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教育 文章内容

什么?有个研究蠢货的心理学研究拿了诺奖?

发布时间:2021-09-14 09:52:54来源: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如果有个蠢货让你脑仁疼,你需要了解一下邓宁克鲁格效应。

图|Pixabay

有一天,一个老师跟我抱怨,他们学校新来了一个校长,工科背景,可是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他一来,就把所有的学科都走了一圈。

到了历史系,他指点江山教训大家应该怎样研究历史。

到了数学系,他大谈特谈未来的数学研究走向何方。

经济学、管理学这些更不用说了,他直言不讳你们的研究都是辣鸡,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只有到了医学院的时候,他把声音放低了一点。大概想到自己可能有病。他谦虚地承认:对于医学研究,你们以前的做法完全是错的,我来给你们指条明路吧!

整个学校鸡犬不宁。

当然我绝对不会告诉你这所大学的名字。咱们假设它在大洋彼岸吧。为了安慰这个老师,我跟她说:“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我煮碗面给你吃。不,我发篇文献给你看。读完你就开心了。”

我发给她的这篇论文发表在1999年的JPSP,作者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克鲁格当时还是邓宁的学生,现在也已经是一方学霸了。

他们俩想要研究的是:到底是蠢货觉得自己更懂,还是聪明人觉得自己更懂

蠢货和聪明人谁更自信,这是个问题|Pixabay

他们找了一群人来做逻辑推理能力的测试,测试完了之后问那些人,你觉得你的分数会超过多少人?

有趣的是,那些考试分数最低的人,也就是最差的10%左右的人,他们考得最差,也最不要脸,估计自己的成绩至少打败了60%的人。

就像是你班上倒数第几名的同学,估计自己的成绩在全班中等偏上。

而那些考试分数很高的人,虽然他们也估计自己考得不错,但是他们也会觉得一定还有一些其他人跟我一样考得不错,所以他们的估计反而没有这么浮夸。

这就是愚者的自满。邓宁认为,想要准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你需要有元认知,就是正确的评价自己能力的能力。可是这群没有能力的人不但没有能力,也缺乏评价自己能力的能力。

不光是在逻辑推理能力上面是这样,研究者还研究了语法能力,幽默能力。结果也是一样的。

这就是井底之蛙效应:懂得越少,你越不知道自己懂得少。

井底之蛙效应:懂得越少,你越不知道自己懂得少|Pixabay

两位研究者还非常不谦虚的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就此诞生了。

在2000年,这个研究获得了搞笑诺奖。

搞笑诺奖颁奖礼上还有一首邓宁克鲁格之歌走红网络。每当你为身边的蠢货苦恼的时候,一定要听一下这首歌。

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认为自己最懂心理学的,就是刚看过一两本心理学书的人。

他们自信得一塌糊涂,到处输出各种心理学知识。自封心理专家。

等到他们读了博士,才能意识到自己其实啥也不懂,这个时候他们反而非常谦卑。

等别人请教他们心理学的知识的时候,他们也会回答得非常谨慎。

无知者无畏,愚蠢者自满

事实上,互联网的出现把这个邓宁克鲁格效应进一步放大了。

当我们学习到某个领域的一点碎片化知识,看过几个视频,我们几乎觉得自己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

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看到了什么,却看不到自己看不到什么,这就是自我的盲区。

自恋的人会更加容易陷入这种邓宁克鲁格陷阱

你可能以为受过教育的人会更加谦卑。其实则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美国一所大学对老师做了个调研:有90%的教授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至少高于平均数。有68%的教授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最高的25%。

老师如此,学生也是如此。在1976年的时候,研究者调查了一百万学生,有70%的学生觉得自己的领导力高于平均数。还有6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能力高于平均数。

对于社交能力的自我评估就更加魔幻了,有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友善高于平均数。

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中等偏上幻觉"。适当地高估自己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

适当高估自己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Pixabay

有趣的是,能力越低,自评越高

2012年,美国财政部做了一次全国的财务能力调查。他们问了25000个人,让他们自评一下自己的财务能力,然后再对他们进行考试。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但是,最高估自己的一群人是谁呢?就是那些财务能力低到把自己搞破产的人。

有800个在过去两年破产的人,他们在考试上面的成绩相当糟糕。但是这些人却厚颜无耻的认为自己能力很强。这些人当中有23%的人坚持认为认为他们具备一流的财务知识。还有67%的人认为自己的一些错误理解是完全正确的。

还有一个研究是调研最近刚出过车祸的人,让他们自我评价自己的驾驶水平,结果发现出过车祸的驾驶员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比那些没出过车祸的人还要高。

如果你看过美国达人秀这类的选秀节目,最有娱乐性的就是一些完全没有任何才华的人,自信的认为自己可以凭才华亮瞎观众的双眼,结果观众却被他对自己无能的无知给亮瞎了。

著名的WilliamHung登上美国偶像的舞台尬歌尬舞的时候,评委甚至要用一张纸来挡住自己的脸,避免自己被亮瞎。当然他也可能是用纸来挡住自己笑得喘不过气来的脸。

当这些选手知道自己没有被选上的时候,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振臂大呼一定有黑幕。

“这一定不是真的!”|Pixabay

深夜脱口秀节目JimmyKimmel秀中有一个栏目叫做《谎言目击者证词》。也就是走上街头去整蛊一些无辜的路人,询问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见解:

比如,奥巴马做了美国达人秀的评委之后是不是声誉下降?

美尔迪斯最近的新歌你喜欢吗?

你觉得最近上映的《奥特曼公主》会不会票房大卖?

当然这些问题都是陷阱,奥巴马没有做过评委,美尔迪斯这个歌手根本就不存在。至于奥特曼公主,你可能已经想要去买票了,但那也是不存在的。

有趣的是,很多人都会掉进陷阱,很认真的回答这些问题,就仿佛他们知道美尔迪斯,也看过奥特曼公主。

一些人甚至会滔滔不绝的发表极为睿智的看法,就像一个女士,她认为奥巴马上了美国偶像这个节目之后变得更加的有影响力,因为观众都很热爱他的幽默风趣。

脑补了一下奥巴马上美国偶像节目,挺想看的……丨WikimediaCommons,JoshHallett/CCBY-SA2.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2.0)

这个世界上最难说出口的一句话,不是“我不爱你”,而是“我不知道”

还有,我的教学水平肯定超过了全校平均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文献拿走不谢

[1]Kruger,Justin;Dunning,David(1999)."UnskilledandUnawareofIt:HowDifficultiesinRecognizingOne'sOwnIncompetenceLeadtoInflatedSelf-Assessmen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7(6):1121–1134.CiteSeerX10.1.1.64.2655.doi:10.1037/0022-3514.77.6.1121.PMID10626367.

作者:周欣悦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周欣悦ZJU(ID:newmoonzhou),如转载请联系原账号

【扩展阅读】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