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3 09:58:19来源:Ai泰国邦
尽管这两年的新冠疫情大流行给泰国大部分生产和商业活动带来压力,迫使许多知名企业关闭,但仍然有一个行业在继续蓬勃发展。在新冠肺炎时代,它们的在线销售也在增长,没错——泰国独有的“护身符行业”从没有危机。
收藏护身符和宗教小饰品在泰国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消闲活动,曼谷还设有专门售卖护身符的市场,高僧加持过的护身符身价可上涨至数千美元。护身符不仅是为了收藏和交换而购买的,也是真正交易的中心。
据估计,它每年创造价值超过近500亿泰铢,拥有数以万计的卖家和数百万买家,而且越来越多地在国外。寻求更好的健康、经济福祉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是这种做法的根源,这种做法延续了数百年的手工艺传统,但通常被解释为信仰的商业化。
据估计,70%的泰国人佩戴护身符(也就是中国游客熟知的佛牌及其相关的产品)。它们通常在佛教寺庙中购买,作为参观、宗教活动或精神静修时期的纪念品,或者使在家里或其他地方遇到一位受人尊敬的僧侣的经历永久化。
尽管在一个佛教是国家认同基础的国家,寺庙和寺院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它,但事实上,这也是领土和君主制的基础。各种形式和图像对收藏家和佛教信徒都很有吸引力。年龄、材料、描绘类型、出身以及最重要的是作者在价值上有所不同。
到目前为止,最昂贵的一件是由英国足球俱乐部莱斯特城的前老板、泰国百万富翁维猜·斯里瓦达纳普拉巴(VichaiSrivaddhanaprabha)以相当于约1亿泰铢的价格买下的。据报道,当他的直升机于2018年10月在他的球队的球场上坠毁时,维猜没有佩戴护身符。
护身符即使在外国收藏家中也很受欢迎,这使它们成为另类投资的目标。因此,总部位于美国的Wwin集团与其他公司一样正在试验自己的宗教物品数字识别服务,预计将推出第一个泰国神圣护身符在线市场。
泰国佛教徒喜欢佩戴佛牌,相信有趋吉避凶作用。这些佛牌如今也进入加密艺术市场,化身为数码护身符。这一举措是对大流行造成的限制的回应,并为进一步发展这些特定灵修物品的交换和销售铺平了道路。数码护身符在网上画廊展售,大多数买家是泰国人。
关于护身符佛牌,简单来说就是缩小版的佛像挂件,为泰国独有的一种护身符。相传古代泰国有一位高僧,每天对着家中的佛像诵经。有次国王派他到旱灾地区祈福,他想带着佛像去,这样祈福肯定会更灵验,奈何佛像太重。
也许是日有所思,当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佛像让他用寺庙的泥土,根据自己的模样做一个小牌,这样就可以佩戴在身上,为他提供保护。他在醒来后按照梦中指示制作了佛牌,到达灾区后每晚诵经祈福。没过多久,旱灾地区便降下了甘霖。
从传说可以看出,佛牌有着十分美好的寓意:保平安、驱邪祟、避灾难。除了寺庙的泥土外,佛牌可以用各种“正能量”的材料制成,诸如佛经、药草、宝石、寺庙香灰等。伴随着岁月的变迁,佛牌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期许,甭管是升官、发财、转运、脱单,就没它办不到的。
后来因为游客对佛牌的迷恋,还出现了虚假佛牌的诈骗事件,如去年10月,泰国犯罪抑制司根据逮捕令,逮捕三名佛牌大师,对三人指控的罪名为:伪造并使用虚假公务文件等。此前3人一同制作视频发布至网上,宣称将向民众免费发放佛牌,但每人需支付千余泰铢的手工费用。
其中一位受骗医生更是联系称愿出价180万泰铢请佛,但在将佛像拿去给大师和各研究机构检测后却发现是伪造品。随后受害者和艺术厅一同向犯罪抑制司保案,才有了抓捕行动。事件曝光后,有不少持STV签证从上海、广州来的游客,专门来退佛牌,金额高达4亿泰铢。所以提醒大家,佛牌水很深,购买需谨慎!
END
本文由Ai泰国邦编辑整理,转载内容只为公益分享传播非商业用途,文图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