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9 22:33:08来源:清南师兄
PART
0
1
.
人的一生就像行走在跷跷板上,总是力图寻找一个平衡点。
有工作的跷跷板:
有人为了保住工作,要遵循老板指定的996,007工作制,可工作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当加班制度取消后,人们又开始焦虑收入不够,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
有金钱的跷跷板:
有人为了攒钱拼命,有人为了花钱月光。
攒钱的,羡慕月光族的潇洒自由;当月光的,羡慕存钱党的银行存款。双方都有各自的忧,并分别羡慕对方的喜,殊不知易地而处,对方的喜也会是自己的忧。
有容貌的跷跷板:
觉得自己长相普通,活得还不成功,因此不配自信。但看看说脱口秀的鸟鸟,北大学历,却依然因为长相普通而不受人待见,于是明白了:是容貌成了自己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还有原生家庭的跷跷板:
学历低,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教育出了问题。
社恐,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原罪。
讨好型人格,是原生家庭在身上打下的烙印……
好像自己的一切问题都最终可以怪罪到原生家庭,想逃是逃不掉的。
就这样,当代人越活越拧巴,不知道怎样才能变快乐。
PART
0
2.
是当代人太不懂事,不懂得学会同生活和解吗?
不,当代人虽然活得拧巴,但从来不曾坐以待毙,始终在积极寻找着与生活和解的方式,在不断试错中找寻理想的生活状态。
他们曾沉迷心灵鸡汤,却没能治愈自己。他们开始从影视剧中寻找答案,但终究是虚构的剧本,暂时的治愈仍旧无法拔出泥泞中的自己。他们看心理学经典名著,但有时知识太过高深,难以消化。
他们也看脱口秀,“生活以痛吻你,你删它巴掌啊”有梗好笑,但好像又真的做不到。
究竟如何才能解决当下的迷局?有没有一种既轻松又能让人消化的方式?就在最近,孜孜不倦的当代人又找到了一种与生活和解的新思路。
首档知识“嗑普”脱口秀直播节目《快手新知懂事会》,融“知识”与“有梗”于一体,在辩论中完成一场场精彩的脱口秀,让你笑着笑着就看懂了复杂生活。
PART
0
3
.
为了工作放弃生活,值得吗?
“生活到底是什么?”
杨天真在《快手新知懂事会》上,发出了这样的提问。
“每个人的生活配方不一样,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产出了你想要的东西,它才叫值得。”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问题上,杨天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我希望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的配方,我们到底真正需要的生活是什么样,你内心想要的那个内驱力,去让自己成长,不要带着牺牲感去工作。”
同样站在「值得」一方的陈铭,用一个“泡澡”经历,拆解了这个复杂议题。
“任何一个东西,如果你泡不超过30分钟是享受,但如果你真的泡在里面超过2小时,那只能是福尔马林。”生活当中那种欲望满足的部分经不起回首。那些短暂的多巴胺分泌所带来的意义太稍瞬即逝了,不足以支撑你迈过漫长的人生。
这个时代给年轻人足够的温柔,让你可以在爱的事情上把钱挣了。
而同样一直在“爱的事情”上挣钱的朱丹,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工作中“价值的价,是代价的价。”
究竟该不该为工作放弃生活,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正如曾因一场脱单讲座而爆火出圈,用社会学讲解爱情思维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所说的那样,换个角度看问题,跳出二元对立,便会发现工作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努力工作,正是在努力生活。
但为何我们往往无法平衡工作与生活?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用讲段子的方式,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了这一问题,其实是我们无法平衡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关系,现代金融让人们可以实现未来现金流折现,获得想要的生活,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只有能力超过欲望,才是一种享受,而太多人欲望超过能力,自然无法快乐。
面对「是否值得」这个选项,李诞在节目中讲述了他的看法。
“有得选的时候去选那个难的选项,不要等没得选的时候,被迫去选那个难的选项。不怕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努力工作,好好生活,让能力配得起欲望,给自己挣出一个选择的机会,如此,才能有底气地说出“我想要怎样的生活”。
PART
0
4
.
