因为她还有太多事情值得“较真”。

“我觉得一辈子肩上都挑着千斤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因为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所以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于漪

03

创新精神薪火相传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

让中青年老师踏过去

于漪主持过三轮初中语文教改实验,开过近两千堂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有50多堂课被公认为是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为推动语文教改观点深入讨论、实践全面铺开,她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是接力棒,为促进教育事业人才辈出,创新精神薪火相传,于漪老师不断改进培育方法,首创“师徒带教”,组建培养三级网络——师傅带教、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通过研学一体化促进教师成长。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先后培养三代特级教师,上百位教学能手。

近70年韶华流逝,于漪始终不忘深化教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名字已经和教育改革创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已经92岁高龄的她,仍然鼓励和指导年轻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她的教育思想影响和感召着几代中小学教师,并将影响和感召更多的教育人。

“我就是一块铺路石,让中青年老师踏过去,指引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学好语文,帮助建好精神家园,创造中国教育的未来。”

——于漪

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央视频,关注央视少儿,Get更多精彩内容!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