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聚合站 职场 文章内容

“金九银十”招聘季来啦!除了签劳动合同要避坑,骗人陷阱还有这些

发布时间:2021-09-22 19:40:52来源:劳动法全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Followus

转眼又是九月底十月初啦,学生们眼中的开学季,HR们眼中的“金九银十”招聘季已经到来,无论是应届毕业的小鲜肉,还是工作多年的老腊肉,都开始蠢蠢欲动。

不管你身处哪个阶段,劳动合同都是维护自身权益最重要的护身符。同时,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警惕求职过程中的陷阱更是重中之重。

签劳动合同有哪些坑

求职会遇到哪些陷阱

小贴士来啦!

拿本儿记一下!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关于试用期,这些要注意!

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期限

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

不得超过一个月

一年以上不满三年

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

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不得超过六个月

01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02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03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些陷阱要警惕

个人需要留存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如果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给劳动者留存,劳动者手中没有劳动合同文本,一旦发生纠纷,可能会增加劳动者维权难度。

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要求,请其给自己一份劳动合同文本留存,也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请其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用人单位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是否合法?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但《劳动合同法》第九条则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因此,用人单位在招录劳动者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劳动者说明与工作相关的基本情况,但用人单位依法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等证件,也不应以介绍费、培训费、户口保证金等理由向劳动者收取钱款。因此,如求职者遭遇到上述情形,应提高警惕,果断拒绝招聘单位的不合理要求。

入职培训需要求职者自己出钱,这种“培训贷”有哪些常见套路?

此类培训贷有如下特点:

一、低门槛、高薪酬

招聘岗位一般技术性较强,但不要求学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学员多为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急于求职的学生,被低门槛、高薪酬吸引前来应聘。

二、培训费用高,可协助办理贷款

学生往往负担不起高额培训费,公司称可帮忙联系金融公司,协助学生通过办理贷款支付培训费。

三、培训机构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

公司选择的岗前培训机构资质不明,如经营范围中仅包含教育咨询的内容,不具备开展教育培训的资质,仅进行了工商登记,且跑路情况多发。

四、缺少行业管理和规范

此类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管理和规范中,除了对贷款进行规范之外,对培训机构本身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尚无统一的规范。

那么为了获取靠谱的招聘信息,我们如何利用已知的招聘信息展开“反侦察”?

为避免落入求职陷阱,建议劳动者选择可靠平台获取招聘信息,且在投递简历或与招聘单位取得联系前,应利用已知的招聘信息展开“反侦察”。

如果招聘信息中仅包含公司名称,无其他联系方式,登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该公司是否进行了工商注册,注册地址与招聘地址是否一致;登陆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该公司是否存有大量劳动争议纠纷或大量债权债务纠纷;对该公司企业信息进行查询,核实网络上是否有对该公司投诉、举报。

如招聘信息中包含有电子邮箱、联系电话,核对招聘邮箱后缀是否该公司企业邮箱;核对招聘电话是否该公司办公电话,是否是该公司在114、12580等平台或官方网站中留存的办公电话等。

如经过查询,该公司未经工商登记注册或联系方式有误、或有其他明显疑点,则求职者应加以警醒。

律师提示

(1)为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建议求职者们擦亮双眼,通过正规招聘网站、人才市场或定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等正规渠道求职。

(2)在签订此类岗前培训合同和贷款合同时,要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服务期、薪酬、试用期和转正条件、争议解决等条款内容。

(3)不要轻信预收押金、介绍费、保证金等费用的中介机构或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要收取前述款项的,要求用人单位开具收据,并加盖正式公章,如果是个人收取前述款项的,要求收款人在收据上注明收款人的身份证号及姓名,并保留好收据。

(4)在求职过程中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同时做好证据收集工作。如工作证明、工作现场照片,与用人单位沟通的电子邮件、微信、短信等聊天记录。

(5)一旦用人单位出现违法行为,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对于维权有困难的,要及时申请法律援助。

laodongfaquanji

© 2016-2021 ysjhz.com Inc.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影视聚合站 ( 皖ICP备16004362号-1 )