原生家庭当真是我们活得不好的罪魁祸首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是原生的。”面对原生家庭与个人努力的议题,李诞调侃道。“都说原生家庭,对孩子影响大,但从我家的情况来看呢?好像原生的孩子,对家庭的影响更大。”
因《最强大脑》出圈的科学家魏坤琳分析了原生家庭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基因决定了努力的上下限。“你的基因,你的家庭背景,你在受的家庭教育,就像个烙印一样,基本上决定了你后面的很多行为。”
在这一点上,思文很有发言权——“支离破碎的家庭让我名利双收。”虽然她的原生家庭也的确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她依旧感谢原生家庭给了自己说脱口秀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同样站在「原生家庭影响大」的立场上的还有快手第一法律大V、律师界网红「朝阳律师」。他用子承父业的偷盗者、老赖与赌徒等鲜活案例,证明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笑把人生讲透”的傅首尔认为,不存在没有问题的原生家庭,但这些问题却并非我们失败的诱因。“人的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比较、判断、改变和更新自我认知的过程,从来就没有定数,个人命运也并非一个原生家庭所能左右,努力才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关键。”
从嘉宾的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奇怪现象,将原生家庭妖魔化。“我们讨论一个人的命运被什么人影响,其实是讨论什么,其实是讨论命运背后,我们这个行为,到底该怎么归因。从专业角度来看,人在面对负面问题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外归因,而非对自己进行内归因,”心理学专家叶壮在节目中说道,“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当然也包括不被原生家庭打败。”
由此可见,既然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不如选择如何做好自己。接受要接受的,改变能改变的,努力爬到自己的上限。如同李筱懿在节目中说的:假如原生家庭已经成为我们人生的短板,请你一定不要过度的绝望。我相信把我们自己活成人生的长板,比怨恨原生家庭会更加开阔。
PART
0
5
.
我们究竟该有怎样的金钱观?
“赚了钱别说是满足消费欲望,连消费陷阱都填不满。”
呼兰在节目中针对炒鞋、天价月饼等消费现象进行吐槽,“我觉得煎饼果子比球鞋还更适合联名,你说同样是炒作,人家至少还用了个锅。”
被呼兰吐槽“《脱口秀大会4》上讲这一段也不至于被淘汰”的王建国,这次将自己的“迷惑消费行为”说了个遍。
为了租房省钱冻出鼻炎,花大价钱收藏菜刀却只买不用,菜谱上清一色“手撕”。
“你们仔细回想一下我跌宕起伏的人生,应该就能理解了我为什么要选择存钱,因为钱是我为数不多能留住的东西。”黄奕在节目中也谈到了婚姻带给她金钱观上的冲击。“攒下的不是金钱,而是你面对生活的底气。”
而选择“有了钱想花就花”的冉高鸣,坚定地认为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消费心态。“你一旦接受了钱要花在刀刃上设定,你就会发现一件事儿,你自己的命真的很硬,因为你会发现生活当中没有什么你可以被称之为叫做刀刃儿的事儿。”
“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快手上有一位最接地气的经济学家韩秀云老师有妙招,她身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将房价、数字经济、航天经济等问题拆解得浅显易懂,让人们在一部短视频的时间里,知识水平就能提高一个level。
她认为,花钱与存钱在经济学上殊途同归,一种是及时行乐,另一种是延迟满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分配自己的资产,该花的花,该存的存,这样既能满足当下,亦能扛起明天。
在场的另一位独立经济学者站在了“钱能存就存”的立场上,“人家是千金散尽还复来,您是千金散尽还不上。”吴小平调侃道,“我觉得存钱花钱是一体两面。在你年轻时候真得多存点钱,手上赚个小雪球,找个大雪道慢慢滚。等到了一定岁数了,您就知道那雪球特别大,特别开心,可千万别拿着雪球随手就扔了。”
由此可见,花钱的意义在于享受当下的快乐,攒钱则是积攒你面对生活的底气,只有赚钱的能力和驾驭钱的能力兼备,你才是人群中活得最通透的崽。
PART
0
6.
生活中的难题或许没有最优解,但一定有最适合每个人的解决方法。我们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快手新知懂事会》让我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跳出现象看本质,看别人的笑话长自己的心,听别人的故事懂自己的事。用前人走过的路,为后人答疑解惑,大笑的同时涨了知识,或许不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药丸,但总能在思考与感悟中,收获许多。
《快手新知懂事会》既是快手新知播第一季的收官之作,亦是快手新知IP其中的一环。快手新知IP旨在用有趣好玩的调性表达专业严肃的知识。这里有各行各业知识大咖参与直播,涵盖16个垂类领域,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教你爱情通关,嫦娥之父带你探索宇宙的奥秘,国家地理主编带你重新认识自然,天真老板教你踏平职场……犹如一本百科全书,全方位、多层次地传输知识,大咖们有趣有梗,知识讲解轻松易懂,让我们不用再为高深莫测的理论苦恼,知识传播效率大大提高。
快手新知通过打造多档知识直播节目,让快手成为独具特色的知识直播平台,同时,各领域专业知识创作者也得以通过快手新知为人熟知,在他们的带领下,快手成为知识领域的最强输出地,掀起了一股“懂事”热潮。
这里的「新」,是希望带给更多用户新的认知,提供更多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同时也希望能够以新颖的节目形式,打破传统泛知识传播方式,让知识「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快手新知懂事会》第四期节目将在9月24日晚8点准时直播,有“外貌优势”的脱口秀黑马徐志胜、超气人美少女杨笠,更有国潮少年郎佳子彧、跨界学霸严伯钧等嘉宾,陪你探讨容貌焦虑的问题,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和师兄一起来快手直播间嗑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