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2 12:40:27来源:羊爸爸
点击上方“羊爸爸”↑关注我们
当妈的都知道,小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对饮食营养的需求较大,但孩子的脾胃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因为暴饮暴食、多食肥甘厚腻等不良饮食习惯伤害脾胃。
当脾胃不能正常运化饮食水谷,便会在身体中堆积痰湿等垃圾,导致肥胖、便秘、厌食等肠胃问题。更严重的,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所以,很多妈妈会帮助孩子节制饮食,并且开始督促孩子多运动多锻炼。因为运动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又能调动身体的气血帮助脾胃消化过多的饮食,还能加速身体代谢掉痰湿废物,可以说是最方便最省事儿的办法了。
在中医看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不过呢,通过今昔对比会发现,古代的人劳作很多,所以他们多强调静养心神,现在的人包括小孩子久坐成为常态,所以建议多动以活血消淤堵。
但对于小孩子来说,主动运动太难了,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多在玩游戏和玩玩具上。如果运动变成了繁重的任务,反而会让孩子抗拒和排斥,比如每天完成跑步、周末上舞蹈课、游泳课等。
所以呀,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寻找顺其自然的运动方式,是妈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做的功课哦。
01
孩子的天性是亲近自然的
有幸,我是一个曾经接触过大山的孩子。
那是2004年,在城市里奔波的父母,将9岁我放到了山里的外婆家生活了一年时间。山里的生活比城市自由且有规律,外公外婆听着公鸡打鸣而起,饲养家禽,到地里干活;中午回家吃午饭,日落而归,洗漱睡觉,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我除了上学,就是放牛和找小伙伴在山里疯玩。
去山里放牛、找捡柴、找蘑菇......去地里挖、种玉米、堆菜籽......对我来说都很新鲜,都像是一场场探险的小游戏。玩过之后胃口出奇的好,所以黑黑瘦瘦的我,半年后就变得白白胖胖了。甚至连当时全班传染的水痘,也像是一场感冒一样,什么药都没吃,发过痘就好了。
那一年,是我记忆最深刻、身体最强壮的一年。
那一年经历的一切,成了我后来学习田园诗歌最好的想象和共情模板。
那一年对自然的依赖,在我后来学习中医后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发现,孩子的天性是亲近自然的。但这种亲近,需要一种清醒,一种在见证了城市和山里生活的不同后,发自内心真实喜欢的清醒。这种清醒,会让孩子更珍惜山里探险的时光,会更顺应自然的规律,更激发学习的欲望,会拥有更宽阔胸襟和勇敢的品质。
02
孩子主动地运动,是需要玩伴的
无论是山里生活,还是城市生活,孩子都是需要玩伴的,因为有了玩伴,某些无聊的运动项目也会变得很有趣。
山里老家的学校是没有足球、篮球、羽毛球的,孩子们唯一的大型课间活动,就是类似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一般会选在午休时最长的课间时光,召集一群小伙伴,分成两队,各个选一个安全区画圈。安全区外你追我赶,只有在圈内才能休息。还记得我的跑步冲刺就是在那个时候练成的,为了不被追上,真的是迸发了惊人的潜力。
跳皮筋更是必备项目,课间10分钟,一群小女孩争分夺秒地玩,不到最后一分钟不回教室,于是我又练就了一身跳高技能,双腿也更加灵活。
后来我又回到了城市,身边的伙伴也变成了邻居,但是同龄又能玩到一起的太少了,所以能一起玩的游戏也变少了。只能推着旧玩具,在小区里到处探索找新鲜好玩的地方,然后去更远的地方探路,散步。
看到一片平整的空地了,找一块石头划线玩跳房子,先把一块小石板扔到房子的指定区域,然后再按顺序跳完房子捡回石板,其中每个步骤都正确通过了才能到下一关,错了就轮到一下个人。一玩就是一下午,我会为自己每一次投准区域和完整跳完房子而欢呼雀跃。有时还会和藏猫猫、一二三木头人等换着玩儿。臂力、专注力、弹跳力、反应力等也在玩耍中得到训练。以致于后来在学校体育测试中,我永远是成绩优异的那一批。
03
家务运动,生活自理
小时候,妈妈和外婆干活,我都会在旁边看,洗衣服、洗鞋子、洗碗、拖地......看得多了,后来一个人住校的时候,整理内务也是手到擒来。
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看着大人做事的时候,也会想自己动手。说是模仿也好,说是捣乱也罢,但家务何尝不是一种有趣的运动呢?
老一辈的大人,总觉得家务是受苦,是付出。他们常常为了让下一代少吃苦,很多家务都帮他们代劳了,这样的结果就是,父母越来越累,孩子越来越理所当然。其实,这可能也是一种溺爱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一种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完成了。比如他喜欢玩水,那就让他自己洗脸洗脚、自己洗洗袜子、洗碗。妈妈在旁边正确地指导,大方地鼓励,然后大胆地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反复尝试几次,孩子完全可以自己上手的。
吃完饭后,妈妈和孩子一起洗碗;天气晴朗的下午,孩子帮着妈妈晾晒洗好的衣服。有孩子一起参与的家务,仿佛也不那么辛苦了。
我们都是从小孩子的样子长大的,所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其实运动并没有那么枯燥,也不是每天非要完成的任务。只要有一群玩伴,有一个熟悉的空间,还有对自然的亲近,有妈妈爸爸的监督,探索和学习边无处不在,而在尝试的过程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何尝不是一种天人合一呢?
就像我远嫁的表姐,在大宝出生后,一直带着大宝生活在娘家老家。她说老家山里空气好,比城市干净,山水也格外养人。而且她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爱上她的家乡。
表姐经常发大宝的照片给我看,照片里的大宝要么扛着锄头走在田野里,要么跟着她外婆下地刨土。我很佩服表姐对孩子这方面的放手。虽然大宝身上常被泥土弄得脏兮兮的,但黑瘦的大宝渐渐变得高挑强壮了,还有那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知道大宝一定会像我一样,在回到城市求学后,对那段时光念念不忘。
参考文献:
[1]关宏岩,赵星,屈莎,等.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J].中国儿童保健杂质,2020,5:714—720。
[2]马欢,孟凡艳,张杰.痰湿与肥胖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22):66—67.
[3]范晓霞,唐红珍.肥胖与脾胃[J].河南中医,2018,3(38):4.
文|郑洪洋
编辑|柱子
插画|茉莉红&石林
校对|叶子
作者简介:郑洪洋,金牛座中医学毕业生,热爱中医文化与易经、喜欢学习中医儿科、妇科知识,对心理学、法医学、文学感兴趣,羊爸爸运营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